您认为在这次的疫情中,中小经纪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如何自救?您可以给到一些建议吗?

琳珑儿


这次疫情还没有结束,很多房地产从业者已经准备复工,虽然各地发文,关闭了实体售楼部,停止的房地产的土拍购地,关闭了不动产交易大厅等。但还是没有阻挡地产的销售工作,一部分置业顾问已经开始网上售房了。那么对于房地产经纪公司来说,特别是中小经纪公司,即便开始准备复工销售,也是举步维艰。

1、经纪公司是房地产开发的下游公司,为开发商做销售工作,那么我们在最近的房地产销售数据中可以看到,有几天部分开发商已经是零收入,或是极低收入。那么这么大的压力房地产开发商也会转嫁到经纪公司,要求回款。

2、积极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自然到访的购房者已经是近期不可能了。

3、抓好老客户、服务号老客户,未来老带新是经纪公司销售回款的关键,

4、安顿好团队,一起扛过去,这个时候考验团队能举例,也考验人在低谷特殊时期的人性。只有经过考验的团队疫情过后也才是有战斗力的团队。

5、积极配合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作,在销售没有明显转机等情况下也要积极对接开发商。做些市场调研、客户积累等其他工作,让开发商也能明显的看到疫情过后的未来。

6、真的是和整个楼盘共进退吧,疫情过后会经过一轮房地产的大洗牌,大并购。甲方爸爸不倒,经济公司才有存活的空间。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可以说中小经纪公司在房地产的存活空间已经不大,毕竟房地产开发商在洗牌过程中,经纪公司也在洗牌。中小经纪公司只能与小开发商合作。那么小开发商的市场抗风险能力还很低。所以与开发商共进退是中小经纪公司最关键的一点。小的建议,欢迎探讨。


内蒙古房产网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影响,而中小房产经纪公司在这场疫情中遇到的危机更加直接。徐州楼市频道关注到,随着疫情爆发,身边一些经纪公司的朋友就对公司薪资体系进行了调整,并放缓了公司招聘的计划。无论是二手房中介门店,还是新房渠道拓客,都面临着无生意可做的窘境。



然而,既然是危机,就是既有困难,也有机遇。


首先,经纪公司应该维护好现有的客户,多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找客户。房地产行业不同于餐饮实体店,疫情之下,餐饮店直接没有了顾客。然而经纪公司在疫情期间,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梳理房源和准客户。

毕竟,新房开盘间隔至少在两个月以上,有的新房开盘间隔甚至要在半年以上。一两个月的疫情对新房市场的冲击完全可以预估。更何况网络本就是客户的重要来源,有时候一个微信群就能找到多个潜在购房客户。我们也看到,近期直播看房、VR看房的平台层出不穷,这次疫情其实是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催化。

而在二手房交易方面,网络早已成为房产经纪公司的主要渠道,通过线下找房的客户已经越来越少。我们不应该放大疫情对房产行业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看到,此次疫情的发生,推动了看房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经纪公司应利用此次疫情对公司未来发展做好规划。公司架构、考核体系、员工薪资……大部分中小经纪公司员工构成良莠不齐,难以抵抗行业风险。在疫情风险面前,鼓励员工创新,提高提成比例,降低底薪,有助于公司发展。有的经纪公司更是趁着疫情进行招聘,将这段时间视作扩张的大好时机。毕竟,相比较房地产业,其他行业更有可能发生裁员。

有句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能在疫情中培养出有战斗力的团队 ,这对疫情过后公司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开源节流,安全过冬。疫情加速了经纪行业洗牌,中小房产经纪公司本身生存不易,但相比大型公司,更加灵活。此次疫情发生在1-2月,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春节假期影响,房地产置业需求尚有,只不过有所延后。度过1—2个月的难关,多利用自己的片区优势,人脉资源,广开营销渠道,用更低的成本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


徐州楼市频道


因本次全国性的新冠状病毒疫情,受其影响的不仅是地产开发商,还有相关的地产经纪公司。随着各大售楼部的闭门谢客,各大经纪公司也出现了没房可卖的情况,这对于善用“人海战术”的经纪公司无疑是较大的打击。门店和人员的成本支出都是巨大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我建议经纪公司应该正面应对,不要乱了方阵。就像我上面说的地产经纪公司往往用的是“人海战术”,低底薪招人,高要求淘汰制。这样不断过滤掉不合适的经纪人,挑选剩下精英经纪人。那么在此刻无房可卖的情况下,我觉得经纪公司可以从“人海战术”转变成自己培养精英!

正好利用这段空挡期,公司应该做好对经纪人的内部培训,加强经纪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及对合作项目的情况进行培训,让每个经纪人对产品都能熟知等。让每一个经纪人都成为精英经纪人,现在一个月可以卖1套房的经纪人培养为一个月可以卖2套甚至更多的房源。

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候拥有更多精英的经纪公司就会在疫情过后脱颖而出,创下业绩的新高,也省了公司以后“人海战术”挑选精英的成本,一劳永逸。


海居君


2020年注定是异常不平凡的一年,突然出现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更是打乱了各个行业的脚步。各个企业一次次被延迟开工,收入降到冰点,损失非常的惨重。

那么,在这次的疫情中,中小经纪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中小经纪公司应该如何面对本次疫情,有哪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一,疫情突然出现,中小经纪公司面临哪些严峻的问题?

不串门,不聚餐,尽量宅在家里,这是我们普通大众对疫情的武装手段。也是我们对自己,对家人,对亲朋好友,对社会,对国家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各个城市的房协要求,新房售楼处,中介门店不得开门营业。

房地产销售进入冰点,成交量断崖式的下跌,是对各大房企和中小经纪公司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蜕变。

尤其是中小经纪公司,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的严峻。

第1个问题,营收问题。

中小经纪公司由于闭店歇业,在这个期间完全是零收入的状态。因为,虽然可以结合看房APP,让顾客实现在线通过VR看房。但是这个时候看房的买房的并不买单。

毕竟房子是涉及到金额特别大的一个商品,好多购房者买房并不容易,购买一套房可能要看几个月,怎么可能一下在线上就解决呢?

因此,营收问题是中小经纪公司最严峻的考验,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在此期间大部分的中小经纪公司完全是零收入状态。

第2个问题,店铺租金问题。

房产交易和其它的商品不太一样,始终是需要门店的。而城市里面的门店租金一般都非常的昂贵,也是中小经纪公司主要的支出成本。

就重庆为例,50平米的门店月租金达到了1万到2万之间。而且地段好的租金更贵。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月业绩不够好,很多中小经纪的老板扣除一切成本之后,本身都没剩下多少收入。

何况是目前这种零成交量,闭店歇业零收入的状态,更是让中小经纪公司捉襟见肘。

第3个问题,员工的工资问题。

员工的工资问题也是中小经纪公司面对的第二大问题。虽然大部分中小经纪公司的员工是靠房屋交易的业绩提成。但仍然有80%的员工是靠底薪+低提成为生。

公司虽然是零收入,但是员工的底薪仍然要继续按时发,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如果不按时发,疫情结束之际员工就得重新招,没有任何一个员工还会回到这样的中小经纪公司上班。

……

是的,本次疫情的出现,面对房地产行业受到的巨大冲击,闭店歇业零成交。

对中小经纪公司更是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华丽的蜕变,熬过来了,你就是强者,熬不过来你就得倒闭。

何况除了这三个巨大的严峻问题之外,中小经纪公司还包含了其它的一些运营成本,都是不可小觑的。

二,在这次疫情中,中小经纪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如何自救?有怎样的可行性建议?

在第一大点,我们简单的罗列了一下,疫情当中中小经济公司所面临的三大严峻问题。

这三大严峻问题,也是决定中小经纪公司生死存亡的三大考验。

毕竟,为了阻断疫情的传播,也给中小经纪公司的“经济”按了暂停键。收入停了下来,成本却还在继续向前冲。

中小经纪公司只有想办法如何去应对,如何自救。才能够熬过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要不然等待它的只能是倒闭,只能是淘汰。

因此,在这次运行中,中小经纪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如何自救,我给大家一些可行性的有效建议。

第1个建议,保护自己的关键客户。

对中小经纪公司而言,80%的营业额都来自于20%的关键客户。关键客户更像是中小经济公司的核心资产。

因此在疫情结束之前,主要任务就是清点自己的客户。

筛选出那些对你企业营收利润贡献较大,在疫情结束之际,会给你大概率带来收益的优质客户。

在疫情期间,你一定要关怀这些筛选出来的核心客户。可以做一个小的规划,增加与这些优质客户的互动,增加更多的粘性和依赖。

比如,拉群讨论,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在群里多发一些关怀的话语。1对1给他们做一个购房结束之际的购房小方案,并且为他们在线解答所有的困惑。包括一些宏观政策,房地产的走势,新旧楼盘的选择,项目众多的取舍等等。

因为这些客户一旦你维护好了,他将是你疫情结束之际,拯救你公司的救命稻草。

第2个建议,主动出击,申请租金减免或者延后。

租金的支出也是中小经济公司的一个大的开支。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像部分房企主动给租客减租的情况,我们可以主动出击。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相信大家,都愿意一起去共度难关。和对应的物业房东商量是否可以减免一定的租金,让你继续的经营下去,减少目前的一些成本支出。

如果不能,看看是否有商量的余地,延后支付疫情期间对应的租金。人心都是肉长的,动手去做,把不可能的事变,可能即便希望渺小,也应该主动出击去争取一下。

第3个建议,提前收回,相应的未结款项。

中小经纪公司,在这个时候应该去和对应的开发商商量一下,提前收回一些音节的返佣款项。

因为开发商无论是在资源,还是银行借款方面,都要比中小经济公司实力更强,有更多的渠道,有更多获取现金流的方式。

这个时候中小经纪公司应该和对应的开发商商量一下,把2019年那些成交了的新房没有收到返佣款上的,提前收回,而过这样艰难的时刻。

第4个建议,内部调整。

内部调整主要是和对应的职工,特别是有底薪的职工商量一下,延期发放对应的工资,但是公司会给他们按照银行的利息作出对应的延期补偿。

同时需要精简一些,本来就计划要辞退的员工,尤其是那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公司没有任何付出,没有带来任何经济收益的。

虽然有的时候特别残忍,但是面对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你需要保住公司,保住更多有付出员工的饭碗。

……

的确如此,在疫情当中,中小经济公司应该结合这样的一些有效建议,从本质上去熬过这样的特殊艰难时期。

当然也许还有其它的一些方式,比如对目标客户进行一些预收款,或者尽最大的努力去申请一些对应的贷款。

三,小结

总的来说,疫情的突然出现,对各个行业的影响都特别的大,尤其是收入和支出这块。

这样的特殊时期,不仅是对大盘企业的考验,更是对一些中小企业中小公司的严峻考验,熬过去了就是一次华丽的蜕变。熬不过去就只能面临倒闭和淘汰。

也因此在这样的突发事件当中,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留足够的现金流,有多么的重要。

让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员工都能够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我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读终将被歼灭,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自己想见的人,这片大地会充满阳光。

经济也会复苏,各个行业也会欣欣向荣,不断发展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能够迎来光明的,明天。

我是 重庆楼市老司机,十余年房产投资经验,熟悉重庆各区房产价值,板块轮动,购房贷款政策,购房知识,时常还要分享重庆楼市一线动态,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吧!


重庆地产视野


中小经红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极低,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把中小经纪公司拖入了深渊。人救不如自救,面对这种情况,个人建议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在符合开发商和二手房售卖方,利益的情况下换位思考,站在购房者角度对待房产经纪,二是具有跨界思维,Bob, 房屋经纪做成复合式的中介结构。

打铁先要自身硬。这种硬的方向不仅是在于密切配合开发商的售房策略和规划,还在于需要设身处地的从购房者的角度去考虑购房者买房意愿的满足。同时向开发商学习,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或者小程序平台。把线上和线下的经纪频道打开,让购房者在具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能够放心看房。同时需要在心态上进行调整。不要以推销房产为目的,要以解决购房者的实际购房需求为目的。刚需的购房需求第一就是在于价格,除了价格之外,赋予购房者更多的附加值。

有人说不谋全局,无法谋一隅,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当饭都吃不起的时候,谁还会去想,我是该买古奇包还是LV包,我是看全国楼市下跌数据,还是要设身处地卖房呢?

从购房者的角度去出发,不是去问你想看什么样的房,或者是你想需要什么价位的房?而是从购房者的片言只语中去寻找购房者买房的初心。

打铁还要自身硬的,第2个硬的方面是在于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这种规章制度不仅体现在奖惩方面和着装方面,还要对言谈举止、文化素养以及礼仪礼节进行着重培养。曾有人说,只要识字就能当房产经纪。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往昔了,需要的是购房者的认同感以及把房产经纪当作自家人的亲切感,如果达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境地,那么一切都水到渠成。试问没有一定的学历和文化层次,这些能达到吗?

开源节流。开源永远在节流的前面,这就说明了拓展比守成更加重要。现在的房产经纪的客户大多数都来源于在网站上挂房和自有客户维护之后的购房者主动上门。如何把购房者的主动和房产经纪的被动进行形势的逆转,这是我们房产经纪需要考虑的问题。个人认为首先需要建立口碑效应,建立普查机制。

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购房者对房产经纪的认同感的操作和运用,也就是说要房产经纪在绑定开发商的同时,绑定购房者。然后在开发商的楼盘的已购房者中进行入户调查。分析他们的社会关系,买房理由以及对选择该处房产的直接理由和未来对房产的诉求。

最后要做的是跨界经营。房产经纪在对购房者进行房屋中介买卖的时候,不仅要直接针对购房者,同时要对二手房的卖房者进行思想宣导。比如在装修上,建议对二手房卖房者的装修情况进行建议。比如对购房者免费提供装修设计图,比如邀请保洁公司对已售卖的二手房进行清洁,这些虽然增加了房产经济的成本,但是,却能够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以及有利于维护购房者和售房者的良好关系。同时还可以达成异业联盟,增加信息源,搂草打兔子两不误。

房子对购房者来说就是奢侈品,在现在的情况下,需要让购房者能够知道房地产的将来。


铁口断房


疫情防控给多数行业都造成冲击!其中,房地产受到的冲击也不小,售楼部关停,中介歇业,房产交易断崖式下跌。中小经纪公司体量小,储备少,抗风险能力弱,面临的市场压力空前巨大。在这轮疫情防控中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小菜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疫情防控周期预测

从03年非典疫情防控周期看,大概持续了半年,10多年后,我们很不幸地再次遭遇了新冠病毒疫情,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从这次反应速度和处理措施看,国家和公众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而在医学技术、医疗条件和专家队伍储备上,都比03年有明显提高,这对减少本次疫情防控周期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小菜认为,这次新冠病毒防控周期,快则一季度末,慢则二季度末,疫情防控就将结束。

中小经纪公司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01、暂停歇业

“一只蝙蝠”意外地触动了房地产交易的暂停键!

为应对疫情蔓延,中房协发文建议中介歇业。随后,多地中介主动歇业响应,配合疫情防控。

歇业对中介公司来说,意味着关门,意味着收入锐减,但经营成本还得正常支出,比如房租、工资、社保、店面网络通信费等。一减一出,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02、现金流有限

据贝壳研究院和中房经联发布的《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国房产经纪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在疫情持续影响下,中小经纪公司交易停摆,收入锐减,成本固定支出,人员回岗难度大,人员离职率预期在增强,现金流储备有不足趋势;近7成经纪公司现金流撑不过半年,预计8成经纪公司处境艰难。

03、人员流失

中小经纪公司招人难、留人难,一直都是长期困扰中小经纪公司发展的难题,这就是很多小经纪公司最后不得不开成“夫妻店”、“亲戚店”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疫情持续,生活压力加大,很多在中小经纪公司从业人员可能会改变未来职业规划,选择收入更为稳定的工作,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中小经纪公司人员流失速度。

04、疫情后遗症

疫情不仅让多数人收入锐减,还消耗了大家的储蓄,尤其是与正常春节消费叠加,相当一部分人就不得不延迟,甚至改变置业计划。这将进一步增强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加经纪人成交的难度。

05、竞争加剧

本来中小经纪公司在大型连锁中介的挤压之下,生存空间就已经很窄了。遭遇这轮疫情事件冲击,大中介肯定“失血更多”,为尽快“回血复活”,必将加剧对市场蛋糕的争夺!

透过疫情的迷雾,我们完全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房产江湖,必将有一番“恶战”,留给中小经纪公司生存的空间必然更小。

06、商业模式升级

从行业深层次角度看,中介行业一直在洗牌,以前10年洗一次,后来5年洗一次,现在隔1-2年就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来,中介行业一直没有停止“革命”的脚步。相信这次疫情事件启发,中介行业也会迎来商业模式升级。

对中小经纪公司来说,加起来数量庞大,但分布太散,彼此联系很弱,根本无法形成合力,面对市场变化,大中介空间挤压,无力主动求变迎战,只能被动接招。

不管怎么洗牌,玩家都是大中介,中小经纪公司都是被革命的对象,市场游戏规则怎么玩?只能被动接受。在这种游戏规则下,中小经纪公司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劣势。

如何应对?如何自救?

01、疫情期间如何应对、自救?

A/做好资金规划

在资金上做三种规划:第一种,疫情1-3个月结束的乐观规划;第二种,疫情3-6个月结束的正常规划;第三种,长期规划,如何维持?如何运营?

B/核算好成本收益

在资金规划基础上,协商房东减租,协商员工减薪,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营成本,核算好预期收益,尽量生存下去。

C/安排好人员

员工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再强,也强不过一个团队。面对疫情,更应该安排好员工,集思广益,共度难关。

D/利用好线上渠道

目前唯一在开放的渠道就是线上,中小经纪公司应该利用线上渠道,利用疫情契机,加强与其他中小经纪公司的业务联系,共享房源和客户资源,实现房产交易

E/开拓新收入来源

每次面临突发疫情,最好做的除了医药行业,债市也是受益者之一,这次也不例外。

中小经纪公司跟客户的距离最近,客户忠诚度最高,经历年底和春节双高期,加上新年开工在即,有些私营企业主或个体老板,资金会很匮乏,中小经纪公司可以借助客户优势和金融机构人脉优势,尝试推广信贷和大额资金产品,通过代理资金业务,增加收入来源。

当然,向客户销售和配送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是可以尝试的,不用束缚在房产经纪业务范围内,只要能为公司创收,只要在法律红线内,能帮公司度过疫情难关的,小菜认为都是可以尝试的。

02、疫情结束后如何应对和自救?

A/差异化竞争

大中介业务强项主要在住宅这块,包括期房、二手房和车位,中小经纪公司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完全处于被“吊打”的境地。但在厂房、仓库、大型物业,甚至写字楼、商铺等小众领域,大中介对中小经纪公司基本没有优势,甚至被“围殴”。

久而久之,多数大中介在这块小众业务领域都是放弃的,这给了中小经纪公司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空间,一定要利用好。

B/加强合作

中小经纪公司数量庞大,加起来会让大型中介敬畏,但始终无法形成合力!也就对大中介形不成威胁!说话自然没有分量。

应该在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情况下,抛弃成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多探索和加强其他中小经纪公司的合作,提高成交率。

C/利用好线上渠道

线上渠道是行业发展趋势,网购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中小经纪公司,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将差异化竞争做到极致。

线上渠道除了能发布房源信息,引流客户之外,还能利用引流的客户,推销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增加非传统业务收入。

比如,代理业务,包括过户代理、贷款代理、置业咨询服务之类的,通过代理业务在其他环节创收,也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

D/加入平台化运营

实践中,要突破中小经纪公司合作壁垒,迈出“一亩三分地”,还是很有难度的。

像德祐贝壳系,能提供完善的平台化运营和服务,在商业模式上,确实很有竞争力,确实能提升中小经纪公司的盈利能力。

因此,中小经纪公司在短期内不仅需要对抗疫情威胁,还要面临生存危机。而疫情结束后,行业调整和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中小经纪公司应该利用好线上渠道,将差异化竞争做到极致,并加强合作,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房坛法菜


2020年,突然出现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呆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同时,各行各业的节奏也已经被打乱,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房地产销售进入到停摆阶段,成交量出现了大幅下滑,春节七天假期间,杭州、济南、廊坊、南京、青岛、天津、武汉、西安、烟台、长沙等10个城市甚至出现了“0成交”的罕见情况。


由于过去三年时间,房地产市场本身就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再加上这次疫情突然的到来,必然使得住房需求向后推移,这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商的去化压力,也将对中小经纪公司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不排除关店潮、离职潮的大规模出现。那么,中小经纪公司应当如何应对,如何自救?


第一、激发企业协作精神,培养团队战斗力。

第二、筛选优质、核心客户,并提高与优质客户的良性互动。

第三、来源节流,申请租金减免,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支出。

第四、员工内部调整,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支出。

第五、跨界转型,从侧重销售向侧重咨询、服务的角色转变,既可以服务开发商,也可以服务购房者。


楼事纪


拆哥答:日前贝壳研究院做了一些统计,疫情房产经纪公司现金流承压,离职率预期增强,现金流短缺,7成中介公司撑不过半年,8成的中介公司处境艰难。

春节假期叠加疫情,导致交易停摆、收入显著减少与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刚性支出的矛盾激化,经纪公司现金流发承压,经营困难。在无交易情形下,7成经纪公司明确表示现金流撑不过半年。

拆哥认为,完全是多虑了。随着国家强有力的疫情防控部署,相信拐点很快到来,3月中旬以后很多城市的二手房带看就会起来,房产的交易也会逐步恢复。

当然,此次战疫情,也值得广大中介公司和房产经纪人,去思考怎样抵御风险?

全国知名房地产专家拆哥认为,一定要通过房产KOL,增强自身粘性。房产的自媒体和专家,能够撰写专业的文章与楼盘测评,这些显著区别于传统的房产新闻与枯燥的房源列表。

不论客户宅家或上班,阅读他们的新鲜内容,图文并茂,能够立体化的呈现出楼盘状态激发购房兴趣。一旦行情修复,成交的概率将十分可观。

拆哥提醒经纪人们,流量是不便宜的。链家(贝壳)的二手房占有率高,但经纪人的实际所得,也只有中介费总额的20%-30%,大部分被流量平台拿走了。

拆哥总结了一个公式:

Y(经纪人收入)=【S(收益)-L(流量扣费)】*D(成单数量)

依靠好的房产内容,获得便宜的流量,就可以减少L(流量扣费),也会增加D(成单数量)。


北京拆哥


本次疫情,会直接导致房地产销售的节点延期、周期延长,目前的所谓线上各种服务,更多时候只是维护客户的沟通之举。

对中小经纪公司而言,销售佣金是最大的主营业务收入,所以目前的疫情态势会直接使得主营业务瘫痪。

其实,自从渠道销售崛起,中小经纪公司已经历经了一轮转型:多数是成为渠道管理整合业务供应商,少数退步成为广告公司(主营线上的内容推广);前者的优点是能够保证主营业务,后者的优点是人员压缩到极致。

本次疫情,会导致开发商(1)销售放缓(2)开工放缓(3)拿地放缓,所以中小经纪公司再大批量堆砌销售队伍是不合理的,倒不如转型成独立的顾问公司,不仅可以人员压缩,可以在“拿地评估、市场研究、产品策划、品牌宣传”等方面服务开发商,改销售佣金模式为顾问费模式,但对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领域要求,无疑提升了一大步。


黄欣伟


这次疫情的爆发是对各个企业的考验。我们先对中小企业进行简单的分类,方便下文解决方案的诉说。第一类企业,每个季度前需要囤积或进货且无法长时间保存即原料需求大且无法长时间保存的企业。第二类企业,劳动力需求大的企业。第三类,网络媒体企业。(不排除相互重叠)

第一类企业,需要解决库存问题,比如餐饮业,餐饮业每个季度的货都是提前进的,部分商家极有可能在年前就屯了一堆原料,而现在疫情爆发,禁止聚餐,他们的损失无疑是最大的,不仅要负担员工社保工资,房租,还有食材成本。那么前两者一般不容易协商妥协,那么只有从原料这方面入手了,我们现在不要想着赚钱而是想着如何止损。我们可以以进货价甚至低于进货价进行销售,或者积极在外卖平台上提供些许优惠,根据销售量与价格的关系进行价格调整,力求收益最大化。或者让员工自愿折工资换原料(自然得让员工在价格占到便宜)。宗旨是多渠道解决库存

第二类企业,主要问题便是员工的工资和社保,此时最好的办法是与员工协商工薪机制,比如先按上月或目前的资产进行分配,欠的工资在往后补上(签订协议),或者向银行贷款硬扛下来(不太推荐,因为与上者相比多了利息),而社保问题可以和政府商量,少交或暂时不交,往后补上。宗旨是多角度缓解资金链压力。

第三类企业,网络媒体,那没什么好说的了在家上班挺安全的。

最后题主说的经纪公司,个人认为暂时不要想着扩员,减少商业活动,理论上来见也是缓解资金链压力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