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夜黑風高的夜晚,一聲“淒厲”的貓叫聲過,兩隻眼睛閃著綠光的黑貓竄出去,四周安靜又詭秘。影視劇習慣於用貓來營造緊張又恐怖的場景,這是源於在很多人的心中,貓是一種行蹤詭秘充滿神秘靈動的小動物。

貓之所以在人的認知中充滿神秘色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貓平時裡的行為方式——貓不喜人多,不喜吵鬧,喜歡躲藏在黑暗的環境。貓少數時間跑到人類面前時,貓走路的方式更是讓人難以捉摸。

貓走路的方式可以總結概括為“輕手輕腳”,在雜草叢生或者落葉滿地的路上走來可以不發出任何聲響,貓在跑動時靈巧而輕盈。原始生活中,如果貓在捕獵中發出“吧嗒吧嗒”的腳步聲,獵物就會嚇跑,那麼體型較小的貓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將會因此捕捉不到獵物。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貓有非常獨特的行走方式和特殊的腳掌,特殊的構造是千百年來物競天擇中大自然對貓這一可愛的物種的饋贈。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貓演化出適於攀爬奔跑的腳爪其腳步輕盈而又行動迅速,是貓狩獵的利器。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仔細觀察貓的走路方式,會發現貓和人類或者牛馬的走路方式有著很大區別。

  • 科學家研究陸生哺乳動物足型並作出明確分類。對於人類和熊等動物來說,從腳尖到腳踵都接觸地面,整個足掌面(蹠)著地,奔跑時會踮著腳尖,比較原始,適合長距離行走,這便是蹠(zhi)行性足型。對於牛馬等大型動物來說,只靠腳趾無法承擔全身的重量,所以腳進化為蹄,步幅變大,更替頻率也加快,更善於長途奔跑,被稱為蹄行性動物。而體型較小的貓,為了能夠快速奔跑,貓只有4只腳趾接觸地面,貓在奔跑時點著腳尖,但這並不善於走遠路,並且貓的前腳第一個腳趾會退化,貓屬趾行性足型
  • 貓點著腳尖走路,它們的腳貼著路面的那個部分,上面有一個像肘一樣彎曲的部位相當於腳踵。作為狩獵型肉食動物的貓,更需要速度和力量偷襲、追擊獵物
    。趾行動物解放了長長的蹠骨和起軸承作用的跗骨,趾骨前段則演化出了鋒利或結石的趾甲,可以讓它們在奔跑時爆發力更強、更有效地抓牢地面,提高捕獵的效率。這就如人類奔跑時會踮著腳尖一樣,貓踮著腳尖為了便於奔跑,但與此同時,正因為貓總是腳尖,貓不善於長距離行走,貓更適合做一個優秀的短跑運動員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貓的四肢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協調運作,是因為貓沒有“利腳”

  • 貓沒有“利腳”。人類往往更習慣使用某隻手或者腳來做事情,大部分人方便用右手行事,例如拿筷子、用剪刀、寫字等,但也有例外,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左撇子”,這種情況被稱為“利手”,而人在行走時,下意識會有首先邁左腿或者右腿的習慣,這被稱為“利腳”。
  • 不存在“利腳”這一現象的,如果貓有“利腳”,它們的四肢將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統一協調,貓無法用“非利腳”起跑,如果遇到獵物,貓將錯失最佳時機,如果遇到危險,貓更容易遭到敵人的襲擊。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貓腳肉墊在貓腳的功能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 貓腳接觸地面的部位,有一個被稱為肉墊富有彈性的特殊組織。動物學家研究發現,貓肉墊有效降低貓落腳時與地面接觸產生的聲音。肉墊分佈狀況如一朵梅花。貓走路或奔跑時肉墊可以起到緩衝腳部所受衝擊的作用,既有效保護貓從高空墜落或長距離跳落時對腳部造成的傷害,也能有效降低貓走路時產生的聲音,這是帶給貓神秘感的重要原因。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 貓的肉墊上有結締組織的皮膚,長著汗腺,汗腺給一直暴露在外的腳掌帶來適量溼氣防止肉墊乾燥開裂,同時起著防滑的作用,在溼滑的道路上,貓有著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加適應的能力。不同於狗的汗腺分佈在舌頭上,貓的汗腺分佈在肉墊上,貓在身體感覺熱時可以通過汗腺出汗散熱。貓是一種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行走時,汗腺可以留下自己的氣味以鞏固自己的貓領地
  • 對比發現,每隻貓的汗腺分泌出的味道不同,有些鏟屎官能在自家貓的腳掌上聞到臭腳丫的味道,但是有些鏟屎官覺得自家貓腳掌的味道好聞,忍不住多吸幾口。汗腺分泌的氣味跟貓的品種有關,和貓生活的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 即使在不平穩的地方,貓也可以迅速靈巧地四處行走,這得益於貓敏感的肉墊能迅速感觸到腳下地面的情況。肉墊表面的皮膚比其他地方的皮膚更厚,上面佈滿敏感的神經,腳底神經迅速將信號傳達到貓的大腦,以指導貓能有效的規避開不好的地段,選擇安全的地方著陸。
  • 家貓粉撲撲的小肉墊很多時候能吸引鏟屎官的注意力,鏟屎官忍不住想伸手捏一捏,但貓並不太接受鏟屎官的熱情,總愛第一時間把抓收回揣起來,鏟屎官的揉捏觸碰到家貓敏感的神經,會引起貓的不適甚至貓的攻擊。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貓是天生的獵手,動物學家研究發現,貓的很多技能以及身體的進化方向都是沿著能夠更好的捕到獵物發展。貓在數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其身體是毋庸置疑的。貓的腳掌雖然不適合長途奔波,但卻是最有利於貓生存下去的進化方向。

現如今,家貓擁有優渥的生活環境,再不用自己狩獵捕食,但貓千百年來進化的優秀捕獵技能、身體結構、生活習慣以及行為方式依舊保留在貓的身上,而家貓的一切都給了人類無盡的神秘感。養貓的鏟屎官有一個共同的發現:貓是一種長相完美的小動物。而家貓有時釋放出的內在的獸性也是萌翻一眾凡人。


貓踮著腳尖奔跑,速度快,但貓不擅於長距離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