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鬧鬧

有時會感覺有些無奈,或者有些小丟人。

向來高冷的鬧鬧在每見到一隻新貓時,卻會屁顛顛腆著小腦袋,跟在新貓的身後嗅來嗅去,尤其是對新貓的屁股表現出更為濃厚的興趣,一副木有出息的小模樣。新貓往往不領情,鬧鬧的鼻子上也掛過N次彩。

動物學家觀察發現,當兩隻從沒有見過面的貓見面時,總會有一隻貓處於主動想要靠近另一隻貓的狀態。最先表現出來的便是貓伸直脖子想要用小鼻子去嗅另一隻貓的味道。

用鼻子相互靠近是兩隻貓初次見面的禮節,事實上,這是兩隻貓在互相調查對方的氣味。這種調查不只侷限在對方的鼻子周邊,要一直進行到對方的肛門,聞過肛門的氣味之後,兩隻貓算是相識了。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兩隻初次見面的貓,會先用鼻子打招呼

  • 跟人見面用手來打招呼不同,素未謀面的家貓打招呼的方式有趣而神秘。兩隻家貓在鏟屎官的看護與介紹下相互認識時,它們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通過用鼻子聞對方氣味的方式打招呼。兩隻貓都充滿著對對方的好奇,但由於彼此之間完全陌生,兩隻貓其實都處於內心極度緊張的狀態。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它們不會讓對方太靠近自己的身體,它們會盡可能伸長自己的鼻子湊近對方,兩隻貓都小心且謹慎。
  • 觀察發現,兩隻貓在最初熟悉時將身體、後腿彎下、把姿勢放低,儘可能的伸長頭部和脖子,將鼻子靠近對方的鼻子,互相聞彼此的氣味,與此同時,兩隻貓的耳朵都會豎的筆直,來判斷對方是否會有異動,兩隻貓都在緊張中做好鬥爭的準備。為了保持安全距離,大多數情況下,兩隻貓的鼻子並不會碰到一起。
  • 通過聞對方鼻子及鼻子周圍氣味的這個舉動,貓可以獲得很多信息。貓可以通過嗅到對方鼻子及周邊的氣味來獲得對方的健康信息,貓可以迅速通過嗅來的氣味判斷出對方近期的健康狀態。貓也可以通過鼻子及周邊的氣味判斷出對方最近吃到的食物。如果對方是母貓,公貓可以通過對方的氣味判斷出母貓的基本信息,包括母貓是否懷孕或者是否繁育過,更重要的,貓通過這一步動作判斷出對方此時的情緒狀態。通過對方的狀態,來做出接下來的一系列行為。
  • 互嗅鼻子只是開始,如果貓彼此間大概瞭解清楚了對方的情況並做到心中有數的時候,就會從對方的脖子開始,向腹背側面移動,互相聞彼此身上的味道。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貓打招呼,以聞到對方肛門的氣味為結尾

  • 如果兩隻貓打招呼進行的順利,兩隻貓會將鼻子轉向對方的臀部。
  •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如果貓在發情期,那麼貓之間通過聞肛門的氣味可以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和對方交配。貓的屁股上有肛門腺,肛門腺是指肛門囊裡分泌信息素的腺體,位於貓肛門5點、7點方向,通常被認為是一對退化器官,但肛門腺在貓的社交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每隻貓的肛門腺都會分泌出屬於自己的氣味,這種氣味對於貓來說是代表個人身份的獨一無二的氣味,貓通過這個氣味可以確認對方是否是自己見過的貓,也是通過這個氣味記住對方。
  • 有經驗的鏟屎官往家裡引進新貓時,通常會選擇將新貓和家裡的老成員隔離一定的時間,隔離期間會將新貓的排洩物拿給老成員嗅一嗅,這是源於貓在排洩時,糞便通過直腸擠壓肛門囊,使肛門腺分泌的液體狀信息素通過肛門囊管與糞便混合,也就是說,貓的糞便上攜帶著每隻貓特有的氣味,在讓貓相見時,貓通過氣味感覺到熟悉從而降低老成員對新貓的敵對情緒,有效降低貓打架的概率。
  • 家貓彼此都特別希望仔細聞一聞對方肛門左右的肛門腺分泌出來的氣味。然而,儘管貓都想要聞到對方的氣味,但卻不希望對方聞到自己的氣味。因此,貓為了避免對方接觸到自己的臀部,會一邊緊張地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一邊滿地打轉避開對方的鼻子。
  • 在這期間強勢又膽大的貓會取得勝利,處於劣勢的貓會主動揚起自己的尾巴讓強勢的貓聞到自己肛門腺的氣味。兩隻貓友好的打招呼的行為以此來畫上句號。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貓在互相認識過程中,如果有一隻貓過於著急,不按規矩出牌,會立即引發兩隻貓的爭鬥

  • 很多的情況下,兩隻貓在相遇時,並不表現出這種友好的認識方式。貓在初次見面時由於不知道對方的情況與強弱,都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中。因此,一些貓的過於著急和微不足道的小行為都將變成另一隻貓心裡不安的因素。由最初友好打招呼的方式演變成異常爭鬥的情況時有發生
  • 兩隻貓相遇時,如果一隻貓迫切想要聞到對方的氣味,並朝對方走了一步,而這一步就會給地方構成威脅。感到威脅的貓則會擺出防禦的姿勢,併發出“絲絲”的聲音威嚇對方,甚至還會伸出爪子朝對方發出有力的一擊。這種情況下膽子較小不熟悉鏟屎官和環境處於劣勢的貓會迅速逃跑躲避,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很難演變成兩隻貓的惡戰。但如果新來貓也處於比較強勢的情況,也有演變成兩隻貓激烈鬥爭的可能。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隨著養貓家庭的增多,兩隻貓初次認識的情況多發生在養貓家庭引進新貓時。鏟屎官的把控對兩隻貓的初次接觸有很大的影響,新貓帶回隔離一定的時間,在通過傳遞帶有氣味的東西(尤其是排洩物)之後,再讓家貓相互認識,是讓老成員快速接受新貓的重要方法。新貓與老成員認識的過程應該在鏟屎官的監控掌握之下。

已經熟悉的貓,如果在一段時間內不見,再次見面時也會採取互聞鼻子、身體以及肛門腺的方式快速熟悉起來。家貓看似小丟人的行為其實是貓之間獨特的社交方式。

兩隻貓初次見面,用鼻子打招呼,但急於行動有時會引發爭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