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个世纪,你如何看待鲁迅与朱安的婚姻?

日出林霏开


鲁迅最对不起的人朱安,一生无性无爱无后,晚年一句话令人唏嘘

鲁迅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把尖利的匕首,能够直接插进敌人的心脏。对于鲁迅先生,我们更多的是被他的文学作品吸引,然而他的感情生活中却有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那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朱安。


民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出现了一大批勇于追求自由的人们。但是老一辈的人们,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鲁迅先生的思想足够先进,但是仍然摆脱不了这种命运。


看着鲁迅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他的母亲就早早的来到朱安家里提亲,但是鲁迅此时正在国外读书,他的母亲就以生病为由,骗鲁迅回家结婚,面对老迈的母亲,鲁迅为了尽自己的孝心,就同意了这桩亲事。但是在结婚之后,鲁迅却拒绝与朱安同寝,甚至都没有正眼看过朱安。朱安小心翼翼的服侍着鲁迅,希望能够融化鲁迅冰冷的心,但是鲁迅很快就出国留学,以此来逃避这段婚姻。

虽然鲁迅没有认可朱安,但是朱安仍然尽到了一个妻子的义务,她无怨无悔的照顾着鲁迅的母亲,尽心尽力的操持着这个家,默默地等待着鲁迅的回归。但是在鲁迅回来以后,仍然对朱安的所作所为熟视无睹,他在教书的时候喜欢上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

许广平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对待感情勇敢的追求,鲁迅被她的自信活泼吸引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了恋爱。恋爱没多久,两个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鲁迅也觉得前所未有的快乐,许广平还为鲁迅生下了孩子。此时的鲁迅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所以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许广平同样有自己的事业,于是照顾孩子的事情就落到了朱安头上,朱安视若己出,用心的照顾着鲁迅的孩子。

鲁迅和自己的哥哥周作人闹矛盾,所以搬出来住了,朱安无怨无悔的跟随着鲁迅。鲁迅死后,朱安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知道情况的周作人想要帮助朱安,但是朱安知道鲁迅和他关系不好,就拒绝了周作人的救济。由此可见,朱安虽然目不识丁,但仍然是一个很有骨气的女人,倘若不是嫁给了鲁迅,她的婚姻也会非常的幸福。

晚年的朱安生活非常困难,所以想着拿出鲁迅的遗物去卖,以此来补充一些家用。很多人知道以后,纷纷责备朱安的行为,说她是为了贪钱才卖鲁迅的遗物。朱安在忍受了讥讽之后,忠于忍不住的说道:“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怎么不想想我?”

鲁迅先生用文字做武器,狠狠的打击了敌人,但是他的冷酷无情,也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司徒历史


以前回答很多次了。他们之间谈不上婚姻,只能算作供养吧。养你一辈子,但却不能爱你温暖你。

对于朱安来讲,她其实如果可以哪怕试图去理解一点点鲁迅的内心,也不会到这步田地。以前鲁迅写过,他俩没结婚前 鲁迅给她写信希望她不要裹小脚,可以学习新女性那种思想。当时鲁迅抱着希望的,然后朱安拒绝了。

图为朱安和娘家人

后来,鲁迅没有逼她放脚了。结婚后,他从日本回来,带了很多日本糕点给朱安,本想着给她讲讲这些糕点,朱安一句话,说,她吃过。鲁迅写到,她不可能吃过的,她这样撒谎更让他生气 ,以后他再也不试图和她说话了。

朱安的问题不仅仅是传统女性的问题了,你看鲁迅的母亲虽然是传统女性但是活泼开朗,办事周到。而朱安,压根也没有这些。

不说鲁迅的冷淡,其实她本身的木讷和缺乏沟通的能力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星期五文艺


对于鲁迅来说,朱安就像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一个礼物,让他根本就体会不到什么是爱情。在他们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包办婚姻。鲁迅的母亲为了能够有一个人可以为他们家族传宗接代,于是就给他找了一个妻子,这个人就是朱安。因为鲁迅的母亲只想着让他传宗接代,哪怕条件差点,他母亲都答应,所以朱安的条件其实很不好。不仅长得不好看,而且个子也很矮,本来鲁迅的个子就不高,她比鲁迅还要矮很多。朱安长得非常的矮小,看起来有些发育不良的样子。在朱安21岁的时候,她才和鲁迅结婚,所以说这个姑娘的条件是非常的不好。对于为什么鲁迅不喜欢这件婚姻来说,可能也是因为朱安的各方面条件不好,这让他有一种羞辱的感觉。对于要强的他来说,这让他很难接受。他在日本的时候,他的母亲给他发了一个电报,告诉他自己正在生病,让他赶快回来,于是,这样他就被骗回了老家,他的母亲逼着他和大他三岁的女子结婚。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对朱安没有爱情,可能有的只有责任。鲁迅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他是家中的长子,对母亲也非常的孝顺。所以哪怕他对这桩婚姻再不满意,但是他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对于鲁迅来说,他有很多的无奈,他没有办法拒绝,但是对于朱安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弱者,她以弱者的身份,哪怕鲁迅从来不理她,从来对她横眉冷对,但是他却将他当做自己的丈夫,一心一意对待他。

结婚的第四天,鲁迅就回到了日本,从此之后朱安就一个人生活长达41年,在这个不幸的婚姻里面,可以说,鲁迅是十分悲哀的,但是朱安可能比他更加的悲哀,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她一个人承受着所有的痛苦。朱安对鲁迅有爱,但是鲁迅对朱安却没有爱,只是因为母亲给他的礼物,所以他就有赡养的义务,但是却无关乎爱情。所以朱安一直在仰望,在守护,在等待,哪怕等待了很多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待到他的回归。而她和鲁迅也因为两个人的思想不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那个年代鲁迅和朱安都是旧式婚姻的牺牲品。



新华通迅


对于百年世事的讨论,时代背景是不可忽视的首要元素。

鲁迅弃医从文,改变的是思路:救肉体的国人不如救精神的国人,救活少数人不如救活多数人。他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文学。从知识上,从精神上,从根子上,警醒国人。有力配合了大革命运动。

那时侯的革命还只是思想的革命,政治政权的革命。对世俗的触动还不大。男人三妻四妾顺理成章“正常不过”。反对包办婚姻的鲁讯对母亲此举釆取了不迁就不对撞的避开举动。只身在外忙于国事。直到遇上志同道合两情相悦的许广平。两人结婚生子之后,鲁讯也没有纳什么姨太太。那个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男人已难能可贵了。

有人对鲁讯和许广平的“师生恋”横加责难,认为是不道德的。我认为这种责难是没有分清青红皂白。因为鲁讯是未娶(他没有接受朱安)的教授,许广平是大学生,已经二十三岁,属于成年人了。

我们反对的,禁止的,应是中小学的,学生方未成年(未满十八周岁)的师生恋。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朱安祖上做过县官,自已也读过书。可见家道殷实,与周家是门当户对的。朱安性情温和,从小就听话。可见是个贤淑的女人。但是,缠过的小脚限制了她的步伐。

有人认为朱安是个悲剧人物,是鲁讯害的。

我认为这观点过于偏激。

诚然,这个婚姻有三大遗憾:一无夫妻互相认可,二无夫妻体肤之亲,三无子嗣承欢膝下。

但是,从人生的角度来看,朱安还是算幸运的。在那样一个战乱不休,物质贫泛的时代,能避开贫穷这个大敌的袭击,过上衣食住丰盈的生活,全中国享有这种生活的人能有多少?

当然,朱安有痛苦,有思念,有生理之需的燥动。大凡七情六欲健全的人,谁没有呢?那些革命先烈不也有吗?我相信深受传统礼教熏陶的朱安能驯服燥动这个“魔鬼”,和顺地孝敬鲁母。

这一切,我们从朱安的临终遗言(死后希望葬到大先生的旁边)就可感觉到,她对这个家,对自己与鲁迅的关系都是认可的。她爱鲁迅,把许广平看作“大老婆”,她自己看作“小老婆”。她当然也会把许广平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

朱安享年七十,寿终正寝。如果没有安宁祥和做后盾,可能吗?


逆天战帝1


鲁迅先生和朱安女士,是封建包办的婚姻。鲁迅先生和朱安不离婚,还不住在一起,是无性婚姻。用冷暴力对待一个,柔弱无助的女性,你不喜欢,你就和她离婚,何必让人家伺候你妈,当不不用报酬的佣人小,太无人性了。还在婚姻存在其间,和许广平公开同居生子。这是对朱安的不尊重,也是对反封建社会伟大旗手的最大讽刺。假如,朱安长得貌美如花,识文断字,鲁迅先生也不那样对待朱安的。只因为朱安长得丑陋不堪,还目不识丁,才不着鲁迅先生的待见。让朱安这个不性的女人,孤老一生。


杨荣芝7


一句话,时代的悲哀!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较好的时代


施哥说事


有名无实,但鲁迅没有休妻,也算不错了。


非著名诗人小生


爱也不能爱,痛也不能痛。人生如一叶,回头又秋风。


長空曉月


封建式社会的婚姻,俩个人从未谋面,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都没任何沟通,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造就了无数的婚姻悲剧,在这种大背景下,鲁迅先生的婚姻也就可想而知了。



福瑞6574


从孝子成为大不孝!朱安无疑是封建时代家庭的殉葬品,而鲁迅对母亲的孝心也让自己成了一个寡恩薄幸大不孝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