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賭,這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大學專業鄙視鏈”

大學專業鄙視鏈是什麼?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論述到:“在大學裡,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外國語文系學生瞧不起中國文學系學生,中國文學系學生瞧不起哲學系學生,哲學系學生瞧不起社會學系學生,社會學系學生瞧不起教育系學生,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如今大學的專業越來越多了,大學專業的鄙視鏈也在逐漸升級,我們一起來看看。

(注:以下語言,整理自各個專業,部分網友的偏激看法,語言稍有誇張,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希望小闊愛們不要較真哦!)

我敢打賭,這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大學專業鄙視鏈”

1、學商科的鄙視學醫/法科的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的演說中:“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本意是勸學。但從側面也能看出,法科和商科之所以格外受人青睞,正是因為它們是為官和致富的捷徑。

其中商科>法科,說到底是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

還記得那個遙遠的,有著軍訓標配的毒辣太陽的大中午。學姐和同學們窩在自己的小板凳上,看著隔壁金融學院從車上搬下一箱又一箱的飲料、糖水,還有印著院徽的小扇子、帆布袋……內心認清了現實:原來專業對專業的蔑視,除了人口優勢,還有財力碾壓。

“不是我吹,在座的以後都沒我工資高。我師兄師姐好多都在華爾街啊各大銀行啊,誒,哈佛也有我校友知道嗎?

醫科法科的學那麼多年,賺得又少,工資漲得又慢,性價比太低。我就不懂了,怎麼會有人費力學那些專業?”

我敢打賭,這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大學專業鄙視鏈”

2、學醫科/法學的鄙視學工科的

“十年磨一劍,雖然週期有點長,但醫生和律師在美國都是在上流社會,就算在國內,社會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分分鐘碾壓其他崗位。

醫學跟法律都是博大精深,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的科目,能自學工科的人很多,可你看有多少人能自學醫科跟法學的?”

3、學工科的鄙視學理科的

我們工學,學得都是與技術相聯繫的,重應用,重動手,技術上有專攻。

你們理科的,學得都是都是高中學過的東西吧,我們一畢業就可以找到工作,你們理科的除了搞研究就只能轉行。

我敢打賭,這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大學專業鄙視鏈”

4、學理科的鄙視學文科的

文科和理科的嘴仗不知道已經打了多少年了,還記得高中時,家裡為了選文選理的事情鬧得很不愉快,那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感覺還在耳邊迴盪。

前段時間,室友突然說起”薛定諤的貓”,我一個文科生簡直蒙圈了,默默地拿起手機百度去了。

5、學文科的鄙視學教育的

“再怎麼說我選的都是自己喜歡的專業,畢業了是自由的,想幹什麼幹什麼。

教育的分數線好像比我們低吧?出去了估計只能當老師。”

我敢打賭,這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大學專業鄙視鏈”

6、學教育的鄙視學藝術的

“我們課也很多很難的好嗎,而且我們的專業是很有意義的好嗎?教育讓我明白一個人需要對人類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而且誰說我們畢業後只能當老師,大家學歷都是一樣的好嗎?

那些學藝術的才是真的水吧,應該從高中就不怎麼上文化課吧,為了上大學去走藝術路線,花錢還多。”

學藝術的表示沒空搭理你們

藝術生:上面的人都在說什麼了?我只知道我還要畫圖練功呢......唉!




-END-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簡介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是國內第一個信用專項的公益性大學生組織,旨在通過培養有信用知識素養的大學生,以“信用大使”身份向髙校、社區和社會傳播信用知識、提髙信用實踐,共建誠信髙校、誠信社區、誠信社會、誠信中國。“聯盟”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指導,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硏究中心、信貸信用知識普及公益平臺共同發起成立。“聯盟”通過建立大學生信用專業入才培養基地,信用和金融知識、技能的培養與實踐等,助力當代大學生成長為懂“信用”、善用“信用”的青年人才,以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化建設在社會更大範圍的入群中落地與與發展。“聯盟”於2015年12月22日在京成立,目前信用大使共計2500名,分佈在全國16個首,24個城市的152所髙校,宣傳可影響髙校數量5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