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村庄保卫战


这里是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的最东部的一个村庄——祖楼村。这里毗邻安徽萧县,流动人口多,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压力大。村书记陈松说:“过了那个桥就是安徽了,自打疫情防控开始以来,我们就轮流在这里值班。我们的工作就是:本村人不出村,外村人不入村。”是啊,一道防线,一层保障,在我们眼里,这或许只是一个疫情防控的值守卡点,但在他们眼里,这是一扇隔离病毒的大门。守住一道防线,就是看好河南的东大门。

“我是1月13号从湖北回来的,俺虽然不在武汉打工,但是俺配合政府的工作,安心呆在家里,自我隔离14天,俺自愿接受群众监督。现在14天过去了,俺也不会到处走,就等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俺们再收拾行囊出去挣钱。”是的,等到疫情结束时,不仅是你,还有成千上万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再次走出家门再奋斗。让我们一起等待武汉樱花的美丽绽放!

疫情就是命令,基层党员干部迅速投入战斗。这战斗,没有滚滚浓烟,却十分严峻,我们的武器不是子弹刀枪,而是一壶消毒水。每天,挨家挨户为群众喷洒消毒水、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在疫情防护第一线。我承诺:看好一村人,守好一方田。”这是年轻的刘河镇訾楼村党支部书记王上对全村百姓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自疫情防护开始以来,他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他的孩子才8个月。问他:“想孩子吗?”他没有回答,眼里却泛满了泪花......

敬老院的老人们不是被遗忘的群体,每天早上,一位年近70的老大爷背着药箱给全院消毒,一天三次,一次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累吗?”大爷是这样回答的:“累,咋能不累。可是一想到这里面住着的都是老弱病残,就得干。俺院长说了,看好门、多消毒,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敬老院院长李洪升、管理员杨勋每天早晚各一次为这些孤寡老人测量身体、登记造册。

“我今天的体温是36.6°,今天很好,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给政府找麻烦,我在家做好自我隔离。你们辛苦了!”这是刘河镇的武汉返乡人员给村医说的话。每天的电话回访成了隔离人员与外界的交流方式,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大冷的天,俺村里的这些党员干部一直在这卡点坚守着,为的就是护俺这一村人的安全,吃不好、休息不好的,这是俺的一点心意。”村民每天不约而同的来给值守党员送东西。这感人的一幕,也让我想起了《西柏坡拥军小唱》里的一句歌词: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扎根民心,真正实现了群防群控,也让党旗在防空第一线高高飘扬!


曾经热闹的村庄突然之间静了下来,人们听从政府的召唤,不约而同的“躲”了起来。谁说女子不如男,眼前的她就用一己之身抗起了战“疫”的“枪”。是她,筑起了王楼村这个路口守望相助的“铜墙铁壁”。

因为防控的需要,每个村口都设置了值守卡点,有警示拦截,大车不好出入。一个喇叭、一辆三轮车,成了他们的巡逻宣传车。大爷,谢谢您,谢谢像您一样的老党员们,你就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他是孙厂村的村医孙家顺,旁白站着的是他的爱人,也是孙厂村的党支部书记豆玉玲。孙家顺每天走村串巷,为全村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公共区域消毒;妻子豆玉玲则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村里的大喇叭覆盖不全面,她就拿个小喇叭,每天挨家挨户的宣传、走访。身在一线的不止他们夫妻二人,还有大儿子孙洋在永城市陈官庄乡防疫一线值守, 因为疫情的严峻,虽说这个年是冷清的,但是冠状病毒防疫热情是持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