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中小微企業如何自救,抱團取暖

從疫情真正爆發的臘月二十九算起,至今已經半月餘。

半個月的時間放到一年當中來看,不長,最多十個工作日而已。

但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各地方政府針對中小微企業放出了諸多大招。

各地明示要通過各種行政手段、金融手段來讓中小微企業渡過這次危機,活下去。

要活下去,才是中小微企業現在真正的現狀。


各地出臺的政策不可謂不好,也不可謂不重磅。

但可以肯定,除了行政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有一些成本支出延緩之外,金融政策看看就行了。

不是說金融機構給出的政策不給力,是真的不敢貸。

往前追溯,國家明確提出要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是,哪個中小微企業真的是靠金融機構的貸款活下來的。

傳統銀行就不要想了,沒抵押、沒關係,你連人家行的人都見不到。

民間持牌借貸機構,利率不超過年化24%就算客氣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政策是政策、實際是實際。


就中小微企業來說,哪個有抵押,哪個有好看的現金流,哪個有NB的關係……

沒有,談什麼金融政策支持。

此次疫情給中小微企業帶來了重創,在原本的劣勢地位上又後退了一大步。

業務都停了,哪有現金流可言,哪有錢給員工發工資,談什麼發展。

前景一片渺茫,金融機構能瞧的上你。

所以說,金融政策可以試試,別太當真。


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微企業難道就只能去死。

還是老話說的好,一技傍身餓不死,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說白了還是得依靠自己。

如何依靠自己,都快死了。

內外兩方面,開源節流。

對內降本增效,苦煉內功,努力讓自己強大。

對外抱團取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降本增效,減少非必須的開支,能省則省,好鋼用在刀刃上。

優化人員結構,縮減招聘計劃,發揮現有成員的最大作用。

執行全員營銷政策,盡最大努力開拓市場。

愛學習,打造學習型組織,提升員工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

越是困難時期,越是應該加強學習,方才發揮最大效用。


抱團取暖,以公司為核心,尋找上下游夥伴,鎖定強有力的供應鏈體系。

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實現產品、服務的升級,提升市場佔有,實現多贏。

創新營銷模式,藉助目前可見的渠道體系,積極探索適合自身需要的銷售模式。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水不在深,有魚就行。

困難是暫時的,也是致命的。

辦法是多樣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疫情當下,中小微企業如何自救,抱團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