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该如何创业?

咔咔手机摄影


还是从你的优势资源入手吧,做什么行业都可以,适合就好。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那就先别创业。


杨杰星YJX


我个人觉得,创业有很高的风险,第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很多创业者,压根就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举个例说,很多人一想到创业,第一反应就是搞餐饮娱乐,钱多的开个餐厅或是火锅馆,钱少的卖点奶茶羊肉串,脑袋一拍眼睛一闭,租个门面就开搞。

与此同时,你的竞争对手在怎么做?以前有一家做餐饮的公司,在长三角比较富裕的城市、在租金很高的购物中心里面开店,装修和环境都不错,一盘麻婆豆腐只卖8块、一盘肉丝只卖10几块,但依然可以赚钱,它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它和传统的餐馆不一样,没有什么拿高工资的大厨二厨,全部是工业化的流水作业,一盘豆腐放几克辣椒几克盐、炒几分钟,全部写在手册上,厨房的工作人员照着手册操作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力成本低、出菜还特别快、翻台也特别快,每一盘菜里面附着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租金成本,都大大降低,因此吃一顿就比较便宜;而便宜这个优点,又给它带来了更多客源。

 

后来这家公司,开始做娱乐业,也就是酒吧KTV之类。据说它首先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做了一家学校,培训调酒师、大堂经理、厨师、歌手、DJ等等;第二件事是做了一个研发中心,专门用来做项目试验,类似农业企业的试验田。比如想开一个酒吧,在正式开张以前,就先做五六种不同模式的样板,类似于开发商做样板房,试运营一段时间,找对应的客户来体验,把效果不好的直接枪毙掉,留下效果好的推向市场并大量复制。它曾经研发过一个有点意思的酒吧套路,在这个酒吧里,它卖很辣很便宜的烧烤,小龙虾小海鲜小肉串……,烧烤本身不赚钱甚至可以贴一点,大家一看,哟小龙虾这么便宜,来一打,一吃下去辣得不行,不知不觉就多点了几瓶酒,然而酒可不便宜——客单价瞬间就上来了。

 

它这个套路的好处,是通过模拟考试和淘汰机制、提高了项目的成活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比如你请一个乐队,一晚上几千,而它用的是自己培训学校里的实习生,发点车马费就行了;二是降低了租金成本,它和房东谈,都是一篮子概念:餐饮、酒吧、KTV……,最终拿到的租金、免租期、装修补贴这些条件,你一个散户是拿不到的。

 

在很多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传统行业背后,其实都藏着类似的套路型玩家。很多人创业失败,总是把原因归结为经济环境低迷、市场行情不好、合伙人不给力……等等,但这些往往都不是主要原因,失败的真正原因通常是,在同一个行业,竞争对手更聪明、看得更远、想得更多、准备工作还做得更充分。

 

创业这件事,原本还有两条捷径,一条是割韭菜,一条是抱大腿。移动互联的兴起,让建立反智社群的成本,变得很低,理论上讲,你搞个微信群,就有可能建立起一片培育韭菜的自留地,币圈、玉石、文玩、甚至房地产,都有很多类似的“成功”案例。这些群落里的人,固执的认为自己跟对了人,在做对的事,等待自己的是一本万利的好日子。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割韭菜的本事,因为没有那个心里素质,也没有那个煽动能力,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抱大腿这条路,同样也不好走。因为太多人都渴望有贵人相助,导致贵人不够用了、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并且在这个纬度的商业世界里,大家都默认的一个潜规则是交换原则,我可以拿一些高门槛稳赚不赔的垄断资源给你,但你也要拿一些垄断资源给我换,一个刚踏进创业门槛的人,拿得出什么垄断资源?

 

大路风险高,小路走不通,所以,很多所谓创业,从开张的那一天起,结果注定都是一曲凉凉。

但我毫不怀疑的是,未来还会有很多人踏上这条路,义无反顾的以身试险,就像选秀歌手注定绝大多数都混不出来、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会去垫背一样,因为想象中的蓝图,看起来确实太美:貌似没有上限的收入,完全不同于今天的生活条件,在看不起自己的人面前扬眉吐气……,这些东西就像海里的美人鱼一样,让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往海里跳。

 

我并不是想说创业有毒,坚决不能碰。我想说的只是这个世界很现实,在有些时候甚至有点残酷,很多竞争对手,也远比创业者想象的更厉害。所以,在决定创业以前,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没有什么特长,在这个市场上能不能输出有竞争力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