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颍亭留别》

元朝 元好问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白马独家译诗: 和老友再一次告别,面对着不息的河流,我们停下车马。天地间一望无垠,清新悦目,万类景物相互依凭,衔接成一体。呼啸的北风吹着,下了几日的大雪。这正是大自然主宰的天地间的变化啊。峻拔的山岳耸峙着,都因覆盖着积雪而披上了一层银色。颍河的水面寒波荡漾,上空的白色鸥鸟悠闲地轻轻落下。想着回去的路心里不免有一种急匆匆的感觉,但这身边的万物依然是闲适自若,静好如初。老友们举杯饯别,再没有了昔日饮酒作诗悠然自得的逸致。前路风尘仆仆,让我们不由得感慨悲叹,何时再见!渐渐地走得越来越远,回头望颖水的那长亭里,朋友们仍然伫立在那里,而雪原上的树林则象一幅画卷把长亭夹在其间。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说起古今中外送别的诗,大多凄美悲怆,缠绵悱恻,这是由人们分别时的心情决定的。“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人一别,天各一方,千愁万绪,太多迷茫!而读了生活在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的这一首《颍亭留别》,却让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格。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在一场大雪后的一个日子里,诗人在登封县和朋友们再次告别。朋友们为他送行经过颍河边,面对着无声地向东流淌的河水,他们停下来叙话。刚好这里有颍亭,于是众人便停下脚步玩起了分韵作诗。诗人分得一个“画”字,便以“画”为韵,写下了这首诗。但诗人在本诗中用的是平水韵去声部的二十二“驾”,“画”属于去声部的十“卦”。这两个韵部相接近,读起来倒也琅琅上口,韵律优美。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诗题《颍亭留别》说的是诗人在颍河边的离亭上与友友们告别的情景。这首诗在一开头就先扣题,“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分携,就是分别、告别,它照应题目中的“留别”二字。读到这两句诗,明白了它的意思,我们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呢?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和朋友们作一次次的告别。此刻诗人和友友们临水而立,却把心中的惜别之情撇开,通过后面的八句摹景的诗句表现出一种超然,淡定,开朗。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这一行诗总领起下面三行的雪景描写。朗朗然天地辽远,户外的万物清新素装,而映入眼帘的一切景物莫不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比如说诗人接下来写道: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这两行诗里每一行的最后一句都是蕴含了一种道理。万景若相借,说出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的一种平衡关系。太素秉元化,昭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群神奇力量,这是诗人对自然和物质之间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总结。

  就是这种惊人的力量造就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比如说腊月来里北风呼啸继而随之下起了大雪。大雪过后顿时令神州大地上的山川一新,愈发的峥嵘峻拔,显示出一副丝毫不受任何侵犯凌辱和践踏征服的傲然雄姿。这便是“九山郁峥嵘,了不受凌跨”的诗意。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以上是众人莅临河畔,极目远方的景观。接下来诗人把眼前的近景亲和地描写了一番: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两句写得非常的生动贴心。很显然河面还没结冰,寒风习习,银波粼粼,欧鹭翩飞,无拘无束,自由随心。而诗人也是这样地意想着远方的路程,虽然和朋友们热切地说着告别的话。这两句以大自然的无我之境透析出诗人内心世界,意境妙绝。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许多时候踏上旅途的人的内心还真是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这主要是因为对远方充满了新奇感,期盼感。可对于来为我们送别的亲友来说是不急不慢的,满怀着美好的祝愿。不管去远方的人如何的焦急,可是大自然依然平静闲暇,从容无忧的样子。这两句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动一静,一急一缓,对比刻画出一种和谐的情景。这两句令人读后如感同身受,回味句中诗意与个人经历,莫不是如此。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面对着尘世间人们无数次的分分合合,劳碌生活,回想着个中滋味,无非酸甜苦辣。这一切的一切令人悲从中来。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此时此刻,朋友们把酒临风,举杯当歌,虽然痛饮,却并未吟诗啸歌。可见各位好朋友的心是难分难舍,悲伤无比。

元好问的一首离别诗不落古人窠臼,别出心裁,不愧大家手笔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诗人对朋友们在内心深处也是依恋不舍的,只是在踏上归途之前,有点心急。一旦上路,那可是一次次回首而望,一次次见颍亭中的友友们也是默默而立,不忍离去。而这一切,都被亭子四周的漠漠寒林包围着,在雪原上平淡如一幅山水画卷。

  纵观元好问这首诗,用笔曲折有致,层层跌拓相衬,诗中有画,味淡而情深,不愧为一代文宗的大家之作。读了元好问这首《颍亭留别》,诗友们感觉怎么样?欢迎讨论交流。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白马侃诗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