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近日來,隨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爆發,因為被證實會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且傳染率高,而最有效的防範措施是預防——切斷傳染源和傳染途徑。因此,口罩成為了這個春節期間最炙手可熱的商品,對於突然暴增的十幾億人口的需求量,產能有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不少人萌生了循環使用口罩的念頭。

那使用消毒液消毒口罩到底會不會影響口罩的防護過濾作用?我們應該如何消毒?這些有無科學實驗依據?

注:目前網絡、朋友圈出現大量兜售不合格口罩的情況,本文只分析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用防護口罩,也請各位認準國標購買口罩。


醫用N95防護口罩(藍綠色):GB19083-2010 有註冊證

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有註冊證

醫用普通口罩:YY/T 0969-2013

普通KN95口罩(白色):GB2626-2006

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建議:針對這次疫情,普通民眾使用醫用外科口罩便能高效做好防護,醫用普通口罩也有很大作用,也必要人人購買價格相對昂貴、醫院更大需求的N95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滅活病原學及消毒方法

此前已經多方研究證實,其對熱有中度抵抗力,但在熱力56℃環境90min(分鐘)或75℃30min即可將其滅活,紫外線照射30min有效,常用消毒劑如75%乙醇、碘伏、中效季銨鹽、含氯類、過氧化物類等化學消毒劑在規定時間作用均可將其有效殺滅

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類似口罩的汙染物品表面消毒可以首選500~1000mg/L含氯清洗消毒劑或其他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擦拭並保持作用20min以上不耐腐蝕的物體表面可用75%乙醇2%雙鏈季銨鹽消毒劑重複擦拭或噴塗消毒2遍以上。織物、餐具等物體可在水中煮沸10min以上或使用2%季銨鹽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再用清水洗淨。

醫用口罩對消毒劑的耐受性研究

此前一項浙江省自然基金的研究項目裡,研究人員使用損傷性更強的浸泡法,使用濃度為2%的戊二醛、3%的硼酸、3%的雙氧水、2%的過氧乙酸、2%的苯酚、10%的甲醛、酒精選用質量分數為75%的消毒酒精,和按照原液與去離子水比例 1∶4 混合的含氯消毒劑,將醫用口罩(非N95口罩)分別在以上消毒液容器中

浸泡24h(小時),再在常溫下晾乾,再進行二次測試。

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消毒液浸泡24h後過濾率變化圖

如上圖,消毒液浸泡醫用口罩24h後,口罩的過濾效率%基本上沒有損失。

但另一個實驗,口罩用清潔液(洗潔精和洗衣粉)浸泡24h後再晾乾,測試結果顯示,其過濾效率明顯下降,而且這個測試只是浸泡,還未進行人們日常清洗衣物時的攪拌、搓洗動作。

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清潔液浸泡24h後過濾率變化圖

結論:如何高效消毒口罩,延長使用次數

1、此前已經有專家證實,專人專用的口罩可以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次數,但最好每次使用後口罩表面進行的消毒,且日常使用合格的普通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便可起到防護作用,未必需要N95口罩;

2、日常使用可75%等消毒液浸泡或噴濺2次以上並晾乾,但不建議反覆使用次數過多,日常使用難免物理性纖維材料破壞,也可能致口罩效率降低;

如何高效消毒循環使用口罩

3、紫外線是可有效殺滅目標病毒的,但需要專用儀器,且需要照射30min以上;

4、100℃煮沸口罩10min以上也是可以有效殺滅病毒,但反覆滾煮容易破壞纖維結構,但75℃水浸泡30min和56℃水浸泡90min再晾乾可取;

5、此前有很多人提到用水風機吹,其作用只能是熱效應,參照以上溫度和時間,很明顯沒人可能這麼長時間去吹口罩;

6、使用微波爐,同樣是熱效應,容易融化膠體,且口罩有金屬鼻夾,也不安全;

7、在沒有任何消毒液的情況下,在陽光下暴曬一定時間倒是可能考慮,高溫和陽光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細菌,且有乾燥作用,但受天氣因素影響大。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預祝大家順利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專注醫學科普,更多相關專業知識,敬請關注本作者良古運動康復

感謝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