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測新冠病毒一萬例「火眼」實驗室的建成?

檢測手段的提升有很多辦法,但現在這個是目前可能能用上的比較好的了。

現在湖北武漢的壓力非常大。壓力不僅體現在現在患者數量上,還體現在不清楚還有多少感染者有待確診

“火眼”實驗室的運行能夠減緩一部分的壓力。


一般病原檢測 PCR 實驗室分為三個部分——(1)樣本準備區、(2)試劑準備區和(3)擴增分析區。

“火眼”實驗室建築總面積近 2000 平米,其中,核心實驗區總面積達 1000 平米,嚴格按照 P2(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設計,裝備華大智造高通量測序整體解決方案和設備;配置30 臺 B2 級生物安全櫃;批量自動化核酸提取平臺配置12 臺自動化提取設備;同時,配備有配套實驗室隔間、樣本間、試劑保存間、辦公區等,設計檢測通量為每日萬人份級。

其中樣本準備區是汙染最嚴重的,直接接觸臨床標本。按照衛健委下發的方案需要至少

生物安全二級防護設施,而人員防護需要生物安全三級的標準

對於“火眼”來說,樣本準備區就是30 臺 B2 級生物安全櫃所在的地方。

如何看待日測新冠病毒一萬例「火眼」實驗室的建成?

————————

插一句生物安全櫃裡面就是直接操作病原的地方,也就是病毒直接就在這個櫃子裡敞開處理。安全櫃裡面有風幕,風從安全櫃上面吹下來,被下面的負壓孔洞吸收進行過濾,保證裡面的內容物不外溢,以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而安全櫃的等級就決定了操作人員暴露的風險。根據國家行業標準,II 級生物安全櫃分為 A1、A2 和 B1、B2 四種,主要的區分標誌是從安全櫃裡出來的氣體經過高效濾器(HEPA)過濾之後還參與不參與操作人員所在房間的空氣循環。其中 A1、A2 都是 70%重新進入循環,B1 是 30%進入循環,而B2 則是 100%不參與循環。所以 II 級生物安全櫃中 B2 級別的對操作人員保護性最高。但是因為安全櫃將排風全部通過 HEPA 濾器過濾排出房間,那房間因為氣流不足就會影響 B2 安全櫃功能的正常發揮。所以,使用 B2 生物安全櫃就必須要對其所在房間進行送風。

————————

30 臺 B2 生物安全櫃需要人在裡面操作,將臨床採集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標本進行分裝,加入核酸提取試劑,進行核酸抽提。“火眼”配備了批量自動化核酸提取平臺配置12 臺自動化提取設備,這種設備在大量樣本時非常節省人工工作量。

提取好的核酸,利用樣本轉運盒轉出,送至(3)擴增分析區,同時在(2)試劑準備區配製分好的樣本,比如 96 孔板一併送至(3)擴增分析區。在其中進行實時定量 PCR 分析,根據能不能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性核酸來下實驗室診斷。

————————

但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在臨床樣本中的檢出率並不是 100%,反而會有很多漏檢,雖然漏檢的可能性有很多——試劑盒靈敏度不夠?樣本採集不規範?操作人員失誤?

如果是機械操作就更迅速、準確了,人在高強度勞動下很容易出差錯的,這也是檢測時有可能會出現的假陰性。

與火眼實驗室對接的是武漢正在建立的方艙醫院,也就是對確診的輕症患者進行隔離治療,但是由於上面提到的檢測假陰性的問題(也就是實際上是患者,但是檢測結果為陰性),很有可能會造成不能及時控制傳染源。

所以增加臨床診斷這一條非常重要,這也是王辰院士在與白巖松連線時提到的一點。

什麼是臨床診斷?

我拿狂犬病做一個比方。狂犬病的診斷很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暴露史,比如瘋狗咬傷等等。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接種疫苗進行預防,而在後期就診的時候出現了狂犬病的典型症狀,比如怕光畏水(恐水症),這時候就可以下臨床診斷了,而這時候並沒有實驗室的證據 ,比如現在狂犬病診斷的金標準是免疫熒光法檢測病毒抗原。但是臨床上可以給出狂犬病的臨床診斷。

所以,比如方艙醫院進行分流時,應當是核酸陽性患者和臨床診斷患者分開,但是這一點並不好實行,總是有假陽性存在的(也就是臨床診斷是新冠感染,但後續還是檢測不到,排除,是為假陽性),對這部分患者可能在“院內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會增大,但是從整個武漢或湖北的傳染源控制上來說,這是一個需要作出的選擇。


總之,整合火眼實驗室,或者更多的火眼進行實驗室檢測,並且與臨床診斷判斷(疫區適用)綜合研判。與不同的方艙醫院進行統合,收治不同程度的患者,這樣可以儘快將現有的傳染源控制住,而這是疫情不再蔓延的根本。

我們再複習一下傳染病控制的三個要點: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在疫苗一時半會拿不到的情況下,控住傳染源是最佳的傳染病防控手段。

而武漢市幾百萬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傳染源,那將現有的傳染源篩查出來,並且控制住,這就是從源頭截斷病毒的傳播。

所以,火眼實驗室是控制傳染源努力中的重要一環——將其識別出來,補充現有各醫院和 CDC 不足的力量。

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