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却大败而归,只因为少带了一个人

经过多年努力,刘备终于在成都登上了皇位。登基不久,刘备就急匆匆地计划讨伐东吴。当时蜀汉国力并不强大,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反对。

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却大败而归,只因为少带了一个人

刘备计划攻打东吴并非一时起意,而是谋划了许久,而为关羽复仇则是一个绝佳的借口。然而,由于诸葛亮等重臣都表示反对,刘备要实现自己的计划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新君上任,总想要大显身手,何况东吴当时人才凋零,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相继去世,表面上似乎无人是蜀汉的对手。

刘备的设想是非常完美的,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刘备征讨东吴初期,屡战屡胜,势如破竹,吓得孙权几番遣使求和。然而,在夷陵一战,刘备却久攻不下,最终栽在了初出茅庐的陆逊手中,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

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却大败而归,只因为少带了一个人

刘备原本自信满满,为何落得如此惨败的结局呢?只因为他少带了一个人,这个人并非诸葛亮或赵云,而是大将魏延。

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要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为大军提供后勤给养。另外,蜀汉成立不久,还需要丞相诸葛亮坐镇朝中,才能镇住人心。再说,诸葛亮原本就反对刘备用兵,刘备自然也不愿带他上阵。

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却大败而归,只因为少带了一个人

那赵云为何也未跟随刘备出征呢?因为刘备派他去镇守江州,江州是连接益州和荆州的重镇,如果不派一员大将镇守,刘备后方不稳,在前线也不会安心。

诸葛亮和赵云未随大军出征,都有十分正当的理由,为何魏延也未能随军出征呢?

论个人的武力值,魏延或许要稍逊赵云一筹,但放在战场上,魏延的作战能力要比赵云高出许多。当时魏延负责镇守汉中,防止曹魏偷袭,仿佛是重任在身,其实不然。

刘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却大败而归,只因为少带了一个人

当时曹操已经去世,曹丕立足未稳,根本无力伐蜀。在这样的重要关头,将魏延闲置在汉中,实在有些大材小用。魏延的能力有目共睹,如果另派一员大将换来魏延,让他随军讨伐东吴,刘备必然如虎添翼。

有了魏延这位大将随军前行,他身经百战,还颇有谋略,必然不会让刘备败于年纪轻轻的陆逊之手,几十万大军惨败而归。

刘备此战没有带上魏延,源自于他过度自信,实在是大大的失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