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中國古代歷史舞臺上的主角除了王侯將相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群體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現有的史料推斷,這個歷史悠久的身份在奴隸社會的夏商時期就已經存在。隨後在周朝及分封的諸侯之間流行了起來,而有名字記載的第一位便是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寵臣豎刁,還因此留下了管仲識人的經典佳話。此後大量的文史典籍如《詩經》《周禮》《禮記》都有相關的詳細記載,宦官一職開始深根發芽逐漸在古代歷史發展的舞臺上粉墨登場。

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由於宦官本身的極端行為使得這個群體成了封建時期的畸形產物,而這種特殊經歷使他們在歷史中大多都是禍國殃民的存在。雖然歷史中大義凜然的宦官並非沒有,但數千年的歷史中卻屈指可數,而寵信宦官通常預示著亡國的危險。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角色,也隨著封建王朝的滅亡而完成使命落下了帷幕,民國時期的袁世凱雖有稱帝但卻並未恢復宦官一職,而將宮中僕役一律改為女官。雖然宦官時代就此結束,但其特殊身份所涉及的宮闈秘事卻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揶揄談資,而最為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宦官如何實現正常男子一般“食色性也”的人性本能而娶妻生子。

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不過,宦官“自宮”的極端行為註定其無法生子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卻是司空見慣的宮廷亂象。據明朝文學家沈德符的《野獲編.內監》中記載:

“比來宦寺,多蓄姬妾。以餘所識三數人,至納平康歌妓。今京師坊曲,所謂西院者,專作宦者外宅,以故同類俱賤之,不屑與齒。然皆廢退失職及年少佻達者為之。若用事貴璫,極諱其事,名下有犯者必痛治,或致斃乃已,則猶愈於高力士之娶李元晤女,李輔國之娶元擢女也。”

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文中提到的高力士和李輔國都是唐朝盛極一時的權宦,不僅可以娶妻納妾甚至還有皇帝為其挑選名門閨秀。到了明朝時,朱元璋曾明確下令“凡椓人(指宦官)娶妻者,有剝皮之刑”,足見明君對於宦官的約束都不約而同的有著共識,而當這一制度被打破的時候也就預示著國家開始走向衰敗。傳至明朝第六代皇帝朱祁鎮的時候,這項禁令形同虛設。當時得寵宦官吳誠與一眾宵小在內為宦在為置辦家室的數不勝數,不僅拐賣良家婦女還與教坊青樓等娼妓交好,而逼奸民女、奪人之妻、謀殺親夫等也是時有發生。至此,宦官的歪風一直盛行到清末民初,當時有名的太監小德張還時常妻妾數人在天津租界大搖大擺的左擁右抱。

古代嫁給太監的女子,她們結局怎樣?尋常女子根本接受不了

然而淪為宦官妻妾的女子命運卻是無比悽慘,除了日常飲食起居的照料外,還需要忍受太監心理扭曲所產生的虐待。看過老舍先生《茶館》的朋友對其中龐太監的角色想必不會陌生,對騙來的媳婦輕則隨意鞭笞重則肆意撕咬。據研究,宦官雖然自宮但男子本性難移,而主管這本性的乃是下丘腦所致,所以與自宮並無太大關係。相反,這種極端的自殘行為會不自覺的造成心理上的陰暗乖戾。值得慶幸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大戲總算倒臺,人人平等的文明社會終於到來,那些危害百姓的跳樑小醜終歸化為塵埃遺臭萬年,而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光明與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