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一旦成功会不会导致清政府垮台?

普慈贤


清政府垮台是必然的,戊戌变法也不可能成功。戊戌六君子以及光绪皇帝看似他们的敌人是慈禧太后以及她身边的保守派。实际的敌人是封建传统制度,制度不打破仅依靠变法是救不了国家的。封建旧中国好比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已经是奄奄一息处于弥留之际了。不管用什么方式,死亡是必然的了,变法,改革或许会延缓这种死亡,但终究还是要亡的。唯一的办法解就是让旧的彻底死去,新的才会到来。这也是大家革命之原因。要救中国唯有大变革


那年的兄弟123


首先,个人认为戊戌变法一旦成功,清政府不会垮台,反而可能会出现“短暂中兴”,而后面历史的走向也会有极大的不确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下。

一.当时的社会形态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要了解戊戌变法,就要从它的源头看起。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发生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源头,也是清朝末年维新改良派涌现的标志。

“公车上书”,即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6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清庭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进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走向的关注和觉醒。



当时的中国,是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外,东西方列强连年掠夺征战,在内,国库空虚,叛乱不断,而清庭对国家局势的掌控已经捉襟见肘。

知识分子的觉醒,意味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将要来一场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文教改革:废八股,兴西学;

经济改革:鼓励民办,重以工商立国;

军事改革:实行西洋军事训练与装备;

政治改革:开放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设立直属皇帝的“内阁”等等。



可见,尽管这些改革中的许多内容有着维新派“夺权争利”的影子,但若能真正实行,其中的大多数措施必定能一扫清朝积弱的国势,使得千苍百孔的清朝重新焕发光辉。

二.同是自上而下变革的外国形势

早说戊戌变法,实在算不上维新派的首创,他们只是拿而用之。这种自上而下改革的制度最先来自于西欧各国,比如英国,德国等等,而后在日本发扬光大。当然与西欧各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君主立宪是“实君”,即当时的日本天皇即是国家元首也是军政的最高长官。



或许正是看到西方各国政体的成功,日本的成功,才激起了当时国内维新人士的效仿。

因此,假如戊戌变法能够真正实施,类似日本,至少清庭在以后的道路上会走的比较顺畅。

三.发于危难,止于小利

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不乏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而绝大多数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发于危难,止于小利!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而刚刚得到一点蝇头小利或者小小的成功,就忘记了革命的使命!止步不前,不进则退。

同样,假如戊戌变法成功,清朝局势好转,后面的历史极有可能有很大的变故。



当然,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了,当时发生的事说是必然也好,说是偶然也好,都是如今我们的猜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待历史,只希望以后的我们拥有长远的目光,不再重蹈覆辙。


会跳高的猪


戊戌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跟变法是否彻底,手段是否温和没有关系。

其实满清朝廷早期更类似殖民政府,只是统治太久落地生根,所以最后没法退回老家。但他们的思维还是殖民式的,尽管他们接受了被统治民族文化,但并不愿意主动融入――实际汉化是另一回事,顶层对此是强烈抵制的。因此防家奴甚于外敌就是爱新觉罗家的最高指导思想,这一点不得动摇!

时至晚清,谁都知道八旗子弟已堕落不可用,甚至不足以构成军事暴力统治基础,满清朝廷只是靠历史惯性生存。他们对本部崩坏束手无策,不能下狠心断奶逼迫八旗子弟涅槃重生,自然更不敢放权汉人。变法无论这么变,最终要权力下放,汉人有着绝对数量优势,必然受惠最多,这恰恰是满清统治者最忌讳的。

很多人认为,清末新政搞得不错,本有复兴气象,只是被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贵介子弟收权坏了事。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既然底层放权,就意味着自下而上通道放开,如果不在顶层收权,满清贵族哪有信心维持统治?

这个道理跟英国人一样,他们在绝大多数殖民地也是这么干的。比如印度,再如某个你懂的地方,鬼佬一直高人一等,民意不过是耳边风。在专制统治多年后,等到一定要拍屁股卷铺盖了,就忽然天良发现搞起皿煮,因为接下来的事不用他们操心了。


真正鳄鱼不哭


首先,历史不能假设,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所以,回答这道题纯属抛开历史来谈笑。我觉得,戊戌变法一旦成功,清政府垮台也是迟早的事。可能有人会认为会不会像日本一样让皇室成为一个象征。那你就想多了,中国毕竟是以汉族为主,不像日本一样民族结构单纯且天皇的正统地位一直没变过,所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承认他。而中国一直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思想,皇室只要被架空,迟早要被赶走,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就是很好的印证。


唐某先生


一样会垮台,因为维新派要改变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要组建新的政府,所以原来的政府肯定会垮台,只能说是不流血的革命而已,但仍然是革命。


泰溪散人


客观来看不会,首先“戊戌变法”是在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也就是当时的一部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发起的变法行动,说白了,也是为了维护延续封建阶级统治的运动。


迅哥说史


戊戌变法假如成功了,清政府也不太可能垮台,因为第一康有为的变法就是清政府主导和推行的,第二光绪帝对康有为的知遇之恩让他很是感激(张勋复辟康有为就在帮助推动)。


位卑亦怀家国梦


戊戌变法是立足于继续清政府统治的维新运动,损害到清政府上层人员利益的变法不可能成功,而不损害这些辣鸡贵族利益的变法不深刻不足以使国家强大。


文盲大声说


太平天国之後,清政府已經事实上垮臺了,沒戊戌变法什麽事。戊戌变法也不可能成功。


TonyDeng


首先,这是一个假定的情况。如果戊戌变法成功,清政府的寿命反而有可能会延长,因为当时中国的保皇党的势力也是比较大的,这部分人会是变法后清政府的可靠力量。革命党的实力在清末说实话并不能推翻清政府,后来辛亥革命还是钻了四川保路运动的空子才成功的。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当时的变法仅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带领下,只有几个维新派人物去推行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变法确实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主要是一些皇族(不希望实行君主立宪,削弱皇权),还有之前的洋务派(他们认为中国之弱,不在制度,而在器用不如西洋),还有各省地方大员,纷纷持观望态度,其实他们大部分倾向保守派;就连革命党人也在舆论上攻击维新派,他们的目标是要建立共和政府。尤其是慈禧太后,她可以同意一般体制的改革,但后来当她看到戊戌变法的根本是让光绪帝夺她的权力时,她就决定要进行反击了。

由此看来,当时反变法的力量远远大于变法的力量,变法注定失败;变法的失败恰恰加剧了清政府的灭亡。因为共和民主才是历史的潮流,而皇权专制是注定要被历史抛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