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戰勝疫情的磅“亳”力量

鼠年春節剛剛過去。

但此時此刻的亳州,正處於抗擊疫情“戰時狀態”的關鍵時刻。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舉國參與抗擊疫情的大行動爭分奪秒地展開。

“亳”擊疫情,亳人擔當。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面前,那些逆行的身影,用他們在本職崗位上的擔當,給我們以安心;亳州成功治癒5例病患,給大家以信心;廣大亳企、市民迅速捐贈物資,給“戰疫”以力量。

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千里馳援武漢救治患者,調配緊急物資支援一線……疫情來得突然,但可以感受到,亳州全市上下各項防控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落地、最嚴的標準落實,以有力的舉措推動防控工作有序展開,堅決有力有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汇聚战胜疫情的磅“亳”力量

迅速出擊,掌握戰“疫”主動權

一場充滿未知的嚴重傳染病疫情,牽動著全國、全省、全亳州人民的心。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最重要的工作、頭等大事,周密部署,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總體戰。

疫情伊始,我市及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總指揮”的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根據需要設立1個辦公室和11個專項工作組,組建5個由市領導任組長的督導組,做到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統一行動。

市政府堅持“日調度、日報告”制度,及時掌握疫情前沿信息,科學研判當前形勢,科學作出安排部署。從一開始啟動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制定應急預案、發佈應急通告,到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救治患者,我市迅速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合力。

精準施策,精準落實,才能精準防控。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實施最嚴格的篩查監測和醫院感染防控,火速將亳州骨科醫院改建為新冠肺炎集中收治醫院,緊急動員醫療物資企業復工復產,嚴厲打擊各類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各項工作細之又細、實而又實。

汇聚战胜疫情的磅“亳”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市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號召廣大黨員參與“戰疫”。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主動請戰、勇往直前,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凝聚起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合力,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高高飄揚,為打贏抗疫這場硬仗提供了堅強有力支撐。

有力有序的組織領導,築起了全民戰鬥的防線,凝聚起全社會的合力,各項決策部署迅速變成市民自發自覺的行動。

一聲召喚,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衝在抗疫最前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把危險和辛勞留給自己,用生命和汗水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一聲號令,一批又一批基層幹部迅速投入戰鬥,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

一聲動員,一批又一批市民和亳企捐贈馳援……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從黨員到群眾,從企業到個人,所有人都在自覺行動,向著疫情發起人民戰爭,攜手共渡難關。在有力有序的組織領導中,我們通過種種行動看到這座城市的強大力量,這是黨旗引領的力量,這是科學防控的力量,這是人民群眾的力量,這亦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大底氣。

聯防聯控,築牢戰“疫”防火牆

聯防聯控,是亳州戰“疫”的關鍵。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壓緊壓實市、縣、鄉、村四級責任,確保聯防聯控到位,確保各項防控措施抓實抓細抓落地。壓實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包保責任,強化“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實行24小時不間斷應急值守,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最大限度阻斷傳染源,防止疫情擴散。

各級領導幹部下沉一線開展督導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式管理、掛賬式整改、銷號式落實,做到“一日一單、日報日清”。

加強排查檢查,是打贏抗疫戰爭的基礎。我市嚴把“關口”,全面核准摸排重點人員,確保重點人員管控到位。重點依靠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力量,落實以社區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持續實施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全力確保排查檢查全覆蓋、無死角。

科技支撐,事半功倍。我市充分發揮政務數據資源優勢,做好大數據比對,成立數據分析專班,設計數據對比模型,精準鎖定需排查人員。

戰“疫”形勢嚴峻,我市堅持“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盯緊查病源、堵源頭、防擴散等關鍵環節,硬核出擊,向疫情開戰。

在社區,管理部門在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小區日常消毒的同時,引導居民配合小區門崗,測量體溫後憑通行證進出小區。目前每小區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外出購物每戶每兩天安排一人,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在鄉村,進行嚴防死守,確保防控措施布控到位。建立防控網格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細化村組幹部“責任範圍”,實行“鄉鎮(街道)幹部包保到村、村(社區)幹部包片到人”模式,全面構建鄉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三級防控網格體系,不斷加強對鄉村的管控。

在路口,隨處可見檢查檢測人員的身影。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縣區、各鄉鎮、各自然村,在各個交通路口設置檢查點,逐個檢查來往車輛,逐人進行體溫檢測,並對外來人員進行排查、勸返,防止疫情輸入。

在網上,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出的通告、疫情防控的有關知識、馳援疫區的豪情壯舉、醫者仁心的感人故事……每天刷新著亳州市民的朋友圈, 營造了濃厚的疫情防控氛圍。

在重點區域,我市嚴禁公眾聚集性活動,累計關停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等公共場所4143個,累計取消大型集會、公眾聚集性活動6474場次。132個農貿市場已全部關閉,並加強監測野生動物電商交易。目前,商場、超市、車站等公共場所均實行了工作人員佩戴口罩、通風消毒、體溫檢測、衛生檢疫等措施。

醫治有方,更有最美“逆行者”

25歲的李某某是亳州高新區人,在武漢經商,1月19日駕車自武漢回亳州,21日凌晨發熱37.5℃、咽痛,在家自服奧司他韋,23日晚到市人民醫院就診,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1月29日上午9時許,李某某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走出亳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房,成為安徽省首批、亳州市首位病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醫護住院樓大廳,她不時向在場的醫護人員道謝。

2月6日上午,我市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張某某治癒出院。張某某不僅是我市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我市重症新冠肺炎治癒第一人。他的出院,既是廣大醫護人員辛勤努力的結果,也代表了我市治療新冠肺炎的醫療水平。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作戰。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堅持生命至上,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將亳州骨科醫院改造為臨時集中收治醫院,全面接收1月29日後新確診和疑似病例、60歲以上病例,集中資源力量實施精準治療。

落實嚴密措施,確保集中救治穩控到位。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規範基層醫療機構接診發熱病人的通知》等,規定從2020年2月7日24時起,全市所有個體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部暫停營業,不得開展診療活動,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診療,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汇聚战胜疫情的磅“亳”力量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診療下,我市已有7位患者擺脫了新冠肺炎病魔,而這背後,是廣大醫護工作者捨生忘死、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

推遲婚禮、堅守抗疫一線的市人民醫院醫生程崗,大年初一以來,連續14天在武漢返鄉人員發熱門診值班,常常連續1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同樣是市人民醫院醫生、為抗疫推遲婚期的湖北姑娘徐玉珍,從大年三十以來,連續14天堅守在亳州抗疫一線,吃不好睡不好也不能與家人團聚;更有16位亳州醫護人員參加安徽支援湖北醫療隊,接受更加嚴峻的考驗……

正是有了這樣一群最美“逆行者”,有了這樣一批不計生死、向險而行的醫護工作者,亳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平添了信心和力量。

強化保障,“疫”線更有戰鬥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及時充足的防疫物資,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根本保障。

我市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力保障、專款專用、嚴格管理”的原則,全力保障財政經費。截至2月7日,全市已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5998萬元,其中中央和省資金7561.9萬元、市本級3407.6萬元、縣區5028.5萬元;已支出資金9575.1萬元,用於購置防控設備和防控物資6330.7萬元。

市本級從年前臘月二十七日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從國內和國外10多個國家聯繫購買防疫物資,千方百計全力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相關部門督導幫助渦陽中俄國際醫學研究公司、蒙城廣志藥業、亳州高新區億人安公司、新健康公司4家防控物資企業全部開足馬力生產,有力地保障了定點醫院救治工作開展。

全力保障群眾生活需求。做好防疫藥品、口罩、消毒殺菌用品等與疫情防治相關的貨源調配,並做好規範經營。相關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每天對全市商場、超市、加油站等商貿流通企業分批開展檢查,要求備足貨源,保障供應,滿足市場和群眾生活需求。目前市場糧、油、肉、蛋、菜、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貨源穩定、儲備充足、價格穩定。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疫情發生以來,我市社會各界人士、愛心企業紛紛解囊,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之戰,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獻者之歌。

為保障物資供應,亳州海關制定了《亳州海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實施方案》,啟動了應急機制,設立了通關保障組,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做好捐贈物資快速通關,做到對亳捐贈物資通關“零等待”,助力全市疫情阻擊戰。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眾志成城共擔當,一定能匯聚成戰勝疫情的萬鈞之力,一定能迎來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

汇聚战胜疫情的磅“亳”力量

2月10日,氣溫回升,我市農民抓住晴好天氣,在加強防疫的同時開展農業生產。(張延林 攝)

--End--

審校:小璐 審核:鄧傳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