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專家:和爸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古人常說“子不教,父之過”,父親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大多數中國家庭中,母親在育兒的過程中往往充當著主力軍的角色,但是爸爸更多地充當著一家之主的角色。我們常見的家庭分工是媽媽負責照顧好孩子的生活,爸爸則影響著孩子的性格。

在現在的家庭中其實不難看出現在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成寶一樣的供奉著,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只要孩子是健康快樂的就好,這就難免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專家:和爸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strong>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常說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些行為通常直接影響著孩子以後的行為。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他的爸爸多有這些特點!

1、太過溺愛

在現代生活中,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一個大家庭裡面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基本上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只要孩子要,沒有都會想辦法給。如果有時候沒有順從他,就會以發脾氣、哭鬧這樣的行為來表達“不爽”這樣的情緒。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專家:和爸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但是這種家長的一味成全,並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傷害孩子,很容易養成孩子“窩裡橫、外邊慫”的情況,因為家人都讓著他,而外面沒有人讓著他,可能會被欺負,所以才會讓孩子“窩裡橫、外邊慫”。

2、言傳身教

很多爸爸或許會疑惑,為何要求男性擔負起這一職責?這是源自孩子天生對爸爸的憧憬。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熱衷於效仿爸爸的行事作風,尤其是社會性心理方面<strong>,爸爸的行為對孩子性格方面的引導更具說服力。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專家:和爸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3、安全感

有的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內會放得很開,不僅性格是外向的,有時候還會跟家裡人探討意見,在一個家庭內是做主的人。到了外面,遇到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情,<strong>變得謹小慎微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有些脾氣暴躁的父親在家的行為,孩子就會模仿,而孩子是不知道好壞的,所以就會模仿父親對母親的態度,這也會造成孩子在窩裡橫,如果父親也是兩面性的話,孩子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專家:和爸爸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依然是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一言一行,大多數孩子身上的問題,其實只是我們家長自己出現了問題,而我們卻還不自知,若我們談吐舉止禮貌友好,性格三觀都格外的正直,那麼帶出來的孩子自然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