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谈文论史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最大的意义,就是极大的经营了华北地区。这对中国后世的政治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喜欢明朝的朋友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赞美明朝。诚然,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刚强硬朗的骨风,的确值得后世敬仰。

而说到“天子守国门”这一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指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北京之举。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此后二十余年,朱棣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永乐在位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举措就是迁都北京,从而奠定了明王朝“天子守国门”的格局。

那么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呢?要了解此举的深远意义,我们首先得说说明初的南北差距。

明朝初年,南方和北方的发展很不平衡,差距相当悬殊。

洪武年间,发生了科举史上最为著名的南北榜案。当时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所主持的此次科举,所录用五十一生源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便引起了北方士子的不满,联名上疏状告刘三吾等人,于是便引发了南北榜案。

明太祖朱元璋命人复阅落榜的北方士子考卷,结果发现所上呈的考卷确实文理不佳,与南方士子水平差距明显。但朱元璋为了笼络北方士子的心,为了平衡南北,最终决定将主考官定罪,并增设北榜,录用六十一名全为北方人。

其实,这宗洪武年间的科举大案,恰恰折射出了明初南北之间发展的巨大不平衡。北方地区由于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数年战乱,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因此,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严重落后于南方。而这也是明朝初年,洪武永乐时期不断进行大规模移民,从山西地区迁徙百万人口到华北、山东等地区的原因所在。

基于南北发展的巨大差异,作为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深知长期以往会不利于明王朝的内部稳定。因此,朱元璋很早就动了迁都的念头,并且希望能够将大明的都城迁往北方,以便更好的实现对北方的统治。因此,之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

迁都北京,进一步推动了明王朝对华北的营建,最终形成“北方重政治,南方重经济”的南北格局,进而巩固了明朝对北方的统治。

实际上,朱棣迁都北京并不光是为了“守国门”,抵御残元势力的反扑,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北方的营建,更在于缩少南北差异。

正如前文所言,明朝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发展已经差距明显,明朝的经济重心已经在南方了,而如果作为大一统政权的明朝此刻仍旧眷恋江南的富庶和风光,使得明朝的政治重心也留在了南方,这某种程度上也就让北方半壁江山的士绅和百姓游离在外了。长期以往,将不利于明朝对北方的统治。

因此,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看出来政治中心北移的重要战略意义。

明朝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一步营建北京,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如此一来,一座伟大的首都便诞生了。这便使得北方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进而奠定了我国的南北格局。

与此同时,作为大明的首都,北京城的规模可是相当的巨大的,这里不仅聚集了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等,还拥有上百万的百姓和拱卫京师的数十万大军。因此,北京城是一座资源消耗极为巨大的城市。要维持这么一座大城市,光靠地处苦寒、土地贫瘠的华北地区是绝对不可能的,不得不需要从南方源源不断的向北京输送粮食和物资,于是漕运便成为明清两代最为重要的一项官方运输行动。

而漕运的发展,不仅促进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往和融合,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清两代的漕运主要依赖京杭大运河,使得运河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沿着运河两岸,一座座商贸城镇拔地而起,极大的拉动了运河沿线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华北地区经济的复兴......



这些历史要读


如果问起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硬气,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朝,因为明朝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就奉行“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虽然大明王朝一度出现过亡国的危机,但是明朝的皇帝从来没有退缩过,相比较于唐玄宗避祸西蜀,宋高宗苟且偏安,明朝的皇帝明显硬气了很多。那么明朝始终奉行的“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首先我们要来明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由永乐皇帝朱棣开始的。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封地便在今天北京一带,但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实行削藩政策,朱棣被逼无奈之下只得造反,这场由叔叔和侄子之间的战争历时三年,在历史上被称作靖难之役。

朱棣打败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之后,建立了永乐朝,但是朱棣始终担心南京朱允炆的势力太大,万一哪一天朱允炆的死党反叛起来不好收拾,所以朱棣虽然定都于南京,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对北京的经营。因为北京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大本营,只有在北京朱棣才会有安全感。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在北方生活的时间久了,江南湿润的气候以及饮食条件朱棣都感到有些不适应,所以,朱棣自从登基伊始就开始谋划着迁都于北京,把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

在古代,北京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秦汉以来,燕赵大地便是中原王朝优良的养马地,中原王朝的骑兵大多都出于此,唐朝末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使得契丹人数百年间压制着中原民族。

▲ 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

北京地处中原王朝的最北端,燕山之外,往东北方向是广阔的东北大地,西北方向则是辽阔的大漠草原。所以在清朝以前的朝代,都把北京看作是进出中原的门户,大明王朝也不例外。

朱棣执意把都城迁往北京,除了朱棣的个人喜好之外,也是对大明王朝命运的一种考虑。因为在明朝初期,虽然朱元璋将蒙古赶出了中原地区,但是塞外蒙古的势力依然庞大,蒙古的有生力量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一旦蒙古人再出现一个如成吉思汗一样的杰出首领,统一了蒙古各部,蒙古人再次南下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朱棣把都城迁往北京,并且定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就是为了彰显大明王朝守住中原门户的决心,大明的皇帝守着中原王朝的大门,只要大明王朝天子还在,北京城就不会沦陷,中原大地就不会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践踏,所以在明朝前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意义关系到大明王朝的百年根基,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大明朝国力衰退,宦官当政,贪官污吏横行,国内烽烟遍地,北方又有崛起的女真威胁,崇祯皇帝仍然奉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有点死板了,毕竟大明王朝在中原统治日久,逃出北京城东山再起也未必没有可能。所以明朝后期“天子守国门”意义不大。崇祯皇帝的帝王气节还是值得人敬佩的。


海佑讲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今天的人,不能理解天子守国门的含义。

为啥?

今天比如北方边境有敌人入侵了,边境军官一个电话几秒钟上海、广州都是知道了。

但古代没有这种通讯设备,只能采用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

比如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在河北骑兵反叛,而在西安的唐玄宗要6天才能知道这个消息。

而这在古代已经是神速了,相当于快马每天跑500里。

大家知道,如果安禄山的部队是游牧民族的骑兵,6天时间能够前进多远吗?

蒙古骑兵突袭时,可以达到每天70公里以上的速度。

6天时间,蒙古骑兵可以深入中原400多公里。

而河北省东西宽度才500公里!


另外,以宋代为例,首都设在哪里是极为关键的。

这是因为,宋代的主要作战力量是中央的禁军,也就是林冲所在的部队。

禁军少则三四十万,多则六七十万,是国家主要的对外军事作战力量。

所以,首都在河南,也意味着国家军队主力驻扎在河南,对于巩固北方的防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古代的交通差,兵力调动很麻烦。

其实何谈古代,抗战时期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四川的一些川军就开始向上海调动。

然而,因为四川没有铁路,公路也极差,只能步行走到陕西才坐上火车。等他们赶到中原,而淞沪会战早在11月就结束了。


同时,作为首都来说,最低程度会有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

因为首都居民不会少,还有驻军,加上大量的官员,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所以,自古以来,全国到首都都有大运输量的交通路线。

那么,这就是军事作战的基础,没有运输就不能作战。


萨沙


提起明朝,很多明粉网友总会提到这样的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因为明朝从永乐朝以后,其都城都在北京。而北京往北不远,便是塞外部族的地盘了。明朝嘉靖帝在位期间,俺答汗的骑兵甚至出现在了北京城外。

在古代历史上,像明朝这样选定都城的先例,几乎没有。

迁都的必要性

在大明朝立国初年,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明朝不是第一个选择定都南京的王朝。但是,客观来说,定都南京并非最优选择。

因为一来,定都南京所带来的政治辐射,仅能辐射到江左之地,至于遥远的荆州、巴蜀以及中原,都是历代南京朝廷所难以辐射之地:

比如东晋,东晋多次收复巴蜀,但收复不久巴蜀又能恢复割据;

比如南朝,荆州一方的地方势力,往往有推翻南京朝廷的可能。

而定都南京的“六朝”,几乎都是割据一方的江左政权(当然论及法统的话,除了孙权的吴国,其余五个朝代都是正统朝廷)。

因此,定都南京绝对是朱元璋的一个昏招。

节度使与藩王

朱元璋晚年,明朝对北元发动“捕鱼儿海之战”,虽然这一战,事实上覆灭了北元朝廷,但是,蒙古各部对明朝的危害依旧。这种危害,一直到明朝灭亡之前的十年,满清活捉蒙古林丹汗方才结束。

因此,朱元璋对蒙古的势力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在明蒙边境设立了一系列藩国,希望这些藩国可以为明朝巩固边防。

其实这个套路并非朱元璋原创。唐朝玄宗天子在位期间,为了方便大唐朝廷对塞外部族发动边塞战争,唐玄宗专门设立节度使制度——既让节度使掌管地方的军权、民政和财政, 这导致节度使和明朝的藩王实权无异。

唐玄宗的这个政策引起了安史之乱,朱元璋时候,也因为藩国制度引发了靖难之役。

朱棣的抉择

朱棣推翻建文朝廷以后,自立为皇帝。但是,蒙古各部的问题依旧是朱棣的一块心病。朱棣如果继续在燕地设立藩王,无疑会给朝廷带来隐患——朱棣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再遭遇靖难之役。但如果不设立藩国,而由朝廷直接指挥抵御蒙古各部,无疑又会影响战争效率——毕竟两宋就是因为太多朝廷遥控指挥前线打仗的现象,导致两宋时常吃亏。

于是,朱棣想起了一个二合一的办法:那就是迁都到北京。这样,朝廷可以近距离指挥前线军队,并且防止藩王做大。

而个人认为,朱棣的这个决定,其意义如下:

这个决策在初期,对明朝取得边塞战争的主动权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一决策的弊端也凸显起来——那就是一旦后世君主能力不足,或者朝政腐化,那么,京城距离边境过近,无疑会导致朝廷会被外敌“斩首”。

姑且不说明英宗“千里送人头”,导致明朝距离被灭亡几差一步之遥。后世俺答汗游北京、皇太极兵围北京城,其实就暴露了这一定都决策的不足之处。倘若俺答汗、皇太极时代,明朝方面存在着明朝版“宋徽宗”,相信明朝将会提前关张。


藤树先生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忧和外患对中央政府的压力。

我们国家历代中原王朝,都会面临两个主要军事威胁:一是外族入侵(主要是蒙古草原和东北方向),二是封疆大吏或者藩王或者农民起义造成的内乱。

对付后者,方法很简单,就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削弱地方实力,让地方没实力叛乱。


比如,宋朝就是这样。

对付前者,方法也不难,就是把帝国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以强大的边防军抵御外族入侵。

比如,唐朝就是这样。



但是,想要同时对付前、后者,这就难了。

因为要防外族入侵,北部边防军的实力就不能弱。但边防军实力强,朝廷又镇不住,一旦边防军起了异心,结果就是安史之乱。而朝廷如果过分强干弱枝,过分削弱边防军的实力,其结果又是北宋那样——只要边防线被打穿,契丹人也好,女真人也罢,很快就能杀到京城。

所以由以上矛盾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原王朝在处理外患问题和内忧问题时,统治者们的心理都是极度矛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

什么办法呢?就是把国都北移,让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

就拿明朝来说,南京是龙兴之地,地理上夹长江和紫金山,便于防守,经济上背靠江南水乡和运河,税收粮食皆无虑。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设想,首都建在南京,或者开封或者长安,北部的边患压力让藩王们扛。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南京远离边疆,不便于掌控边军,明朝只传到第二任皇帝,朝廷对边防军就失去了掌控,并最终被边军叛乱所推翻。

之后的朱棣为了断绝这种可能性发生,就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把中央军和边防军的角色合二为一。这样一来,朝廷的精锐集中在北部,既可以抵御外患,又可以凭借中央的实力镇住内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过这么做,也并非没有害处。实际上天子守国门,也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是经济方面。明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北京周边的经济条件实际上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中央军。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依靠南方的输血。并且由于朝廷远离经济重心,使得朝廷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南方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贸易需求、倭患等等。这一切就导致貌似庞大的明帝国的赋税收入还没有偏安一隅的南宋强。

其次是政治方面。由于明朝南富北穷,南方人读书比北方人厉害,这就导致明朝的大学士很多都出自南方。皇帝为了遏制南方士大夫,就只能利用北方出身的武将和宦官制约南方人。

像这种以南人治国,用北人制约南人的平衡策略,一开始还好,但越是往后,南方人的意见就越大。使得朝廷对江南的士绅集团的控制越来越弱,南方士绅与皇权越来越离心离德,双方斗争愈演愈烈。

明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葩皇帝?就是因为皇帝是北方人,不重视南方人利益,导致南方士大夫与皇帝不是一条心。皇帝受气,只能用不上朝这个办法来示威。


另外,天子守国门在军事上也有一些弊端。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北京太过于靠近边界,缺少战略纵深,一旦蒙古人或女真人越过了长城,京城马上会被围困,一点周旋的余地都没有。这会给四方勤王的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时间来不及,将领们仓促应战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防御重点有两处,一是首都,二是北疆。如果同时防守这两处,兵力肯定不够。要想一举多得,只能要么把北疆挪到首都旁边,要么把首都挪到北疆旁边。天子守国门,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当然也有很多弊端,但综合来说,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定都方案。朱棣迁都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Mer86


“天子守国门”对明朝最大的意义就是造就了有明一朝从天子到百姓不屈的民族气节。

“天子守国门”是对朱棣定都北京的一个总结。

大明朝建立后,残元势力被赶出了山海关,燕王朱棣镇守北平,负责扫灭残元势力。在中国古代史上,山海关是繁华中原的最后屏障,关外就是化外之地,其人就是化外之民,化就是不服教化的意思。靖难之役后,鉴于山海关外鞑靼和瓦剌的威胁,还有残元势力的南袭,永乐大帝朱棣决定把京城迁到北平,改北平为京师。由于京师靠近山海关,又是国都,所以民间对此总结为“天子守国门”。

不屈天子

明朝的皇帝们,我们听过勇武的传奇皇帝朱元璋,听过英明的永乐大帝朱棣,也听过促织天子朱瞻基,木匠皇帝朱厚照,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等等,明朝的从建立到灭亡,就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

土木堡之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不仅明英宗宁死不降,大明朝也没有投降,而是断然拒绝了也先提出的以财物换取英宗的无理要求,立明英宗弟弟为皇帝,继续跟蒙古作战。也先兵围北京城,大明天子没有迁都,而是积极备战,最后打败了蒙古。

崇祯皇帝时期,大明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依然保持两线作战,顽强的抵抗清军和闯王的起义军。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皇帝有着足够的时间撤退,并且南京还有完善的政府机构和大量的军队,完全有实力继续抵抗,但崇祯皇帝就是死不撤退,最后在煤山上吊而亡。忠于“天子守国门,社稷亡,君王死”的气节。

不屈忠臣

明朝的臣子们是最不屈的,最流行的就是以骂皇帝、挨廷杖为荣,正德时期,皇帝想要出游,大臣们一致反对,正德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大臣们没有屈服,继续前赴后继,逼的正德皇帝取消出游。

崇祯皇帝在最后一次召见臣子的时候,抱怨百官都不来上朝,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可他根本想不到,他的忠臣们已经提前一天掀起了自杀的浪潮,因为北京城的外城在前一天就被攻破了。

皇宫里仅有的数量不多的嫔妃们,在周皇后的带领下,基本也都自杀了。守卫北京城的守备太监基本都战死了,没有投降,宫里的太监自杀者更是数以百计。

不屈百姓

在明朝,百姓们也有着不屈的性格。明朝灭亡后,民间爆发的反清复明运动是历朝最久的,明末的绝命诗是历朝最多的。我们听过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大明百姓们喊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壮烈殉国。

最后,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我想这就是我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与民族气节。

参考凤凰资讯《最多人污蔑的明朝:亡国不亡骨气 断头不断脊梁》。


朱君看史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历来这句话被明粉封为圭臬,是对大明皇帝最高的褒奖。

这话是谁首先说的呢?

说这话的人明粉恨之入骨,恨不得抽他俩嘴巴子,这人就是讲清史的阎崇年。

阎崇年说这话是为了奚落不战而逃的咸丰皇帝,看看人家崇祯宁死不逃,再看看你奕詝,逃跑前为了自己的性福,先把女人们都送去了避暑山庄。


天子守国门有意义吗?有,但是没有那么大。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守国门的是建文帝,显然他没守住,城破之日建文帝不知所踪,不存在守国门这回事。

夺位成功的永乐帝,在南京呆着不舒服,他的治所一直在北京,在那里他经营了很多年。

南京一直是他老爹朱元璋和他侄子朱允炆的天下,这里的人对他是不是有二心,会不会害他,朱棣心里没底。

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启用了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

另一方面,从永乐四年开始,朱棣开始动手改造北京城,使其更具京城的样子。

永乐帝数次北征蒙古,都把北京当成行在,大约在北京呆着比在南京舒服很多,所以朱棣在永乐19年宣布迁都北京。


因为朱棣北征,太子朱高炽长期在南京留守监国,对南京很习惯很喜欢,朱棣死后他屡次想把都城再迁回南京。

但是他刚想迁都南京开始连续地震,朱高炽在皇帝这个很有前途的岗位上就干了一年多,迁都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见习惯对一个人影响很深。

朱棣迁都习惯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朱棣通过靖难夺权,他不希望别的藩王效法自己,所以他驻守边境,逐渐削夺边疆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的势力。

这算是真正的守国门了,既抗外敌,也抗内鬼。




到了崇祯皇帝的天子守国门时,李闯兵峰直指城下,一开始崇祯还有很多选择。

可以迁都去南京,那里有整套的行政班子。

也可以送太子去南京,一旦北方有变太子立即继承皇帝位,让各路军马前去勤王,大明王朝也算群龙有首,基本盘不会丢。

崇祯和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那一个主意也不想采用,他自己去南京,把太子留在北京,怕自己像宋徽宗那样,京城守住了,太子继承皇位,自己被架空。

自己留守北京城,太子去南京,太子被拥立咋办,自己不就变成唐明皇了。

崇祯不想放权。他还好面子,不想背锅,一旦弃守京城,以东林诸贤的品性肯定会有人问责,这责任谁担,崇祯的原则是谁担都行,反正别是我。

只想捞好处,责任一点不想担,即使你是皇帝也总干这事儿队伍也会散的。

所以,崇祯这个亡国之君最后国门没守住,只有死社稷这一条路了。


死时众大臣都离他而去,崇祯想去大臣家混顿猪肉炖粉条都没人给他开门,大家都在家里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款待入城的闯王。

崇祯这人缘混的……



当年建文帝国破时,还有铁铉方孝孺效忠,甘愿为其搭上全族性命,崇祯死时身边只有一个阉人,想想蛮凄惶的。



薛白袍


“国门”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城门,也就是边关城门。一般我们知道,镇守边关,防御外敌是边关将士的职责,皇帝应该居庙堂之高,养尊处优。那么天子怎么会放下身段去“守国门”呢?又有人问到了,“天子守国门”是御驾亲征吗?

(明成祖朱棣)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一直存在威胁,内忧外患,何为内忧,就是来自本国藩王、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揭竿而起,这是内忧,那么,外患呢?就是边疆外族的入侵。此内忧外患从封建王朝制度确立以来,从未杜绝和根除过。

那么,怎么解决没有外患呢?

解决内忧引起外患

这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必须要维持利益的一致性。在这里,以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例,鉴于汉景帝时的“八王之乱”,到汉。。武帝这里,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由此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权力。

但是,削弱地

方的权力之后,在抵御外敌方面上,势必要吃亏了,在抵御外敌上有点力不从心。

解决外患引起内忧

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蠢蠢欲动和骚扰,唐朝设置了节度使制度,刚开始的时候,节度使只是掌握军事权力,后来,节度使开始掌握财政、税赋、土地等权力。这下,人财物都有了,自然有些飘了,有时候也对朝廷的命令爱答不理。直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的爆发,在大唐的心脏狠狠的插上一刀。

(唐朝节度使分布图)

那么,有什么两全齐没的方法没,有。那就是把中央和边疆合二为一,在这种背景下,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还修建了明长城,这样一来,加强中央力量,又守住边疆,是一个两全齐美的好办法。朱棣还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戒训,这样一来,您就理解“天子守国门”的意义了吧。

俗话说,居安思危,京城作为边疆防线,在中央强大的基础上,在位的君主就会时时警惕,注意边疆入侵者的一举一动,毕竟守不住的自己的小命就要丢了,有直接利益相关性。这也使得在明朝,基本很少有外遇入侵的灾难,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我是历史守夜人,不一样的烟火,加个关注吧!


橙汁历史


我个人认为不宜把天子守国门的这种说法过于夸大。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政治中心始终都在北方,朱棣迁都北京,可以讲是一种拨乱反正。其实朱元璋本人在定都南京以后也不是没有过迁都的考虑,只是在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局势之后,最终放弃。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北方当时还是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朱元璋贸然迁都,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来说是一种大的变故,恐怕承受不住。

南京作为首都,最大的缺陷就是离北方太远,不能够控制中原地区。而作为中国传统的政治中心所在地,不能够控制中原,始终就在政权正统性方面会受到质疑。

其次,选择北京作为都城,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原,而不是为了应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定度是主要为了考虑外部因素的,肯定是以内部因素为主。北京恰好处于华北平原的边缘地区。这使得北京很容易控制中原。同时北京又处于一个燕山山脉的小盆地之中,这就使得北京在军事防御上面确实有地理上的先天优势。这就使得北京因此成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都城。同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洛阳和开封地区来看,它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虽然身处华北平原,也就是中原地区的中心,但是在地理方面有先天劣势,没有可以依仗的地理屏障。

那么和西安相比,北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最大的优势就是北京离江南地区更近一些。西安同样处于中原地区的边缘,而且也有地理上面的屏障。但是问题在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在唐代以后迅速恶化,供养能力不足,自然也就不能承担首都的职责。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不如江南地区,但总体要比西安周边地区好一些。与此同时,北京的最大优势是离江南地区更近,并且在元代的时候已经修通了运河,这是西安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在唐代的时候,为了供养西安,江南地区的稻米必须要在洛阳通过陆路转运,时间长成本高。北京的这个优势使得它战胜了西安,成为了中国自元代以后的政治中心。

最后,明代大部分皇帝没有那么强的进取心,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过于夸张了。只能说对于少部分皇帝比如朱棣,以及后来的明英宗,明武宗,确实有主动通过战争手段保障安全的行为,但是明英宗的冒失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他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很消极的。

从实际结果来看,天子守国门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明代对于北部边疆的控制,使用的是羁縻政策和军事镇压相结合。不能否认天子守国门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要是起到一种象征意义。

总的来看这实际上还是明代帝都北京的原因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天子守国门本身在定都上面的影响力不是很大。


用户4325101516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存在两个重要威胁。

第一、外族入侵。

第二、封疆大吏、藩王叛乱、农民起义造成内外。

北方一直威胁中原王朝

对于前者并不会太难,就把全国主要力量集中在北部,以强大的边防力量抵御外族入侵。

对于后者更多办法,加强中央军事力量,削弱地方势力,要地方不敢轻易造反。

唐王朝北部边疆部署大量兵马,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可边防军太强,边防军起了异心,就是大难,安史之乱就是个很深的教训,宋王朝由于边防军并不太强大,契丹、女真打破边防线,很快就威胁到京城,这是什么危险。

历朝历代都希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件事情难度十分大,要保证中央军、地方军都拥有足够势力,这样才可以保证帝国安全。

明王朝选择国都北迁,要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明王朝最早建都南京,南京关有经济优势,不好控制边军,朱棣率领边军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政权。

朱棣登基后为防止边军再次作战,就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中央军和边防军合二为一,大明王朝精锐集中在北方,既可抵御外敌,又有足够势力镇压住内患,一举两得之举。

天子守国门相关弊端

经济方面、明朝期间经济南迁,北京是很难养活这样庞大军队,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南方输血,导致朝廷不能及时了解南方情况,明朝虽强大可实际经济能力并没有比南宋强。

政治方面、南方拥有不错的文化底子,这要朝中不少大学士都出自南方,皇帝为了保证朝中势力平衡,重用北方人,这导致,双方斗争愈演愈烈。

军事方面、北京距离边界太近,缺少相关战略纵深,蒙古、女真人越过长城,一旦京城出现危机,就会导致勤王部队很难有相关措施应战。

综合所述

中国历朝历代必然将国防安全放在首位,这其中首都安全,北疆安全,为了可以保证这两处安全,最好办法就是将北疆和首都放在一起,天子守国门实际上就是个没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虽有不少弊端,帝国安全才是最重要,朱棣迁都还是十分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