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财阀政治,那为何日本没有像韩国一样被财阀控制?是这样吗?

羽菱君


日本和韩国都有巨大的财团,两国财团的影响力都非常大。不过,相比较韩国,日本被韩国财团控制的情况似乎没有那么明显。

这其中,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美国的关系,同时和两国的国情息息相关。


日本财团由来已久,自日本明治维修以后,资本大量出入日本,催生了日本财团的诞生。当然,和日本政府相比,日本财团的出现是非常晚的,对政府的影响能力显然要弱一点。韩国在二战前是日本的殖民地,韩国也是在二战以后才得以建立,而韩国的财团也是在二战以后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韩国财团和韩国政府的历史起点基本上等同,双方基本上都是同时成长起来的。基于这一点影响,韩国财团比日本财团对本国的影响力强太多。

其次,韩国人口较少,而日本的人口较多,是韩国的数倍。虽然日本财团对整个日本的影响力也不弱,但是由于日本人口基数更大,其对财团的直接反应没有韩国那样明显。


其三,美国的因素,日本财团在二战时期是日本军的帮凶,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军政受到美国控制,日本财团也让美国削弱了很多。而韩国财团则不一样了,韩国财团与美国没有历史恩怨,美国要控制韩国也需要韩国财团的帮忙。因此,日本财团和韩国财团在美国那里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两国财团处境不同的原因之一。

韩国财团势力庞大,韩国经济规模的绝大部分,都是几大财团的“贡献”,可以说,韩国财团的一举一动,可以轻易地影响到韩国的方方面面。而日本的几大财团,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影响力了。不过,日本财团的根基还是强大的,对日本的影响还有一个因素是从明面转移到到幕后了。因此,总的看来,韩国财团对韩国的影响,就比日本财团对日本的影响强很多了。

(日本六大财团关系图)


苏绽


日本跟韩国基本一样。只不过日本的国情稍微特殊一点,日本财团给世人印象不像韩国财阀那么暗黑罢了。

根据国际上对财阀的定义,通常来说,财阀具有以下五个特质:

①:家族企业,企业资源主要掌握在彼此有血缘关系的一批人手上。

②:经营范围广泛,基本涵盖了其国民的生老病死,而且员工众多。

③:集团旗下肯定会有自己的银行,以方便企业调动资金。(这是阿里、腾讯与日韩大集团最根本的区别)

④:企业集团内的交叉持股非常普遍,各公司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⑤:财阀与政府关系一定非常好,经常会获准经营政府特许的行业。而财阀也会通过政治献金或助选、直接参选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介入政治。对本国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力。

以上列举的五点,韩国财阀全具备。就拿三星来说,一年营收占韩国GDP两成左右,旗下八十多家子公司,打个喷嚏,韩国都要震动,这不是玩笑话。其对政治的控制,从前些年李明博当总统时,他一个堂堂总统居然主动给李健熙鞠躬就可以看出,某几位总统真的就只是财阀看门人而已。


至于家族企业这一点,也符合。三星最早的掌门人是李秉喆,前些年是李健熙,现在是李在镕,永远是李家人来干,外人无法涉足掌门人位置,就连核心董事位置也混不到。

相比于韩国,日本的情况略有不同。

二战后,由于美国清算战争责任的关系,日本财阀被美国大洗牌。原有的四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被解体。

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这六大财团。

由于这些改组后的财团已经被洗牌了,所以现如今日本的财阀,已经完全脱离了家族式的控制,集团内部不存在上下级支配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韩国财阀像洗牌之前的日本财阀,保守封闭、集中化。而日本财团洗牌后,变得开放扁平、去中心化。

由于韩国财阀保守且集中的特点,所以很容易滋生腐败,遭受世人非议。最后这些负面影响又会牵连到财阀头上,尤其是财阀的掌门人头上。而日本由于去中心化,旗下企业大多是公众公司,信息比较透明,减少了暗箱操作的空间。现在的日本财团更像是一个合作平台,起的是一个协调的作用,很多时候会让人忽视财团的存在。

比如丰田,东芝,三井物产,东丽等大型企业都隶属于三井财团,但往往大家会忽视三井财团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点。日本因为是战败国,它的政治和经济受美国的全盘操控。无论是自民党这个万年执政党,还是六大财团,其实他们的顶头上司都是美国人。二仆侍一主,都看主人脸色行事,政府和财团这两个仆从往往斗争并没有那么激烈。

但韩国就不一样了。韩国不是战败国,美国的对韩国的控制,不如日本那么露骨。韩国的财阀是美国的傀儡,但韩国政府不是,至少名义上不是。

所以我们经常就能看到,韩国政府有时候和财阀穿一条裤子,有时候又互掐。

比如卢武炫在位的时候,政府和财阀之间就掐的很厉害,结果李明博一上台,立马就变成了财阀看门人。现在文在寅在位,继续跟几大财阀掐。

可财阀背后有美国人撑腰,代表美国在韩国的利益,所以无论是卢武炫还是文在寅,实际上都是在以卵击石。

不过,虽说日本财团与韩国财阀有区别,但论对政治的控制,日本财团也是不遑多让。

日本政坛虽不像韩国那么诡异(总统全部没好下场),但首相走马灯似地换人,也是日本的特色。而首相之所以会频繁换人,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财团在幕后操控。

比如1955年,鸠山内阁的倒台,就是因为三井财团旗下的东芝公司搞得鬼。

所以,实际上日本也是无论谁当首相,在政策制定的时候,也一定都要先询问六大财团掌舵人的意见,不可能绕过财团。财团也不可能完全不干涉政治。


总的来说。财团操控政治,这是必然的。日本财团和韩国财阀本质上是一丘之貉。如果一定要说日本人的“吃相”比韩国人好,也只能说,这是因为日韩现实情况不同导致的。

在日本,政客和财团都是美国的傀儡,财团和政府利益冲突往往并不大。即便有什么不可调和的事,美国也会出现协调解决。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美国不会让日本逃出自己手掌心。

在韩国,财阀是美国傀儡,政府不是。当政府和财阀斗争时,往往并不是政阀之争,而是韩美暗中角力。可美国这条大腿,韩国哪里拧得动?所以韩国政府与财阀的斗争,往往都是以政府战败收场。而当政府与财阀合作时,财阀就更长脸了。政府需要通过财阀讨好美国,并且政府也需要财阀资源。这就导致政府要讨好财阀,被财阀操控。


Mer86


这种说法不严谨,严格来说,韩国是财阀统治,而日本并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韩国财阀对国家经济的垄断程度远比日本要高。

我计算了一下2018年日韩前十大财阀占各自GDP的比例,发现:韩国TOP 10[财阀](包括三星、SK、LG、浦铁...)2018年营收总额6834亿美元,占当年GDP的42%,而日本TOP 10[财阀](包括丰田、三菱、本田、日产等)2018营收总额9745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9.6%。

这说明,日本[财阀]对国民经济的垄断程度要比韩国[财阀]小得多,在TOP 10 日本财阀中,连大名鼎鼎的索尼、松下都不在其列,更严格的来说,日本TOP 10的不少公司也算不上财阀,因为他们并不是三菱、住友等传统财阀的子公司。


二:韩国是财阀一家独大,日本是财阀、征阀二龙同治

由于韩国的起源李承晚政权为美国凭空扶持,没有自己的班底,这导致韩国官僚集团一直很弱小,在与财阀的抗衡中,败多胜少;官僚集团稍微悖逆韩国财阀或者背后主人美国的意愿,就会被抓住小辫子下狱和判刑,卢武铉、朴槿惠就是明证,以至于韩国总统成为全球最具风险的职业。

试想但凡韩国官僚集团有点实力,都不会让自己的历届最高长官或死或刑,因为保护最高长官的稳定,对于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先天弱小以及韩国财阀羽翼丰满、美国势力背后操控,韩国官僚集团一直处于奴仆状态,无法真正翻身做主人。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直是财阀、官阀、军阀三只力量博弈,军阀一度占据上风,将财阀和官阀踏在脚下,在1930日本军国主义时代,刺杀内阁首相和财政大臣的新闻不绝于耳。

但二战后,日本军阀被美国强力打压:死的死,判的判,转行的转行,逐渐式微了;但官阀和财阀一直并没有遭到清算,反而成为日本战后崛起的两股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日本在战后施行的是国家计划下的自由市场经济,即官阀制定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控制主要银行的资金流向,让经济朝着政府预定的方向发展,而财阀作为银行资金的主要承接者,实际执行了官阀的经济战略。

日本官阀和财阀之间,通过联姻、协商以及各种同学会、军友会,维持了巧妙的平衡,政治家的儿子还是政治家,资本家的儿子还是资本家,井水不犯河水,二龙共水。

所以日本并不是财阀一方说了算。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祖父安倍宽组建日本进步党;外祖父岸信介,1957-1960年任内阁总理大臣;父亲安倍晋太郎,曾任中曾根康弘内阁外务大臣;岳父松崎昭雄,日本财界的重量级人物。


三:韩国财阀的背后提线人是美国,日本却独立的多。

韩国由于在1960年代之后经济才开始发展,之前毫无工业基础和资本的积累,因此技术、资本早期全都来源于美国和日本扶持,而在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企业和银行又被欧美资本趁机抄底,相当一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成果,被华尔街资本窃取。

以三星电子为例,其优先股股票,89%被外国资本持有;普通股股票,56%被外国资本掌控;也就是说,三星电子的大部分利润被外国资本吸收了,韩国前八大银行,七家的第一大股东是外国资本;而所谓的外国资本,其实绝大部分是美国华尔街资本。

所以韩国财阀统治南朝鲜的背后,美国是有实权的太上皇。

而日本,由于而二战前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资本,是所谓的战前六大工业国之一,战后崛起时代,对欧美资本和技术的依赖并没有韩国那么严重,在经济主权方面,要独立的多。

例如,日本第一大企业丰田,1935年就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而在前十大的股东中,8个是日本土著企业,只有2个是美国资本,且都位于第五名之后。

四:韩国财阀和日本财阀的统治模式不同

韩国财阀给人独裁、冷血的印象,在于韩国财阀掌握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企业管理施行的是一种封建+资本的杂糅管理模式,他们把对儒家忠诚文化的片面理解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尊敬和服从,上级对下级却没有相应的爱护,只有指使和训斥,下级对上级没有尊重,只有忍耐和腹诽。

这就导致韩国的财阀和企业,对待员工更加苛刻,财阀认为它赋予你工作,你需要无限的回报。这种回报甚至以伤害员工的生命和尊严为前提都在所不提。

韩国的艺人制度,三星中国公司跪求经销商都是这种企业文化的表现。

而日本企业搞的是集体主义,也强调忠诚,等级分明,但这种等级和忠诚,以上爱下尊为交换条件,即上级爱护下级,下级才会尊重上级,这给企业文化带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虽然内核依然是资本剥削,但减少了财阀垄断资源带来的民众不适感。


最后总结一下:韩国财阀统治国家,是事实,也是表象,因为背后的提线主人是美国;日本的财阀是和官阀共同统治国家,而经济的大战略发展方向,官阀有更多控制权。


第十经济观察室


韩国被三星、现代、LG、Sk四大财阀所掌控。

在韩国GDP中,四大财阀占据了百分之八十。

国计民生都被他们掌控。

没有财阀们的首肯,总统难以施政。

卢泰愚上任后,深感财阀牵制太盛。

于是出手治理。

将一财阀送入狱中。

卢泰愚下台后。

李明博接任,立刻释放了该财阀。

随后财阀们联手反击。

以贪污之名加罪于卢泰愚。

卢泰愚被逼无奈,跳崖自杀。

足见财阀的霸道与凶悍。

日本分工明确。

首相基本上由政坛豪门包办。

很少有平民任首相。

政坛与财阀有着微妙的平衡。

政治家忙于政事。

财阀们忙于经商。

各司其职,各守一滩,默认门道,相向而行,极少冲撞。

故,韩日各行其道。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从网上看的,卢武铉看到了财阀对韩国经济的危害,就眼严厉打击了sk集团,然后其他财团害怕了,扶持了李明博上台,李在三星干过三十年!李在财阀的支持下向卢武铉复仇,清查了很久发现卢武铉真两袖清风,就查他的亲人,果然发现他的至亲有受贿,于是媒体(也被财阀控制)大肆宣扬,卢武铉被逼自杀!而今天的文在寅是卢武铉的小弟,现在在查李明博复仇,起诉书有两百多页(朴槿惠才102页)。

韩国总统下场惨哟!对财阀动手,被财阀弄死;跟财阀同流合污,在民众愤怒时拿出来做替罪羔羊!结论就是跟着美国混有汤喝,完全无视日韩本身的努力,美国扶持过的阿斗还少么?近百年来,所崛起的经济工业发达的国家,除了韩国新家坡,还有谁?法德英意美日本来就是老牌工业经济强国……至于那些卖资源的“发达国家”,发财和制度根本无关……照抄美国制度的国家多了去了,有几个发达了?

个人觉得, 韩国总统可以跟别的国家合作发展 ,引进别的国家知名企业进入韩国投资 ,然后韩国政府部门可以大力度的帮忙 ,然后前提签订协议 协议可以这样子写 。这产业在韩国发展起来以后, 10年后或者二十年后 ,政府有资格入股百分之50的控股权利 ,慢慢排挤国内财阀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但前提得引进实力强的企业。韩国的财阀是家族式大集团,而日本的财阀是同学会或同业会。还有就是:日本家族式大公司的大股东们,他们拥有大量股份,法律规定他们不能大量为自个捞钱,只能拿法制限定的年薪、津贴、用成绩得奖金、荣誉和职位。还是为日本国打工的、处于高级阶层人群的高级职员而已。

主要是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在美国手里,韩国的财阀背后是美国人控制,么得办法,韩国的总统要么直接就是财阀的代言人,例如李明博,朴槿惠,要么就是像卢武铉和文在寅这种想改变现状的人,动了财阀的利益,就是要和美国抗衡了,可惜终不会成功,最终被财阀给灭了。或许以后会有改变的一天,这个以后不知道要多以后了。

韩国资本主义起步比较晚,现在大部分才传到二代三代手里。日本的大企业基本上明治维新就成立了,股权早就稀释了,有的创始人后代早就失去对公司的控制了,就挂的名而已。日韩财阀里都有美国等西方大国资本,并由美国控制,就是经济殖民,想什么时候剪羊毛了,毫不留情剪个溜光,长好再剪,很难摆脱美国控制。三星就是个榜样,这就是美国打压华为不打压三星的原因。中国如果开放一些核心产业,利马被外资占领。别以为只限中国人投资就没有外资!还有开放了不代表民众得利,看看中国现在的差不多垄断的私企吧!他们的脸比国企还黑!


历史深度揭秘


最近韩国很闹心,娱乐圈明星雪梨自杀,总统文在寅的法务改革大将曹国主动辞职包括之前的胜利事件,总之闹得沸沸扬扬,也把韩国国家背后的财阀势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这几件事与财阀势力有着割不断屡不清的厉害关系,细事咱们不表,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看。

咱们就针对问题谈一下韩国的财阀政治,韩国的政治体系很特殊,特殊体现在总统的权利还没有财阀的权利大,韩国有五大财阀集团,三星集团、SK集团,现代汽车、乐天集团和LG集团,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消费过这些集团旗下的产品,这些财阀集团在世界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更别说在韩国国内了,可以说只要你是韩国人,你就避不开这四大财阀集团的势力控制范围,韩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把握在这四大财阀手中,韩国的好几任总统都是财阀们推到前台的派系代表。

那么为何韩国的这些财阀集团如此猖狂呢?这就要从韩国的历史上说起了。朝鲜战争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朴正熙夺取了政权,也就是之前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父亲,也正是在他的思想主导下,为了振兴韩国经济,推出政策大力扶持民间企业,用官商结合形容我觉得很贴切,三星集团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家的,计划从当时来看,很成功,韩国在几大企业的发展下,经济得以迅猛突进,创造了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发展案例,韩国也因此一举跃身为发达国家,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所谓成也财阀,败也财阀,这些财阀集团确实对韩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后果就是财阀势力过于庞大,到现在,甚至控制了韩国的司法体系,财阀集团还都是继承制,跑不出家族那个圈,出现了很多富二代、富三代,几大财阀势力相互还都挺团结,动其一就是撼动所有财阀的势力,所以在韩国,财阀集团真的可以横着走,权利堪比古代的皇帝。所谓娱乐圈,那就是人家后院的戏台子,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国娱乐圈总是出现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的事件,总统也无可奈何,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如此局面,当年那位朴正熙总统估计看了也只能苦笑。

从日本近代的发展历史来看,财阀集团就没那么好运了,虽然日本也有几大垄断财阀,它们同样在日本经济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他们很多是战前就存在的,而且也不是家族继承制,军方对于财阀的发展也在控制压制,新旧财阀组织交替合并,财阀集团对于日本政权来说,只是工具而已,真正的权利还牢牢握在政党手中,所以日本是不会被财阀集团控制的。


新话社


日本有很多财团,财富不是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而是一群人手里,这就非常好,所以日本的贫富差距不是很大,日本人民生活比较富足。至于日本为什么没有被财阀控制,我只想说,想把政治与经济分家是不可能的,政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财阀的控制,只不过日本政治受财阀的控制远比韩国小而已。说实话,韩国就是个奇葩,不是政治控制财阀,而是财阀控制政治,你纵观全世界,有哪个国家像韩国一样,总统一定没有好下场的?一旦总统的政策损害了财阀的利益,财阀就考虑换总统了,总统想反抗?不存在的,你看历代韩国总统下场就知道了。


我欲乘风82399832


无论日本,韩国都是典型的财阀政治。但不同的是,韩国财阀集团已经彻底控制和裹挟了韩国政府,韩国总统从本质上就是一个傀儡。日本财阀实力远远高于韩国,不同的是,日本财阀比韩国老实多了。日本政府也比韩国政府强硬的多。没有被财阀控制。但还有诸多原因在内。日本的三井集团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顶级财阀。但他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却几乎无人知道。




日本财阀本身发家的时候,就与日本政府关系不大。与政治是合作而不是控制。自二战以后,战前的日本财阀都被解散和重组,也就是说,战前与战后的财阀有本质上的不同。战后日本财阀更需要日本政府扶持,财阀需要向主要政党提供赞助赖获取经济利益。日本财阀已经公司化、企业化,而韩国更是家族式企业,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更加透明,麻烦很少,与政府更多的经济纠葛。而没有政治纠葛,基本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



日本政党与财阀之间基本上来说是比较“清白的”。利益输送是有。但目的是从政府手中获取利益。而韩国财阀是政府必须要为财阀服务,“主仆倒置“。日本的稳定的政局也让日本财阀无需过多地干预政治,法制也清明。而韩国政局长期的不稳定,迫使韩国财阀抱团暖,进而控制政党,韩国政府也就此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韩国的经济实力也不如日本,仅仅只能依靠本国市场为主。而日本有国际市场作为支撑


而从掌控角度来说,日本是国家控制和主导财阀,韩国则是财阀操控国家来榨取利益。再就日本财阀是现代企业、财阀内部企业相互持股,已经摒弃了家族制。而韩国还是家族制企业。日本的财阀已经以一种更加隐型的性质存在。逐步扩大到世界。而韩国则仅仅局限于国内。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因为日本的财阀昭和跟米军洗过一波后,吃相比较隐蔽。你看不出来。

韩国只是些伪军皇协军的后代。

财阀对于日本的控制,你看聪明的一休都知道了。桔梗店老板是可以跟将军叫板的人。

到了江户时代,就有个说法:大阪豪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因为豪商有钱有渠道,垄断了日本大部分的经济。简单的说,诸侯只产米粮。要换钱就只有豪商才能承担起。

米粮又不耐保存。所以豪商生气后果很严重。

再加上诸侯借债的天量债务。利息都得看豪商脸色。

传说岛津藩借钱500万两黄金,每年利息都是12万两。被豪商逼的没有办法。

等到倒幕,豪商左右下注,新政府本来就没啥钱。只有找豪商借钱充当军费。

怎么还钱。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浪客剑心里,打跑了旧武士,新政府却更加腐败贪婪盘剥是真实存在的。

对比吃相太难看的新政府,日本百姓更怀恋新选组这些浪漫而品德高尚,出身低微的旧武士。

给与他们巨大的同情。

新政府这边,活着的功臣,都已经烂到渣了。

却是因为叛国死去的西乡在群众心中成神,传说他逃离日本,去外国组建军队,回来清君侧。

所以日本新政府的功臣屡被刺杀。

国内矛盾实在无法解决。而且工业化近代化的成果被一元卖给财阀的也不少。

所以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左倾严重。就只好走向海外扩张的不归路。

然后就被洗地教做人,重新土改,调整政治解构了。

夏四月,幕府罪加贺豪商钱屋五兵卫者,收其田八万五千馀石,海船三十五艘,其他财物称之。初五兵卫设肆于秋田、弘前,贸易外国,又涸官越沼辟田,沉毒沼中杀鱼,使沼上渔人失业。事觉,并其三子磔之。【今日抄。】

豪商是动不动就拿来开刀的。

只是诸侯抢不了。诸侯产出米,没有豪商,没有大宗交易,那基本就要回到中古社会去。

商不出则三宝绝,~司马迁(三宝就是说粮食,手工业制品跟财货)

还动不动搞德政令,说白了就是借钱一笔勾销。主要讨好武士阶层。

不过因此武士再也借不到钱了。

说了诸侯与商人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

大名就是大的名田领主。每年就收米,豆等农产品。

或者一些经济作物。像岛津就在种糖。

这些东西一年产出几十万石,一石大约是120kg。就是几万吨粮食。

你要钱维持生活,要买武器盔甲,要雇人抬轿,支付属下俸禄,要买副食……总之要钱。不然就等着农产品发霉。

有实力吃下几千上万石大宗粮食,都是什么人。

自己想想能杀鸡取卵不。

而且日本长期不能自己铸造货币,都是用的中国铜钱。大名家徽还有永乐同宝。

能够海外贸易搞来铜钱都是些什么实力的豪商。

别说大名,就是中小武士也极度依赖商人的米交易。

太阁总是玩过的吧。你领地产出米,不能换成钱,换成步枪,马匹,兵装,你就等着亡国吧。

当然金本位,对应米本位,盘剥是狠了点。因为是商人定价。所以幕府规定保护价。

饶是如此,武士诸侯二百年下来基本破产。

岛津藩负债五百万两,基本连利息也付不起。有人说利息便宜了。

这个时候你说利息有意义么?

贾公跃亭负债700亿,你讨论他的利息是6%还是10%有意义?

就跟米国一样。

不过谁敢叫米国政府还钱,倒是一个问题。

三体文明?

岛津好歹还了本金。


南先生QAA


韩国不是财阀控制。如果韩国是财阀控制,不会有遗产税,遗产税主要针对富人,越是大财阀税率越高,大财阀是遗产税的主要“主要受害人”。如果是财阀控制,即使有遗产税,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香港、大陆都没有遗产税,台湾虽有遗产税,但是税率只有10%。世界上还有几十个国家没有遗产税。据不完全统计,以亚太地区为例,自1979年以来,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先后废除了遗产税,为的是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财富。

韩国不仅有遗产税,而且税率比大多数国家高。韩国遗产税税率高达50%,而且如果受益者成为财阀最大股东,税率更升至65%,韩国遗产税是消灭大财阀的致命武器。CEO Score数据显示,韩国前25大公司的继承人共需缴交210亿美元的遗产税。LG集团接班人具光谟(Koo Kwang-mo),遗产税打破该国纪录。他和姐姐必须在五年间交出9,215亿韩圜。如果韩国是财阀控制,革财阀命的遗产税不可能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