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

在浩浩荡荡战“疫”大军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计报酬、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他们就是乌拉山镇东风二社区共产党员连军强、徐风丛、李四林、阿友西等一批非遗传承人组成的志愿团队。


规定动作踏实有力

按照上级防控指挥部门的部署,他们积极认真地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广泛张贴疫情防控告示、宣传海报、标语,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正面应对、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小区出入口值守,进行出入人员登记和体温测量,坚决不漏掉一个;做好人员排查跟踪,摸排小区居民外出及健康情况,并进行每日随访,从源头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做好环境消毒整治,每天坚持对小区出入口全面消毒,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等等这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做出良好示范,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他们坚持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慷慨解囊助力战“疫”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非遗传承人的义举经过新闻宣传,更多传承人纷纷打电话咨询,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加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来自全旗各苏木镇、农牧区各非遗传习点221位传承人加入到疫情防控行列,纷纷募捐物资,送来了消毒水,口罩、方便面、酸奶、鲜奶等必需品……,共计貳万零叁百伍拾元(20350元)的物资。这里有21位国家级、区级传承人带头爱心捐助4700元的物资;有乌拉特民歌协会捐助5490元的物资;有杭哈民歌协会捐助1300元的物资;还有新安镇东方红村传统手工技艺创研基地捐助1000元的物资;爬山调、二人台协会捐助1470元的物资等爱心捐赠,爱心行动还在继续,捐赠物资还在变化。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的爱心举动激励着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战疫中来,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心精神,为防控一线增添了不同色彩。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非遗作品助力宣传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涌现出了各级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事迹,非遗传承人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为主题的非遗作品创作活动,运用非遗作品创作形式,宣传防护知识,讴歌战斗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更好地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目前已接到剪纸、河套爬山调、泥塑、蒙古诗歌等作品50多件,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乌拉特前旗融媒体采录并以多样的形式进行了宣传,同时文体旅游广电局官方公众号也进行了全面多方位的宣发,让全旗人民都欣赏到了这些生动、形象的非遗作品,有一线医护人员的辛勤救护、有地方防控疫情画面、有鼓励、加油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民众爱国爱民,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战“疫”一线 非遗人在行动


“ _

这是他们的职责,这是他们的使命,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以不同的形式做着自己,以坚定必胜的决心互相鼓励、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传播正能量,以精神鼓舞和振兴人心,他们是2020年抗击疫情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共同保护人身安全,筑牢防控阻击战,有信心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战争”。

_


四位传承人的简介:

连军强:中共党员,乌拉特前旗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乌拉特前旗内蒙古连运芦苇画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内蒙古民间艺术大师、非遗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保护项目芦苇画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光环耀目,但连军强勇于担当,深知社会责任感,冲锋一线,为防控疫情不仅亲身力挺,还捐献物资做出了贡献。

徐风丛:巴彦淖尔市非遗葵花蜂蜜酿造技艺代表性项目代表性旗级传承人。自动请缨执勤在社区,还主动拿出自己酿造蜂蜜捐献给一线执勤点慰问,但是在忙碌的执勤期间,徐风丛的母亲不幸过逝,但他仍交接完手头的活,并叮嘱战友们还有哪些重点监控对象没测体温等才转身离去。

李四林:乌拉特前旗美中美亿农农牧专业合作社经理,河套杂粮种植习俗旗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我旗疫情防控自动请缨,到社区执勤的同时还拿出自己绿色产品捐献执勤点,为艰苦的防控一线奉献自己的爱心。

阿友西:蒙古族,乌拉特前旗呼和蒙古服饰店经理,乌拉特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时间自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点执勤,期间执勤点设备条件艰苦,自己掏钱捐献物资,填补执勤点必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