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曾几何时,我们是那么羡慕IBM、goole等在家办公的员工们,可以不用每天在闹钟铃声中挣扎早起,不用去挤公交地铁,在充分自由的空间里完成工作任务,获取劳动报酬,想想都觉得幸福。今年春节,由于疫情的关系,让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在家办公的感觉。可是,才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朋友圈里就各种吐槽,在家办公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人发出了"在家办公比去单位上班还累"的哀叹。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与在单位正常上班相比,在家办公都面临着哪些挑战,所引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来解决。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01 在家办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在家办公都面临哪些挑战,以致很多朋友发出"在家办公不如上班"的感慨。

一、时间管理的挑战

正常上班时,上班要打卡,下班要拉铃,工作时间非常清楚。而在家办公,需要自己安排工作的时间和节奏,在时间管理上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

1.自行安排工作节奏。领导分配工作任务后,剩下的策划、方案思考、分步实施就全部要靠自己来完成,自己给自己排时间定工作量。这对很多习惯于按照领导的节奏来推进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2.惰性的影响。朋友圈有句神奇的话"人间最高境界的快乐不是上班,也不是休息。而是在需要上班的时候,光明正大的浑水摸鱼。"虽然这是俏皮话,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性本惰的特点。古人云"临事有三难: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决,为三。"这句话就充分说明,面对事情,勤还是惰(见能行),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方案才写了两行字呢,又想着休息下刷个微博朋友圈,一不小心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这样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吗?

3.家庭事务的牵拌。在家办公,由于工作与家庭的界限缺失,很容易便受到家庭事务的牵绊。比如,刚开始工作呢,孩子就跑过来求关注要陪伴了,好不容易劝她去玩积木,没过几分钟,她又拿着积木块过来问东问西了。还有,在单位上班,不用考虑做饭的问题,在家办公,还得自己做饭呢。除此之外,家里的家务事也还得正常做吧,这些乱七八糟的家庭事务搅和在一起,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二、工作状态的挑战

在家办公的工作状态,远远比不上在单位正常上班。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缺少工作氛围。在单位,四周都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家都忙着工作上的事情,工作的氛围浓厚。而在家里,旁边就是爱人和孩子,缺少了单位的工作氛围,老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2.工作总被打断。由于是线上联系,随意性加大。同事之间,可能谁突然想到某个问题,就给你发个线上信息过来,或者让你提供个资料,你正在进行的工作思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断,使你再也回不到刚才的状态。

3.缺乏监督机制。在单位上班时,领导就坐在你对面,什么小动作也逃不出他的眼睛。而在家里,领导在网络的另一端,自由度大大提高。实际上,下面这样"全天在线候命,随时回复就好,假装很忙很累"的场景,在这段在家办公的日子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 左边电脑开着远程会议,右边IPAD看着电视剧。
  • 一边回复领导"马上就好",一边又去翻出一包零食来吃。
  • 一边悠闲地躺在床上,一边认真地接着领导的电话:我正在干呢,一会就交稿。
  • 办公软件随时在线,实际上却一直在网上冲浪。

三、沟通方式的挑战

习惯了在单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在家里办公时主要依靠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当面沟通的很多优势便不复存在。

1.工作节奏不同步。一个部门的同事,都分散在网络的各端,按照各自的工作节奏和喜好方式忙着自己的事情,相互之间的工作节奏并不相同,给沟通协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当你需要同事协作处理某个问题时,他可能正在忙着其他事务,并不能及时响应。而当他需要你给找个资料时,你可能也正写着一半的文案无法抽身。

2.沟通信息不能及时回复。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工作,需要与同事一起商量,彼此交换信息和想法,以碰撞出更优的方案。在单位的工作场景中,彼此吆喝一声,大家聚在一起,5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在家办公时,遇到问题需要商量,一个一个地@同事,要么这个没看到,要么那个信息回复得不具体,辗转联系一轮下来,半天过去了,而工作还停留在原地。

3.沟通效果不好。在家办公主要依靠线上沟通,完全没有面对面沟通时对对方情绪的准确捕捉,自然在理解对方的意图上就会导致偏差,这就造成了沟通的低效。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02 注意力对在家办公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在家办公和在单位办公,时间都是那么长,甚至在家的工作时间更长,但是效果却远远不如单位。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一、注意力的相关概念

注意力,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对它的准确定义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大信息通道对客观事物的关注能力"。科学家们认为,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也是其他"四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也被称为人们心灵的门户。

那么,注意力又是怎样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果的呢?在我们前面分析的三大挑战中,注意力主要通过时间管理和工作状态来影响工作效率。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二、注意力不稳定影响时间管理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项,则对该事项的深入就会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家办公时,由于各种干扰因素太多,家务、孩子、电子设备、社交工具等等,容易使人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处于不稳定的"溜号"状态,直接影响我们的时间管理。比如本来计划好上午完成方案初稿,却因为拖下地擦下桌子刷下朋友圈,到下午3点才写了个标题。

正如于尔根·沃尔夫在《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里所说:

整个世界好像串通好了要一直阻碍你拥有专注力。每时每刻,你忙于应付外界的各种干扰。这种情况下,若你还能取得一星半点的成就,那简直是奇迹!

三、注意力的广度和分配影响工作状态

显而易见,在家办公的注意力广度会宽于单位。办公室里,所有的物件都是与工作相关的,我们的注意力当然就比较容易集中在工作上。而在家里,除了工作的电脑和资料,还有太多居家的用品、美味的食品等等,都在无时不刻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

而且,在家办公,你还得兼顾一些家庭事务的办理。比如,以做饭为代表的厨房事务、以辅导作业为代表的育儿事务等,你的注意力在这些事务上是如何分配的,直接决定了你的工作效果。因为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同一时间各方面都兼顾。

四、注意力的转移能力影响工作效率

注意力的转移能力是指人们根据需要将注意力从一个事项快速调整到另一个事项的能力。转移能力和稳定性并不是一回事。一个注意力稳定的人,同时也可能具有较强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会议讨论时,明明已经转到了下一个议题,可有些人还沉浸在上一个议题的内容中,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正在进行的议题中来。这就是注意力的转移能力不够强的典型表现。前面有说到,在家办公时,因为工作节奏不一致,这边你正在做一个统计表格,那边领导的视频通话已经接过来了,要和你讨论文案,这时就需要你能快速将注意力转移过来。等到讨论完毕,你又得重新将注意力调整回原来的统计数据。如果切换得慢了,势必就影响工作效率。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03 运用番茄工作法,提高在家办公工作效率

前面分析了在家办公,注意力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以便更加高效地在家工作呢?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通过集中注意力,管理好时间和提升工作状态的方法。

一、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1922年由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它的理念是把整块的时间以120分钟为标准分成若干个大包,在大包里又按照每30分钟分为4个小包。具体的操作规则是:

①一个番茄时间共30分钟,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

②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

③每4个番茄时间后,停止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约15到30分钟;

④ 完成一个任务,划掉一个。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二、番茄工作法对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

番茄工作法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哪些作用呢?

1.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很明显,番茄工作法对于时间块的划分,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其原理类似于学校的课堂设置,每40分钟为一节课,学生们在集中精力上完40分钟的语文课后,休息10分钟,再接着上40分钟的化学课。效果肯定比从早上一直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不间断地上到中午强多了。因此,番茄工作法的精髓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专注,一次只完成一项任务,注重效率。

2.克服拖延症。将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番茄时间中,就有利于我们为自己的拖延找各种借口。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3.提升工作状态。每一个番茄钟过去,我们完成一项工作,这种完成的感觉会增加我们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又激励着我们继续完成下一个工作任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在家办公应用番茄工作法的注意事项

前面分析了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及对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那么,在家办公时,使用番茄工作法究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1.设计好工作任务清单。将自己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清晰的具体任务。把这些任务列在一张单子上,再标上完成的时间节点,就形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清单。例如,你需要撰写一篇数据分析报告。这个目标可以进行分解为:

①列出初步想法

②归纳出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

③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④分模块进行报告内容起草

⑤对报告进行内容修改和图片补充

然后再把这些具体的任务标上完成的时间节点,就形成了关于这项任务的工作清单。其他的任务依法炮制即可。

一张清晰的工作任务清单,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也避免遗漏其中一些不起眼而又必不可少的步骤。正如《清单革命》一书中所说:

清单会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一些必要的步骤,并让操作者明白该干什么。这不仅是一种检查方法,而且还是一种保障高水平绩效的纪律。

2.严格执行番茄计划。一是严格按照工作清单里列出的任务计划和时间来执行。不能严格执行的任务清单就是一张废纸。二是在每个25分钟的工作时间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的干扰。可以准备一个番茄钟,设定好时间,把微信的消息提示设置为静音,告诉家人有任何问题都需要等到番茄钟的铃声响起时才能过来找你。然后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投入到工作中。就如于尔根·沃尔夫在《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中所说:

要想改变这种手忙脚乱四处救火的情形,你必须拥有专注力!从现在开始,认清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排除一切无关干扰,专注地投入其中。你的成功概率将以指数方式增长!实现你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标!

等到25分钟工作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在5分钟的休息时间内,再来看那些微信信息朋友圈信息。

3.及时记录执行结果。记录每个番茄钟的工作实施情况,可以将之与任务清单的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这有个好处,在下一个工作日的工作任务清单设置时可以进行改进,使之更合理、更精准,以便让番茄工作法可以更持久地执行下去。


注意力难集中?工作没状态?运用番茄工作法,在家办公也有效率

04 结束语

在家办公,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常因为时间界限模糊、工作氛围不浓厚、家庭事务牵绊等原因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本文通过对注意力影响在家办公工作效率的分析,提出使用番茄工作法,来提高在家办公的工作效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设计好工作任务清单。将自己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清晰的具体任务。把这些任务列在一张单子上,再标上完成的时间节点,就形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清单。

2.严格执行番茄计划。一是严格按照工作清单里列出的任务计划和时间来执行。二是在每个25分钟的工作时间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的干扰。

3.及时记录执行结果。将之与任务清单的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在下一个工作日的工作任务清单设置时更合理、更精准,使番茄工作法可以更持久地执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