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悅讀”

網絡時代,如何讓孩子抵擋電腦、手機的誘惑,主動捧起書呢?我的體會是從培養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呢?大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網絡時代,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悅讀”


一、閱讀內容“有趣”

所謂“趣”,就是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書籍,從而讓孩子對感興趣。

如果是學齡前兒童,可以訂閱幾本圖文並茂的幼兒雜誌,比如浙江少兒出版社的《幼兒智力世界》,因為這本雜誌內容豐富,欄目多樣:童話、科普知識、看圖識字、走迷宮、圖畫找差異、光頭探長等,對於小孩子來說,都是很吸睛的內容。同時,《幼兒兒畫報》《低幼童話故事》《看圖說話》等也都是學齡前兒童不錯的讀物。

如果孩子上小學,可以訂閱的雜誌就更多了,科普類的《天天愛科學》《探索與發現》,特別是《探索與發現》,很適合小學高年級孩子閱讀,它是一本探索天文、地理、人體、歷史等方面未解之謎的雜誌,從科學的角度對歷史上的神秘現象進行全新解釋。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強,所有對未知領域感興趣,這本雜誌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開闊視野、開拓思維。文學性較強的首選《兒童文學》(故事版),其內容和插圖都是一流的。同時,小學階段,拼音版、繪畫版的經典也是很受孩子歡迎的,《安徒生童話》《我親愛的甜橙樹》《草房子》《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等到孩子上了中學,幾乎所有書籍都能閱讀,教科書上規定的必讀經典,雖經專家披沙揀金,但依然存在偏重思想性、文體較集中(共十多部作品,小說佔七部)、作品時間跨度小(共十部作品,近現代作品佔七部)、缺少時代氣息等微瑕,因此孩子未必喜歡,也未必能讀進去。因此有必要為孩子推薦一部分令孩子著迷的雜誌、書籍。雜誌如文學性較強的《兒童文學》(經典版)、《少年文藝》等,如果為了讓孩子感受時代氣息,便於近距離模仿寫作的雜誌,那《讀者》《青年文摘》《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也都是不錯的選擇。書籍如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哈利波特》,一共七本,幾乎每個孩子只要一看,就被立刻離奇的情節、幽默的語言迷住,欲罷不

網絡時代,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悅讀”

能;再比如我國科普大家位夢華先生的“兩極歷險系列”,一共五本,文學性、趣味性都極佳。

二、閱讀形式“激趣”

小學階段,孩子一開始接觸《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等“大部頭”,可能有些怵頭,為了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調動孩子對這類書的閱讀興趣,可以先讓孩子看帶插圖的少兒版,簡單易懂。再比如《伊利亞特》《奧德賽》等希臘名作,由於語言文字、文化習慣的差異,讓孩子直接讀文字是比較吃力的,可以先買了希臘神話動畫光盤,在孩子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動畫片後,然後帶著這份與老朋友會面的親切和意猶未盡的期待,再去進行文字閱讀,那看書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是身心愉悅的快樂之旅了。有些書我們覺得很好,孩子不願意看,家長一味苦口婆心地“陽謀”不好使,就得來點兒“陰謀”,比如家長可以挑選書中最精彩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當孩子聽得入迷時,家長就撓著頭說:“後面的我記不清了,找找那本書,你自己看吧。”這時孩子肯定想一睹為快。 如果是親子閱讀,可以穿插點文字遊戲,既讓閱讀變得更有趣,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感受力。如果是小學生,讀張天翼先生的童話《大林和小林》,家長可以挑選其中的幾個句子,比如“月亮象眉毛似的彎彎的”和“碧綠的海水一滾一滾的,捲起一道道白邊”,讓孩子試試能否想出比原句更好的句子來。第一個比較容易,孩子可能會說“月亮象像小船似的彎彎的”。但是第二個句子,要想出好句子,就不容易了。因為“一滾一滾”、“卷”和“白邊”這些詞語,對小學生來說很難超越!但是正是通過這種換句遊戲,不僅強化了閱讀的趣味性,還讓孩子感受了語言的魅力。

三、閱讀效果“增趣”

對孩子來說,什麼是最持久的閱讀動力?那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讀完,孩子有收穫,很滿足。收穫越大,滿足感越強,持續讀書的願望才越強烈。因此,作為家長,可以採取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孩子交流,增加孩子的閱讀收穫,也就增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孩子讀完一本鄭淵潔的《皮皮魯與419宗罪》,我就說咱們比賽說出書中的各種罪行,看誰說的多。結果孩子的積極性來了,一口氣說出幾十種,這說明他基本記住了書的內容。家長接著再問“鄭淵潔為什麼要寫這樣一本童話?”這往往是被孩子忽略的問題,一經提醒,孩子略加思考也就明白了:讓我們知道這些罪行,不去犯罪。這樣認識就提高了許多,“悅讀”體驗也深厚許多。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孩子看完楊紅櫻“笑貓日記”系列中《藍色兔耳朵草》,讓孩子說說最感動的章節,孩子可能會說笑貓冒著生命危險去採兔耳朵草治療虎皮貓的耳聾,太感人了。按說,能有這樣的直觀感受也算不錯了,但為了進一步引導孩子體驗這個故事的深層寓意,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進行了以下對話:

家長:你說得對,媽媽也很感動。不過你知道笑貓到達藍山所過的“豹尾嶺”、“虎頭山”等還可以怎麼理解呀?

孩子:怎麼理解?就是到達藍山很不容易唄!

家長:對呀,這讓我想起《西遊記》——

孩子:我知道了,困難!笑貓要到達藍山必須要克服很多困難。

家長:而藍山看來很像是如來佛的“西天”啊——

孩子:我懂了,“藍山”“兔耳朵草”就好比成功——要想成功一件事,就要克服很多困難。

家長:如果不克服呢?

孩子:只有失敗。

……

總之,孩子“悅讀”體驗的程度是與讀書收穫的大小成正比的,但孩子受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肯定還有許多未讀懂的東西,類似這樣的交流引導多了,勢必吸引孩子自己形成對書的深層開掘,而深層開掘帶來的“悅讀”體驗也就水漲船高,如此形成良性循環,閱讀也就慢慢變成了“悅讀”。


網絡時代,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