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消毒屋""消毒通道"频现 消毒岂可"人物一理"?

东方快评丨

  随着返程高峰到来和企业复工,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升级,频频出招,其积极性值得嘉许,然而,也要看到,有些措施显然有些失当。比如不少小区、企业、办公场所、街面等存在过度消毒的现象,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比如,有些地区在小区门口设置消毒神器——“绿色帐篷”,据说这种“消毒屋”可以达到全身消毒的效果;再比如,有些地方对小区内的道路、绿化、空气,街面道路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风气大有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之势。

  那么这种“消毒屋”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我们不妨揭开它的面纱。首先,所谓“消毒屋”实则是一些小区临时搭建起的消毒通道,居民要回家都需通过此通道进行“雾化消毒”。但这一“雾化消毒”采用的消毒液多为自行勾兑的二氧化氯制剂,这就注定难以把握其合理浓度。而且,有相关技术文件规定,化学消毒剂不可直接大面积喷雾作用于人体。喷雾化学消毒剂,可能会引起眼睛、皮肤刺激、吸入性肺炎、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严重的会导致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儿童哮喘发作。另外,喷雾消毒,需完全喷湿全身并作用一段时间,短暂时间通过喷雾通道并没有消毒效果。

东方快评丨

  据此,“上海疾控”通过公众号提醒民众,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小区、企业、办公场所或街面附近有确诊病例,需要进行消毒,那应该对病人的飞沫能够到达的或者手经常接触的,并且有利于病毒留存的部位或地点进行消毒。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轿厢、楼梯扶手、病人停留过的室内环境等。对这些部位、地点,可根据需要进行消毒。

  而室外环境、绿化、道路等等,因空气流通、紫外线等因素,极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一般无需消毒。

  因此,这种“消毒屋”“消毒通道”等大面积的喷雾消毒,除了导致人体刺激和疾病、污染环境、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导致恐慌外,对于防控疫情没有一点好处。这种消毒方式应当立即停止,各地更不宜再盲目跟风。

  在这里,不禁想对各地的疫情防控单位说上两句。应对疫情,积极一点、严格一点并没有错,但也要讲个科学。同为消毒,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岂能人物同此一理?再者,就算是对物品、地点进行消毒,也应该是有所区别,是擦拭还是喷雾更有效,也应该搞搞清楚。不能大而化之,通通喷一喷就算完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又陷入了另外一种“形式主义”?而对于专业的疫情防控部门来说,也应该及时了解基层动向,对他们的防控工作给予科学有效、精准到位的指导,及时纠偏,让基层工作人员知道到底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