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畅动员彻底服务到位 社区“阻击战”不慌不乱

信息通畅动员彻底服务到位 社区“阻击战”不慌不乱

信息通畅动员彻底服务到位 社区“阻击战”不慌不乱

社区

“你好,这里有一户湖北回来的业主,你们能过来一下吗?”挂上电话,东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立即上门。疫情防控必须迅速行动,一刻也不能耽搁,这是东城东泰社区工作人员这几个星期来的工作写照。同一时间,东城网格管理员林常培戴着口罩,手里拿着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地宣传,询问人员身体情况、体温是否正常、是否有需求。

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集暴发以来,东莞迎来“非典”后又一次防疫之战。其中,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最近两天,东莞连续发文指导社区防控工作。

2月6日,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实施强化疫情防控“五严四必须”九项措施的通告,要求全市城乡所有社区、小区、单位加强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避免不明身份人员和车辆进入,特殊情况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春节后返莞人流即将到来,防疫工作到了紧要关头。东莞市防控疫情的重心下移,要紧紧抓住社区防控这个关键环节。

事实上,在通知、方案下发前,东莞全市各个社区都已展开疫情防控,并建立立体防控体系。

返莞人员自行隔离的越来越多

小卫在网上下单,社区工作人员帮忙取回来,放在家门口。

因疫情关系,原本在湖北黄冈过年的小卫,大年初二从湖北回莞。到了东莞,电话就响了。电话来自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小卫的身体健康信息、出发地等,并告诉他,要注意居家隔离。小卫选择自行隔离,为了避免密切接触,社区工作人员加了小卫微信。

自行隔离,家里没储备年货又无法出门,小卫在微信上列了个清单:面包、面条、矿泉水、生鲜蔬菜和猪肉。半小时后,社区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到小卫家门口,并微信通知他。

隔离在家,小卫学会了做菜,闲暇时看看书。公司已经上班了,但没要求他去报到,而是让他在家办公。每天早晚,他主动给社区工作人员报体温。微信里,社区工作人员总安慰她,需要什么物品随时联系。

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小卫看在眼里。他认为,自己所在小区,从物业到社区,防控不慌乱、有秩序。

小卫的经历并非个例。

同样从湖北回到东莞的袁带群,一家三口从湖北开车回东莞后,也接到了社区的电话。

起初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小袁有些吃惊。恍然间他明白,社区和小区物业一定经过了仔细排查,早就做好了应对机制。

跟小卫一样,小袁一家选择足不出户,工作人员将他家需要的日用品送到家门口,他也加了社区工作人员微信,每天报告体温和身体状况。物业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取走生活垃圾。

越来越多湖北返莞的人主动向社区或者小区物业报告行踪,并主动自我隔离,“我问了好几个老乡,他们回到东莞,都主动向各自镇街的社区报备。”小袁认为,不隐瞒,不害怕,社区给返莞的湖北籍人员很大的帮助,主动报备不仅仅是对家人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开展地毯式排查

住户相关信息,何时回莞、自驾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航班号或车次、是否经停湖北等,都一一询问记录。小卫和小袁的故事,在东莞各个社区上演。

东城网格管理员林常培天天戴着口罩,手里拿着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地宣传,一直站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林常培通过电话联系、收集辖区物业及群众提供的湖北返莞线索等方式,对辖区常住的湖北籍人员进行排查,主动提供上门健康服务,督促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并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些无法电话联系的人,林常培提出上门走访,询问他们的去向,测量体温,信息登记以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

茶山圩社区,一早就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队,工作队还分设落户组、电话排查报备组、居家观察关怀组、环境清洁组、健康宣教组、数据简报报数组和严控集体性活动组七个小组,并将社区划分成四个网格,逐户上门拉网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社区党工委书记张妍妍说:“对排查出来在社区居住的重点地区人员,该社区逐一建档、每日报告,并且尽可能劝导相关人员暂缓回莞,对其中已返回社区的,严格实行居家观察。”

从社区到镇街,排查和防控工作量庞大,仅靠社区居委会势单力薄。形成多主体协商联动的立体防控体系,势在必行。“小区物业和居民也是防控工作中的坚实力量。”东城东泰社区委员黄嘉琪介绍,社区以小区为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联合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单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跟踪等方式,逐门逐户开展疫情排查登记,每天了解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员情况,重点摸清本辖区内居住、就业的湖北籍人员及在湖北工作、就学的回莞人员情况。

社区立体防控的进步

东城东泰社区面积有4.2平方公里,社区有10万常住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在构成主体上,东泰社区有它的特殊性,该社区除了有16个住宅小区外,还包含写字楼、大型商场、大单位、上千家企业等,多元构成,光靠街道管不过来,“哪儿有那么多人力物力?各单位必须发挥好主体责任。”

东泰社区党工委根据辖区内花园小区众多的实际,以小区为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社区联合物业、业主委员会等单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跟踪等方式,逐门逐户开展疫情排查登记,每天了解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员情况,重点摸清从主要疫区来(返)莞人员情况。为了严防疫情输入,社区要求小区物业严把各小区出入门岗,劝阻快递、快餐配送、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做好小区业主出入时的体温检测工作。如今社区建立了三道防线,即社区、小区、楼栋。

东泰花园是东莞最大的住宅小区,如今关闭了多个出入口,严控人员出入。到每个楼门口,还有保安站岗,登记出入人员信息。每天,东泰花园小区以社区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物业公司为基础,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等,会商研判最新形势。每个人的动态,时刻在变化。为便于管理,社区建立了数据库,如果发现了重点人群,列出来重点管理。

针对300多名居家观察人员,社区在小区网格里以居家观察对象为单元,每单元成立居家观察人员帮扶服务小组,积极协调小区物业、驻点团队、党员干部、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点对点帮扶,帮助居家观察人员购买生活用品,解决生活困难,定期与居家观察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交流、谈心,疏导情绪。医学观察满14天无异常,将解除观察。

茶山圩社区还精心制作了“爱心贴”,当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送上当天的生活所需物资,等他们把东西拿进家后,在其门缝处贴上爱心便条,在表达“健康祝福”的同时,通过巡查“爱心贴”是否被撕开,可以掌握到居家观察人员是否有外出,以达到居家观察目的,既让服务更加温馨又确保疫情不扩散。元宵节那天,茶山圩社区还给每户居家观察人员送上汤圆。张妍妍说,“这些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却关系着他们的切身感受。”

小卫感觉,现在社会交流增多,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更通畅。社区动员也比原来普遍,市民自身的监控安全意识也在提高,大家都重视,不留死角。

至2月11日,小卫已经隔离了14天。他准备到社区去开具解除隔离证明,他说,这十四天的感受就是“不慌,不乱”。

统筹:南都记者 肖佩佩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