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防控|應對返滬高峰,這些社區編織了“硬核”防疫網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範彥萍

為了打贏抗疫這場“仗”,居委會索性把辦公地點“搬”到了保安室;為了瞭解最新的人員返滬情況,社區開通了“千里眼”系統……隨著返滬高峰來臨,各大社區嚴陣以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申城防控|应对返沪高峰,这些社区编织了“硬核”防疫网

這家居委會把辦公地點“搬”到了保安室

“李阿姨,買菜回來啦,帶上口罩都認不出來了,還是請您配合測個體溫,謝謝!”“你們辛苦了,挺冷的吧,我今天燒了點銀耳紅棗湯,潤潤肺,待會我給你們送點過來”。這樣的寒暄,這兩天在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三興居民區的各小區門口經常聽到。

逐個給進入小區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督促其填寫健康承諾書……一群穿“紅馬甲”的社區工作者在三興居民區的各小區封閉後的進出口悄然“上線”,與小區的保安人員、志願者一起打出疫情防控門口守衛“組合拳。

三興居民區地處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周邊流動人口較多。春節返程高峰到了,如何更好的管控人員的流動性,守住大門這第一道防線,是擺在三興居民區每個居委幹部面前的一大難題。近日,三興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榮召集人員開會商討對策,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大家一致決定把居委會辦公地點“搬”到保安室,親自把控人員進出關口,並於2月6日開始執行。

治保主任拉出了小區租戶清單,與保安室的來訪登記清單進行比對,篩查重點關注對象;再從小區門口的快遞入手,杜絕快遞外賣進小區,同時將小區重點關注對象快遞單獨歸放;針對小區群租人員返滬,一律拒之門外,提高排查力度;外地返滬人員羅列清單,及時關注跟進。一系列的操作,掃除了排摸中的盲點。

一位來自江蘇無錫的小夥子來到永興路799弄小區門口,被周榮攔了下來,經詢問得知他是一個群租房的返滬人員。經過一番溝通,小夥子說自己去年年底離職打算年初重新來找工作。“限制進入是為了你的安全同時也是對他人負責,而且,當前疫情形勢嚴峻,企業還未復工,你看是不是等疫情過後,到時再來找工作?”看到工作人員誠懇而堅定的態度,小夥子當場就用手機軟件買了回程車票。

申城防控|应对返沪高峰,这些社区编织了“硬核”防疫网

人手有限,他們都成了“順風耳”“千里眼”

長海路街道虯江轄區面積只有2.13平方公里,但外來人口卻有約4500人。虯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金富最近壓力有點大。據其介紹,其中,居民區虯江碼頭路西邊大部分為私房散區,外來人員居住率高達五分之四以上,人員構成複雜且流動性高,是長海路街道疫情防控中的重點地區。

為了應對返滬高峰,從2月3日起,長海路街道轄區內住宅小區啟動適度封閉管理模式,但對虯江這種道路四通八達的開放式的私房散居地來說採取封閉管理基本屬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金富介紹說,為此,社區通過張貼海報、居民告知書,小喇叭廣播等廣泛宣傳告知,發動黨員志願者輪流不間斷的巡邏值守,每天進行地毯式的排摸、走訪、登記,人手有限,就發動居民用電話、微信等方式向居委會提供左右鄰居或樓上樓下的返滬人員信息,使防控小組有了“順風耳”“千里眼”。

2月4日下午,虯江防控小組二名成員按慣例對145—152號散區私房集中區域進行地毯式的走訪、排摸返滬人員,當走進148號附近,正好看到四五個人聚集在一起聊天,於是上前詢問是否剛從外地返滬,是否已到居委登記過時,幾個人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在工作人員的耐心的詢問下,他們終於說出自己的顧慮。原來他們擔心經過登記後就要被居家隔離,不能外出工作。

防控小組成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們在嚴峻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一時的僥倖心理可能造成終身悔恨。一番勸說後,幾個人當即表示承諾按要求做好自我隔離,並通知了左鄰右舍好友當場登記了20多人,並表示如果有熟人返滬會提醒他們及時登記。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範彥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