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年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调研工作中说:在加班加点生产之下,口罩产量可达每天800万只,以应对疫情。而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

2000多万只

新冠病毒爆发伊始,从店里买不到口罩,街上却没什么人戴口罩,到现在摇号预约买口罩。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加之春节停工,任谁大概也没料到疫情如此走向。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春节假期延长让大家都尽可能待在室内,因此口罩使用并不频繁。但随着复工潮和各种强制要求(如不戴口罩被劝退和罚款等),以及口罩本身不是生活必须品,解决民众口罩紧缺就不再是单单待在家里就可以缓解的。


更何况,疫情「一线」的口罩需求不减。


各企业积极应援各地红十字会,捐款捐物后,还有「不甘心」的企业决心「不务正业」改生产口罩。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在柳州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一共有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2月6日,广汽奔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调研,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此项工作将交由广汽集团零部件事业本部负责推进,不会影响整车制造的主业。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2月8日,比亚迪宣布,将着援产口罩和消毒液,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每天500万只,消毒液产能每天5万瓶。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那么问题来了,平时制造汽车的怎么说改就改了呢?

医用口罩事关重大,就这么没有技术含量?

生产口罩所需的无尘车间,在汽车制造组装过程中更是常见,特别是零部件众多的汽车,敏感的电子组件、精密的机械组件和喷涂过程等等都保持极高的清洁度。车企自己的无尘车间再通过重新改造,能达到比生产口罩更高的清洁标准。


此外比亚迪电子事业群第九事业部不仅拥有自有厂房和医疗器械体系认证,还长期代理生产医疗器械产品。


本身拥有长期合作稳定的上游原料资源,在原材料和生产技术准备上有很大优势。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于2月7日更新经营范围包含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同样可以看到本身有多种经营范围,拥有大量的全自动化设备。因此不需担心口罩生产设备到位花费的时间。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一般医用口罩的罩体分为3层,贴近肌肤的内层为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等亲肤材质;中层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用于隔离过滤;外层构成则是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用于抑菌。


汽车隔音棉有一个重要原材料是聚丙烯,与口罩相同。而据出行财经的采访得知,上汽通用五菱方面也采取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的方式。广西德福特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的就是NVH隔音棉等高分子材料及其零部件。


上汽通用五菱除了现有车间已的生产员工,还面向全社会进行招聘并着手培训相关工艺人员。2月7日前全部到位。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为什么车企可以说造口罩就造口罩?


首先第一是因为国家和群众急需。


二是因为本身就具备该方面制造能力。通过联合多方的优势,在政府、企业、生产线、材料供应、工人、技术培训等多方面共同协调促成「说造口罩就造口罩」的底气和能力。


尽管大企业投身改产,但依旧首先供给一线疫区,产能多余则会提供给一些比较紧急的企业事业单位。未来如果还有多余上市也依旧保持平价。


汽车公司生产的口罩到底行不行?


过去一年,车市寒冬下许多企业都「瑟瑟发抖」地过日子。前前后后的捐款、捐物、改产等行为展现了车企强烈的社会责任、强大的综合制造能力和国民经济支柱的担当。


改产口罩不仅仅供给自家的员工恢复自身的生产力,更是共同抗击疫情,努力缓解物资紧缺的窘境。


这一刻,为他们加大马力全身投入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