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媳婦兒眼中的洪澤戰“疫”:真來斯

  2月12日一早,我的手機上就收到了一條好消息:洪澤今日新增0。我隨即把消息轉給了遠方的父母:“放心吧,今天也沒有!”現在,關注身邊的“疫情”,讓父母隨時知道我的情況已經變成了我的“每日功課”。

  “洪澤蠻來斯的啊!1個都沒有。”看了我的微信,爸爸發來了語音,配上了一個大拇指。沒來由的,我竟覺得有些驕傲,因為我見證了這些天洪澤人團結在一起的樣子。

  我是江蘇南通人,兩年前來到洪澤,在這裡結婚生子。其實我對於洪澤、洪澤人的瞭解並不深,只能算是個“新洪澤人”。

  去年,我是在洪澤的過的年。在我的記憶裡,這兒的新年年味兒很濃。商場超市裡張燈結綵,大街小巷都放著恭賀新年的歡快音樂,漁市上還晾曬著各種鹹味兒。水釜城、洪澤湖大堤更是人山人海,熱鬧的很。

  然而,今年的新年,卻十分冷清。1月25日,大年初一,淮安公佈了第1例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我能明顯感覺到,周圍的氣氛迅速緊張了起來。口罩脫銷了,各種節慶活動取消了,景區關了,就連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都被通知關閉了。“戴口罩,不聚會,勤洗手!”路上有城管的大喇叭、小區有物業的小喇叭,每天循環播放著防疫的注意事項。原本計劃今年回南通過年的我,也被疫情“留”了下來。

  後來,隨著淮安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日益增多,洪澤的防控也越來越嚴。商場店鋪歇業、農村道路設卡、高速口設卡,我蘇F牌照的汽車,出了高速,再進來就要居住觀察了,連進小區也開始實行“人員通行證單雙限號”。

  這種狀況持續了10多天,雖然氣氛越來越壓抑,但我發覺這裡的人們似乎很淡定。我所在的小區檢查員每天認真地查驗著每一個進出的人,而每個進出的人都平靜地配合著檢查,沒有喧鬧,沒有不滿。但是,在這種靜靜匆匆的行色裡,我感覺大家都盼著這樣的日子早點結束。

  今天是我逢雙號出門的日子,走在樓道口碰到了去園區上班的鄰居,她的廠正在準備復工,我倆戴著口罩,站得遠遠的“隔空喊話”,場面有點好笑。我問她:“現在復工不危險嗎?”她搖搖手說:“沒事的。區裡幾個部門到廠裡檢查過了,老闆讓我們照著區裡的復工條件準備,我們廠外地人少,估計過兩天就能復工了。現在我們進廠都要戴口罩、量體溫、消毒。”

  鄰居很精神的走了,望著她快步遠去的身影,我忽然覺得灰暗的日子要結束了,以前的生活似乎要回來了,工廠開工、商店開業、學校開學……愣神間,手機嘀嘀地響起來,我掏出一看,原來是朋友轉給我的微信。這些天,最火的微信就是關於當地疫情防控的內容了,朋友發來的是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和區長鄧勇寫給防控一線同志的慰問信,鼓勵一線同志“在戰役一線勇做先鋒,不負韶華。”

  我聯想到了這些天網絡上各種“正能量”的消息,晝夜堅守交通卡口的公安、交通戰線員工,馳援湖北的洪澤醫護工作者,“全副武裝”給垃圾桶消毒的環衛工人,女兒出生當天就奔赴一線的青年突擊隊員,捐資捐物的愛心企業等等等等。

  疫情爆發後發生的種種,讓原先對洪澤僅有“景美魚多螃蟹好吃”印象的我重新審視起了洪澤,淳樸,溫暖,團結,踏實,安心。正是因為這場全民戰“疫”,才讓我感受到了切身實地地感受到了洪澤人民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走在空曠的馬路上,我的內心卻很充實。我知道,在這個漫長而又特殊的假期裡,總有那麼一群人默默地在一線防疫,築牢了“銅牆鐵壁”守護著我們,也正是他們,讓我這個外鄉人在洪澤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也讓我遠在南通的父母安心。

  寒冬終將過去,往後的陽光會日益燦爛,定會驅散陰霾。春暖花開,指日可待。

  洪澤,真來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