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果按照10亿人30天不上班来计算,大概要损失多少钱?

消防安装小虎


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人口刚刚超过14亿,按照这个数据,我国劳动人口不会达到10亿人,估计应该在8.5亿左右。


题目中说10亿人30天不上班,那就等于全国人民全部放假一个月,所有生产都停止,不创造任何价值,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一种理解就是14亿人,按10亿人的比例不上班,相当于70%的人休假。30%的人坚持上班,这样社会生产会继续运行,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

如果按照第1种情况,我们可以假设,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个月内不增长,2019年我国GDP大约在100万亿左右,每个月相当于8.3万亿,如果全部停产,损失就在8.3万亿。


当然这种算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即便全部停产,老百姓仍然会消费,这30天里大家仍然有衣食住行开支,所以GDP不可能为零。

如果按照第2种情况,有70%的人,休假30天,30%的人坚持上班,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有限,就像我们春节期间,大部分人放假在家,少量人处于值守状态。

这种情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基本停止,第三产业仍然继续运转,这种情况下损失多少钱呢?我们来看一下。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在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中,我国第一产业占比为7%左右,第二产业占比为41%左右,第三产业占比为52%左右,按这个比例算下来,损失应该在4万亿左右。

所以,大部分人宅在家里,一个月的损失大约为4万亿,结合当前的疫情,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大家宅在家里后,第三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状态持续30天,我们的损失应该在6万亿左右。

6万亿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经济倒退一年,老百姓的生活将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陆续开工,逐步恢复产能。


互金直通车


疫情期间,刚好又是春节,损失最直接且最严重的莫过于旅游业了,

根据官方报道,2019年春节旅游收入是5100亿元,而2018春节旅游收入是4750亿元、2017春节收入是4233亿元,按照逐年大约500亿的增幅,2020年春节旅游收入应该是5600亿,这是最直接的损失了。

2002年年底,广东发现首例非典,爆发期在次年的3月到5月,非典持续了将近7个月,根据统计局的报告,

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3.74万亿元,经济增速为10%,而非典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933亿元,当时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以及实体行业受到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按照非典是的损失比例,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接近一百万亿,那么此次损失预计将近六万八亿的损失,

但是当时的服务业只占到了总体的40%;今天我国的服务业占比早已突破了60%;因此损失肯定远远超过六万八亿元。

2020年第一季度注定是要损失的了,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接近一百万亿,每季度就是25万亿,实在不敢想象。

按照题主说的30天不上班,按照去年的全国生产总值,那一个月国家的将损失超过8万亿。但是经济不是这样简单算的,比如我跟你一样,工作一个月得100块,现在你病了,不能工作,那你需要拿100块去看病,那么你的收入是-100,而我不用,我正常工作,我是+100,我和你的差距就是200块了。所以,一个月国家经济损失实则超过18万亿。

最后,非典过后,中国经济很快恢复往日增速水平,企业也恢复了正常运转。我相信这次也将会是一样!


公叔荣


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员是七亿多,所以不可能有十亿人上班,这场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按照1%来计算,至少损失也要超过9000亿。

大家好,我是财经评论员思之想之,疫情期间,如果按照十亿人30天不上班来计算,大概要损失多少钱?

首先要明确一个数据,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员队伍大约是七亿多,所以达不到十亿人。

而且也不可能说全部就业人员停止上班一个月,春节假期从2月2号结束,不可能说到3月2号还不上班。

从2月10号开始,各地已经陆续复工了,而且在疫情期间,一些承担社会保障任务的企业还是继续工作的。

而且疫情并不是对所有行业都造成损失,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

所以要想计算疫情造成的损失,不是按照这个算法来计算的。

按照终南山的预计,疫情将在二月中下旬达到峰值,有望在四月份前结束。

而要计算损失,一般来说都是会预计会造成GDP减少多少,2019年全国GDP总量为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

按照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的预计,此次疫情会影响GDP都是在预计1%以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媒体表示,在当前严密的防范措施下,此次肺炎疫情持续时间预计更短, 如果加上互联网线上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此次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2%-0.4%之间。

我们就按照影响1%来计算,那么也会造成大约9900多亿的损失。

这笔钱是巨大的,按照七亿人来计算的话,平均到每个人的话,损失1414元。

这场疫情给中国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非常惨痛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简直是无法估量,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会肯定会跌破6%,因为2019年四季度的GDP只有6%。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说了,疫情会对一季度GDP增速造成扰动,也就是会造成经济进一步放缓。

不过长期来看,按照非典的经验,一季度GDP增速回落,但疫情结束之后,二季度GDP就会大幅回升。

因为会有一个中国经济的补偿性的恢复,被迫停止的消费会出现恢复性的大幅增长,从而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要保持信心。

更多财经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10亿人30天不上班要损失多少钱?没有办法准确统计,但是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因为现在都在延期复工,本次疫情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可以通过和2003年的非典做一下比较。

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2003非典期间我的经济损失高达936亿人民币,经济损失等于各行业由于非典期间无法正常经营带来的损失,此次疫情大概能损失多少钱?现在还未统计公布,我们按照GDP和损失的比例大概估算一下。

2003年我国的GDP为13.74万亿元,损失为936亿人民币,占比为6.8%。2019年我国的GDP为99.08万亿,按照6.8%的计算,6749亿元,本次的疫情比非典更严重,而且是春节期间,旅游业、餐饮业、电影院都到遭到了重创,因此损失比非典时间要高,预估可能最后损失经济损失要超过万亿。

疫情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企业无法正常的开展经营,所以说现在各地都在鼓励疫情不严重的地方早日复工,早日实现生产经营的正常化,现在大家还是需要在疫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尽早去单位复工,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也就是为自己减少经济损失。


互金圈


如果真的是10亿人30天不上班,如果是直接简单计算的话,损失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按照2019年GDP达到98万亿元来算,我们平均一个月30天的GDP也有8.167万亿元,这样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的。

但是这个也就是个假设,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也没有10个亿的劳动人口,而且这么多人口依然在消费,还有进出口贸易也在持续进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止2019年底,我国总人口是14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2.54亿人,还有16岁以下的少年大概有2.496亿人,也就是说我国大概16岁-59岁的劳动力大概就是89640万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16岁到到59岁的劳动人口只有8.964亿人,也没有达到10亿人的规模。而且现在虽然有不少企业确实是停产了,还有很多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从过年都没有停过产,进出口贸易依然也在进行,而且现在消费依然还是在持续进行,只是好多旅游,商场,餐饮等消费无法进行了。

因此,现在根本就没有10亿人不上班。现在来说,有可能会有一部分不上班,但是上班的人也是很多的。比如各个医院,还有超市等企业,还有电力,通讯,石油,煤炭,阿里巴巴,腾讯等高科技企业,还有许多企业其实都是上班的。

因此,整体上来说,现在面临这次疫情,虽然好多人员不上班,整体消费也有所下降,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努力创造财富,这样的话,可能经济也就是会损失个三万亿左右。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尽快战胜疫情,我们的生产潜力和消费潜力必将会释放出来,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把损失掉的快速赚回来的。


睿思天下


10亿人30天不上班,按照一个月工资3000元计算,那么就是要损失3万亿。按照最新公布的2019年GDP总额990865亿元计算,我们的GDP损失将有3.2%。听起来非常可怕吧。

但实际上,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可能这么大。

首先,我国的劳动力没有10亿人。根据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实现就业77586万人,由于我国迅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实现就业的人数应该会逐渐减少。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9.25亿人,以后逐渐减少,2018年末是89729万人。更何况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还有大批未就业的学生,他们都是没有劳动收入的。

第二,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工作。大过年的,我们该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医务人员也紧急启动起来,全面进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疗器械的厂商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职工迅速开始加班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另外,还有维护民生的超市、供水、供电等行业都是没有停止工作的,而且更加繁忙。

第三,不工作也有工资。疫情防控是特殊时期,如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被隔离的人员,有工作单位的单位不得停止其隔离期间的工资报酬。因病治病的,单位要发放病假工资。休带薪年休假的,应当按照在职支付工资待遇。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很多情况下,停工停产,人们的工资待遇并不一定会损失的。


国家会通过减税降费、社会保险费返还减免缓缴等手段减轻企业的负担,尽量减少企业的破产。即使企业破产或者减员,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当月的工资,而且要支付经济补偿。对劳动者是有法律保障的,而且失业以后还可以领取失业金待遇。

第四,疫情过后,各种行业会有一定反弹。有一些我们在家里需要买的暂时不买,等到疫情过去再买的情况,都会促使疫情过后我们的GDP大幅上涨。比如说我在家里待的太闷了,特别想出去透一下气,等疫情结束之后出去旅旅游,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说实话,本来我是没有外出旅游的想法,可是在家里10多天,似乎参悟了人生,不要老是这么宅着,非常想出去旅旅游。旅游行业可能在5~6月份以后会复苏,并出现大幅反弹。

根据北大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的预计,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GDP也就四五千亿元,大约是0.4~0.5个百分点左右吧。

所以,大家不用恐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特别大。经济跟我们的人类社会一样,都是有自我的修复性的,我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会越来越好的。


暖心人社


在疫情期间,如果说按2019年公布的全国人均收入3万元来算。那么每个月我们每个人就挣2500元,如果说10亿人一个月的话,那么就是25000亿元,如此巨大的损失,问题的关键在这平均2500元的数目里。还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李和小刘是住在同一楼层里的邻居。小李工资有100元,小刘工资有200元。如果说他们两个人同时损失100元的话,小李就身无分文,只能待在家里了,小刘可能还能有100块钱去超市买点生活用品。这种结果就是人均分配所造成的,有的数据根本不是结合实际情况,所以说对于低收入的人来说,大家损失的是救命钱,而有些人损失的只不过是利润的一小部分,所以我说疫情期间万众一心,赶紧让我们的经济繁荣起来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这才是当前最大的宏伟目标。

神州大地给了我们健康生活,也是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乐土。所以说我们期盼着国家早日把疫情消灭掉。让我们继续幸福快乐的生活,并把疫情损失挽救回来。


伊春美食美客


这是一个好问题,可如果没有统计局给出的官方数据,我们很难客观的进行统计或者预测,试想一下,中国14亿人口,抛开未成年人以及退休的人,是不到10亿的,在抛开未到退休年龄而不工作及未成年开始工作的情况,那么工作的人大概有8-9亿,我们就以这个基数来简单计算。

首先,仅仅是损失的收入就是一笔非常多的钱,我们假设全国平均月收入在3500元,那么8.5亿人一个月不上班所损失的就是29750亿,2019年全国的GDP已经近100万亿,这就等于损失了2.975%,挺可怕的。

再者,各大行业,比方说过年期间最赚钱的餐饮、旅游、影视传媒、交运等行业,用前两年的数据来看,过年期间通常是最赚钱的时间,例如2019年的旅游收入超过5000亿,电影票房超过100亿,这些钱今年都已经没有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全年的GDP是100万亿,那么折合为每月就是8.33万亿,假设这一个月全国所有人不消费、不开工,那么最大的损失就是8.33万亿,可事实上并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我们首先假设的是8.5亿人一个月不上班的损失,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始终有人在工作中,比方说紧急情况下的口罩行业、防护服行业、制药行业等等,很多地方大型的超市也是开门营业的,所以,客观一点的说,2.97万亿中,有超过1万亿是要抛开的。

并且,人们不可能不吃饭,那就一定会有消费,菜市场依旧在营业,同时注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没复工的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至少易论所在的成都已经有部分企业在2.3日就复工了,但也确实有现在还没复工的。

所以,假设的前提是不成立的,那么这个期间以来的损失我们预计应该在2%左右,也就是说在最严重的期间的损失可能会达到2万亿,然而这并非经济问题导致的经济下滑,在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未来回到正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易论招财圈


按2019年99万亿的GDP来算,一个月的生产总值为8.4万亿,增长率衰退10个百分点就是8400亿。如果全国工商业暂停1个月,我们大约损失8400亿。

考虑到30天过后,很多消费不会马上回来,因为整个疫情不会完全消失,要想保证自身安全,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措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大约的损失至少要过万亿。

首先是服务业,包括影院、旅游、商场、餐厅。旅游业的损失高居榜首,这个行业在2019年春节期间收获了5100亿的惊人收入。

我老婆就职于携程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这次疫情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之前的订单全部取消。

在可预见的未来两三个月内,也很难看到市场的完全恢复,这要是一般的小公司压根扛不住。

接下来是电影行业,2019年的总票房是645亿。春节那个月高达70亿,向来属于火热档期,今年如果不出意外,75亿是肯定有的。

线下实体店,包括餐厅、早教、网吧、咖啡厅等等。如果业主不免租金,断一个月的流水就足以让商家们捉襟见肘,断两个月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最后是茶楼、麻将馆、市集。这些产业虽然产值不高,但为数众多,不容忽视,再加上制造业里的工厂、仓储、物流。

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

这些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差的,最先冲击到的便是这些企业。

当然,在这次疫情当中也有很多行业受到了很大的推动,比如在线医疗,由于医院人流量大,容易交叉感染,一些小毛病大家更加愿意去使用一些在线问诊工具,使得一些问诊工具的流量暴增,个别公司的股票也是直线上升。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药品公司,口罩生产商,等等。

最厉害的当属小马哥的《王者荣耀了》,据腾讯手游团队透露,《王者荣耀》在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有1.2-1.5亿的活跃用户,达到了全国人口的1/10,抛开不玩手游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接近一半的中国人在玩《王者荣耀》,单日流水20亿,堪称恐怖!


八鱼先森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复工时间都往后推,甚至有很多地方出台政策要求企业不能提前复工,有些地方要求企业必须等到2月17号之后才能正常复工。

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网友可能会有疑问了,假如全国所有人一个月都不上班,那会造成多大损失呢?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大概有8亿人左右,如果所有的人一个月都不上班,其造成的损失是比较大的,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资收入损失。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9589元,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44277元,如果把农村就业人口也计算在内,全国的人均工资大概在3500块钱左右。

如果按照8亿劳动力人口计算,那么一个月的工资就达到2.8万亿左右,就算很多企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潜在的工资损失也达到1.5万亿左右。

第二、GDP损失。

2019年我国的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平均到每个月就是8.3万亿左右,如果全国所有的企业都不是上班,那么一个月潜在的GDP损失就达到8.3万亿,这个损失相对是比较大的。

第三、财政收入损失。

2019年我国的财政总收入达到19万亿,平均到每个月的财政收入就是1.58万亿,这意味着如果全国所有的企业一个月都不上班,潜在的财政损失就是1.58万亿左右。

当然,假如全国真的一个月不上班,潜在的损失不仅仅是上面我们所列出的一个月工资、GDP、财政收入损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影响是后续的影响。

因为按照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现金储备来看,很多企业都只能支撑1~2个月,如果全国连续一个月不上班,企业没有收入来源,很多企业的现金储备都会用光,到时企业还会面临债务到期,员工工资无法支付等情况,这样一来说不定很多企业就倒下了,而一旦企业倒下之后,后续的影响对于经济或者就业等各方面来说其潜在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

不过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全国不可能所有人都一个月不上班,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正常复工,部分企业的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发话了,严格制止以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