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牽線搭橋,“冤家”攜手渡難關

法庭牽線搭橋,“冤家”攜手渡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大家的生活工作節奏都打亂了,甚至有的企業出現了困境。昨日(11日),在東城街道兩家打“鬥氣官司”的企業,在法庭調解員的牽線搭橋下,放下了彼此之間的成見,在“分手”三年後,再次攜手共渡難關。

一場誤會,老夥伴打起官司

某華公司是東莞一家廣告物料公司,與某雲公司曾經是長期合作伙伴,雙方合作已超過10年時間。2017年3月,某雲公司需要一批緊急物料用於廣告生產,找到了某華公司供貨,某華公司費了很大的勁,才找齊相關物資按時交付給某雲公司。但是,因為溝通不足,某雲公司誤認為某華公司交貨的產品不符合要求,從而拒絕了支付15萬元尾款,某華公司則認為是某雲公司在故意找藉口拖延給付貨款,雙方就此僵持了近三年之久,也斷絕了合作關係。2019年12月,在多次催收無果後,某華公司一紙訴訟將某雲公司告上了法庭。

“合作這麼久,一點情分都不顧。”得知自己成為被告後,某雲公司的負責人黃先生生氣了,決定撕破“臉皮”與對方打消耗戰。

“雙方態度非常強硬,都擺出了一副看‘誰耗得起’的態度,調解幾乎陷入僵局。” 某華公司的起訴書一到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東城法庭後,東城法庭派出了法庭的頭號調解員譚立去做“和事佬”。首次調解無果後,譚立決定先將案件放一放,讓雙方在春節期間冷靜一番。

疫情突發,兩公司陷入困境

節後復工第一日,譚立再次聯繫上原、被告雙方。

“由於年前接了很多訂單,公司花了不少資金囤積了大量生產原材料,準備開年後大幹一番,但是誰能料到訂單都取消了。”突發的疫情,讓某華公司負責人王先生措手不及,眼看復工在即,他真的急了。

“一邊要給工人付工資、買社保,一邊又要給付租金、繳納稅務,同時還要應對官司,壓力非常大。”王先生說,若不是東莞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企政策,企業很有可能在復工前就撐不住了。

政府扶持政策雖然讓王先生緩了一口氣,但是,接收新訂單恢復生產,讓壓在貨艙的一大批原材料能派上用場,才是他的當務之急。

王先生想不到的是,在他經營陷入困境的同時,某雲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與其有合作關係的供應商尚未復工營業,由於無供應商提供廣告原料,某雲公司面臨無法正常生產交貨的囧境。

“問了一圈,都沒有找到供貨商,若不能及時找到貨源,公司將面臨違約責任。” 某雲公司的負責人黃先生說。

就在雙方為破解囧境,忙得焦頭爛額時,譚立的電話來了。雙方當事人,分別在電話中吐露了各自的苦衷,譚立覺得,他等的契機來了。

牽線搭橋,老夥伴再次攜手

法庭牵线搭桥,“冤家”携手渡难关

瞭解到雙方的困境後,譚立隨即當起了牽頭人,嘗試讓雙方恢復合作關係,藉此解決雙方的燃眉之急。

“他們的態度變了,年前一說調解雙方都沒有思考就拒絕了,這次,他們卻願意試一下。”譚立趁熱打鐵,約雙方見面談一談。

2月11日上午,已經有三年沒見面的黃先生和王先生在一廣場見面了。交談中,雙方誰都放不下‘面子’,雖有和解之意,但卻始終不提各自的囧境。這時,明知雙方境況的譚立故意問起了王先生的近況,頓時讓王先生大倒苦水。聽到王先生的難處後,黃先生眼睛一亮,但卻又放不下面子提合作的想法。

“這不正好嗎?黃先生公司正愁找不到貨源,你這裡不就有現成的嗎?”譚立的順水推舟,讓黃先生和王先生欣喜異常,倆人會心一笑泯恩仇。

上午11點,黃先生叫來了公司財務,當即到銀行取出了15萬元現金,了結了三年前發生的誤會,並在譚立的見證下,就地在銀行門口達成了合作協議,就和10多年前一樣,再次攜手共渡難關。

全媒體記者 王子璽/文

市第一法院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