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醫療隊負責人現身說法:醫生護士在武漢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

2月12日21時,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重點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援鄂醫療隊有關情況。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出席發佈會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北京上海醫療隊負責人現身說法:醫生護士在武漢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

周軍表示,中日友好醫院在呼吸疾病的診療方面在全國佔有優勢。此次中日友好醫院派來了兩個重症醫學科的主任,形成了一支技術力量非常強的隊伍。此外,從北京連續三批運來價值1500萬元的針對重症患者的設備,包括有呼吸機、ECMO、監護儀、監護設備、氣管鏡等一系列設備。充分發揮出在呼吸疾病診療方面的優勢。

韓丁表示,充分利用專家優勢,從而來保證病人的救治,減少死亡率。

採取集中救治的原則帶來了什麼效果?

周軍表示,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來救治重症患者。即集中優勢兵力,使病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把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集中起來,集中治療;要利用優勢資源、實力比較強的醫療機構開展救治。很多的醫院都帶來了一些關鍵設備、專家,針對患者進行治療,加強、提高對重症患者的治癒率和治癒水平,進一步降低病死率,對控制疫情來說意義重大。

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如何開展工作?

周軍表示,從指定流程著手,建立一系列制度,針對集中管理的模式,對病人進行分類,將主要專家資源用於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爭取通過一系列工作達到期望效果。

專家表示:正在針對瑞德西韋開展臨床實驗研究工作

周軍表示,截至目前,中日友好醫院已經連續派出5批隊員,共153名隊員在武漢,主要分成兩支隊伍:一支隊伍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區院區對部分重症患者開展救治任務;第二支隊伍承擔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針對普通的感染者的醫療任務。

同時,中日友好醫院現在由曹斌副院長牽頭,針對瑞德西韋藥物的臨床研究工作。

華山醫院怎麼開展工作,目前工作進行如何?

馬昕表示,華山醫院共有4支醫療隊在武漢,第一支有4人在金銀潭醫院,第二支有4人在武漢三院,第三支醫療隊在紅杉體育館方艙醫院,這一支隊伍46人,第四支隊伍人數比較多,共有215人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

這4支隊伍,物資分配上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在人員管理上,相對來說獨立,需要會診時也可以進行人員支持。

這幾支隊伍當中,第3支是方艙醫院的隊伍,這支隊伍的工作形式比較特殊。方艙醫院對醫生、患者來說都是新生事物,一個大方艙裡面可能有1000—2000個張床位,少的是500張床位,這裡面需要隊伍互相協作。

新冠肺炎作為新的疾病,特效藥和醫療技術在這次疾病中起到什麼作用?

馬昕表示,在缺乏特效藥情況下,呼吸機和ECMO,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當中意義重大。

新冠肺炎肺功能受到明顯損害,這時候有個呼吸機對它進行支持,增加氧氣提供,能夠讓病人肺功能獲得最好恢復。

另外,有的病人肺功能損害非常嚴重,這時候ECMO能夠給病人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支持,通過體外循環給病人血液裡面進行氧氣的輸入,讓病人病損的肺能夠充分休息。

周軍表示,目前缺乏特效藥的同時,更加凸顯了這些設備的重要意義。

醫護人員的工作怎麼安排,工作中的狀態如何?

韓丁表示,在傳染病病房,護士的工作強度大,一班4-6小時一班,醫生6-8小時一班甚至更長。醫護進病房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方便,不能去衛生間。大家工作前、上班前不喝水,吃一點高熱量的,比如說巧克力、雞蛋等。同時穿防護服的時候,穿上紙尿褲,萬一方便的時候,工作的時候尿在紙尿褲裡面,等從病房出來的時候再進行統一的清理。

馬昕表示,雖然給醫生護士配備了紙尿褲,有的醫生、護士也穿了進去,但是這幾天問下來,沒有一個人用到了紙尿褲。因為穿著防護服,裡面會出一身汗,出來的時候渾身上下都溼透了,紙尿褲是備著,經常用不到。

穿著防護服非常不舒服,很多情況下要忍著,時間長了鼻樑和皮膚上都會有皮膚病甚至血痕,這就是醫生和護士的工作狀態。

北京上海醫療隊負責人現身說法:醫生護士在武漢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