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糖點-豆貢

潮汕糖點-豆貢

潮汕豆貢,是一種潮汕糖點,“豆貢”字是潮汕俗字,方言俗音是“捧”的去聲,意思是用棒把豆槌打粉碎。豆本豆貢與花生、芝麻酥糖屬於同一類的糖食,主料花生(芝麻)加白砂糖、飴糖都是相同的。豆(米貢)不同於花生酥糖之處,僅在於製作過程把花生仁(芝麻仁)輾成碎末,加飴糖、白糖、芝麻捶壓,多層捲成筒形,烤乾斜切成塊。它與豆汌的皮料相似,但酥鬆而香。與南糖、豆楫一樣,吃後有點粘牙。普寧出產的豆(米貢)最馳名,酥鬆而軟,人稱軟豆(米貢)。

另外,還有一種叫“鴨項”的小糖點,實際上是在豆(米貢)上加一層皮,是有“皮”的豆(米貢),即以豆(米貢)為心,以明糖為皮,再揩上白油麻而成,因其形色如母鴨的脖子.故稱“鴨項”。

製作方法:

先將一定比例的白砂糖和麥芽糖倒入釜中,煮至一定火候,便成了糖漿,再把釜從火爐上端下來,放到鐵桶上面,然後往釜中倒入事先炒熟的花生米,和著煮成糊狀的糖進行攪拌。

緊接著,將花生米與糖漿混合物倒到砧板上,兩個人面對面站著,各自拿著特製的木槌一上一下合作進行捶打,每捶打二三十次便將它們翻過來一次,然後繼續捶打(翻過來繼續捶打是為了確保捶打得均勻且結實),如此翻轉五六次,混合物顯得很厚實,便可以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貢糖了。待其冷卻,便可以進行包裝。花生米的四周充滿凝結的糖漿,光亮油滑,酥、香、甜俱全。

潮汕糖點-豆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