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德:曾寫好遺書的抗擊非典英雄,說起醫生進武漢病區一度哽咽

人稱“德叔”、56歲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已在武漢抗疫一線工作了近20天,整個人瘦出了“骨感”,憔悴的眼睛依然放著光。17年前,39歲的張忠德曾在抗擊非典一線忙碌,感染後住院19天才迎來轉機。

這次,再上前線的他,心緒難言平靜。接受央視採訪時,回想起中醫醫療隊經過防護培訓、準備進駐武漢病區的那個晚上,他哽咽了。那個夜晚,他怎麼也睡不著,擔心整個團隊不小心被戰場上病毒“流彈”擊中,希望他們防護好自己。

除夕夜的緊急“逆行”

1月24日,除夕夜,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張忠德坐上了去武漢的高鐵。一天前,武漢開始 “封城”。

和張忠德一起逆行抵達武漢的,有另外三位高級別中醫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兼肺病研究室主任王玉光。

專家組的任務是實地瞭解疫情和患者救治,研究如何中西醫結合救治疑難危重症,優化中醫治療方案。

大年初一,四位專家6點半起床,7點出發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查房。這裡是湖北省、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收治了最早的一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查房持續了5個小時,下午1點半結束,緊接著2點鐘專家們又開始開會討論。

一天後,4位專家又分赴4家不同的醫院瞭解情況。早上8點半,張忠德來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穿著防護衣,進了隔離病房,“把大部分的病人都看了”。

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五天之前,1月19日傍晚,他接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電話,請他搭晚上9點半白雲機場起飛的飛機去北京,第二天一早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議,開始著手製定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張忠德:曾寫好遺書的抗擊非典英雄,說起醫生進武漢病區一度哽咽

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

與會的專家根據湖北當地醫生提供的臨床資料,制定了一份針對新冠肺炎的中醫診療方案初稿。不同的專家們連著開了幾天會。22日那天,幾十位專家一直開會到凌晨兩三點鐘,已回到廣州的張忠德通過視頻遠程參會。

第二天,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其中也包括前一晚專家們連夜討論出的中醫診療方案。

當天,張忠德又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電話,請他和另外3位中醫專家組建專家組去武漢一線實地瞭解情況。這才有了除夕夜的逆行。

來到這裡就一切歸零

17年前的“非典”時期,張忠德是備受關注的“抗非”英雄。

那一年,最早收治“非典”患者的廣東省中醫院共接診了103例患者,除7人死亡外,其餘全部痊癒出院,包括77例重症患者。

當時,身為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主任的張忠德在排查SARS患者時,突遇一位患者情況急轉直下,非常危急,他親自給病人上呼吸機插管。但這個救他人性命的動作卻差點讓他失去性命。

隨之而來發燒、呼吸衰竭,被感染的張忠德很快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他奮力抗爭,“每一天都覺得這也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寫好的遺書都壓在枕頭底下了”。幸運的是,他在連續被救治第19天后,病情發生轉機,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挽救了他的生命,也沒有給他留下任何後遺症。

這次到達武漢,除了參與專家病例分析討論,參與制定診療方案,張忠德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任務。

1月27日,廣東派遣60名中醫醫療系統醫護人員,與北京40名隊員會合組成第二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出征武漢支援疫情救治,先期抵達武漢的張忠德擔任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

廣東省60名隊員中,有他17年前一起抗擊非典的“戰友”和“病友”——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呼吸科主任黃東暉。當年,黃東暉因持續收治搶救病人,極度疲勞後不幸被傳染,病情危重。“當年從抗擊非典中死裡逃生,那時就想,留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多救一些人。”這一次,黃東暉義無反顧主動請纓。

更多的醫務隊隊員則缺乏疫情一線的經驗。帶著這支年輕的隊伍,張忠德還必須言傳身教,將自己豐富的經驗甚至是教訓傳授給他們。

“我跟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嚴格防護,不管你在廣州做沒做過培訓,來到這裡就一切歸零,就當你沒有培訓過。”張忠德告訴南都記者。

隊伍裡有一位感染科主任,張忠德要求他對全體隊員做培訓考核,考核過了,需要簽字才能上崗,“不合格就培訓到合格為止”。中醫醫療隊27日中午到達,下午便開始培訓。第二天現場培訓,“一個一個地過”。

在武漢,每次進入隔離病區前,張忠德也會對每一個隊員的防護措施反覆檢查。一名醫療隊隊員說,張忠德對防護這件事特別嚴厲,看到有不規範的會非常嚴厲地批評。

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張忠德回想起醫療隊隊員要進病房的那天晚上突然哽咽,“我怎麼也睡不著,我怕。”他心裡清楚,進入隔離區就如同進入戰場,病毒就如同“流彈”般防不勝防。作為醫療隊的隊長,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平平安安、健康地回家。

經過醫院管理崗位的多年曆練,應付疫情一線的工作,張忠德也更有經驗。他在隊員到達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後,就開始設計基本制度,將隊員分為若干個小組,有信息管理組、院感防控組、物資保障後勤組等。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團隊打江山、管理定天下。“剛開始一兩天,顯得有一些慌亂,什麼事情都要找我,現在分工明確,醫療隊開始變得整齊有序,也把隊員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非典九死一生的經歷讓張忠德更深切地感受到“命懸一線”的危急,也進一步認識到中醫輔助治療在抵抗此類疫情中的特殊價值。

查房時,遇到情緒低落、焦慮的患者,他就拿自己或者黃東暉17年前的經歷鼓勵患者。他們的經歷能給患者以信心:“這個黃隊長自己也是感染過‘非典’的,也是住過隔離病房的,你看他挺過來,多好。”

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治療的患者任茂茵告訴南都記者,當她在病床邊聽張忠德鼓勵她,聽他講自己也感染過SARS病毒,非常危險,經過治療現在一樣可以工作,“這給我們很大的希望”。

任茂茵讓張忠德印象深刻。她是從廣州回武漢探親發病的患者,80多歲的父親也感染了肺炎;母親在家居家隔離,自己病情嚴重,沒法入院治療的那幾天,在家躺在床上,“彷彿可以用鼻子聞到瀕死的味道”。

收治入院後,任茂茵的一個明顯症狀是極度疲倦,甚至連飯也吃不下。張忠德對症治療。在吃了兩劑中藥之後,任茂茵開始有了胃口。

“除了發熱、呼吸系統症狀外,中醫藥對患者消化系統的改善也作用明顯。”張忠德告訴南都記者。

最令張忠德高興的是,在團隊和本地醫務人員共同努力下,中西醫結合在臨床觀察上獲得了一些積極反饋。

兩個星期累計收治病人111例,雖然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有103個,佔比超過九成,但除了幾位入院時已病情十分嚴重的患者不治身故之外,101位病人症狀有好轉,已有15人治癒出院,其中一位出院患者還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職工。

這也讓中央堅定了推廣中西醫結合抗疫的決心。2月12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通知,進一步要求在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強化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提升臨床救治效果。

這份通知還要求,優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力求輕症患者儘早治癒,減少危重症的發生,最大程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同時注重在康復期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

張忠德在一線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這份文件出臺。

張忠德認為,由於針對新冠病毒,目前沒有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疾病的治療康復更多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力,中醫藥可以在治療的不同階段中發揮扶正祛邪的作用,幫助患者抵抗住病毒的侵襲。

他呼籲,要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早期干預的作用,避免輕症患者發展成重症、危重症。

南都特派武漢記者吳斌 馬輝 劉軍 陳沖 發自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