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后到90后,“疫”路同心“去一线”

一场疫情

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

由熙熙攘攘转为空空荡荡

但对他们而言

并不轻松

人民法官

一个守护安慰 造福百姓的光荣事业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时刻

能比此刻

战斗在疫情防控前沿的他们

坚守在诉讼服务热线的他们

奔波在网络立案平台的他们

更能体会到

“人民”二字的千钧分量

今天

让我们走进立案庭党支部

聆听“疫”路同心的温情故事

1束鲜花的芬芳

温暖的人,暖人亦自暖。党支部书记白剑正是如此。

有人说,他总是把最重的任务留给自己。2019年的第365天,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大厅的人。最近几天,他从早到晚坚守在执勤点,劝都劝不回去,我听到了包抓小区群众“法院的同志让我们感到很踏实”的肺腑之言。

还有人说,他总是把最多的关心送给同志:“请大家收看这个讲座/请大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请大家尽可能减少外出/请大家戴好口罩……”我看到了全庭干警“请收下我们满满的爱意”这束鲜花背后的热泪盈眶。

我坚信:温暖,始终是一束光亮,可以滋养人心,凝聚力量,驱散严寒。

1次复工的希望

2月5日,当某公司的负责人接到魏钰法官打来的解封电话时,感激地说:“虽然你戴着口罩,我看不清你的模样,但我记住了‘未央法官’这4个字……”

疫情防控关乎百姓的生命健康,企业生存同样事关国计民生。2天,N次沟通,尝试以微信认证银行帐户、邮政专递送达法律文书,让疫情之下的330万元解封变为可能,也让企业复工建设和员工工资有了着落。

致敬你们,每一个平凡的战友!

1个中心的守候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更是一场考验定力的战役。

疫情爆发初期,紧急调配所有资源,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口罩、手套、消毒液、体温检测点等,诉讼群众最紧缺的防护设施和用品一应俱全。

“您好,这里是未央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请问您有什么诉求?” 随着先后两期诉讼服务事项通告的发出、3个立案诉讼“网上通道”的开通,这样的电话咨询,法官助理张晨等每天要接听40余次。

除此之外,她还要负责庭内的文稿信息、日常事务、诉前调解、网上立案等工作。家在咸阳的她接到任务时,背部肌肉拉伤的母亲坚决地说:“孩子,家里还有你爸吧,工作要紧。”

正月初四至今,每天8个小时的坚守,让疫情之下的“诉讼直通车”畅行无忧。

1次战役的集结

战役打响,一个个80、90后法官助理,这群曾经前辈眼里的“孩子”,面对挑战,攥紧拳头,用青春与热血向着组织最需要的地方迅速集结。

于是我们看到:1981年出生的贾梦璇,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第一时间把即将参加小升初的女儿送回宝鸡老家,只能在每天执勤结束后在电话中督促孩子的学习。她说,“不论是不是党员,我是组织一员,就必须坚守岗位……”

于是我们看到:1989年出生的共产党员付抒寰,这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准新娘,坚决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暂缓婚礼筹备事宜,得到家人的一致理解,甚至未婚夫也加入了值勤摸排的行列。他们并肩作战的背影,成为“疫”线上的动人风景……

于是我们看到:1990年出生的共产党员赵翔宇,为了元宵节昼夜坚守在包抓小区,还找出好几个“借口”,“我是党员,参加工作早,前两天也进过社区,怎么开展工作我熟悉,再说我家就在未央区,守在一线也是团圆……”

于是我们看到:1993年出生的冯浩,善用创新思维办理跨域立案、网上立案是他的强项,正月初三从延安返程的当天,他还跑到各大药店给窗口同事带回一些口罩,他说,“多一个口罩,同事们就会多一点安全……”

这是一个60后到90后的梯队党支部

虽然年龄有差异

虽然阅历各不同

虽然职责有分工

但在这场全员参与的阻击战中

“去一线”是他们一致的步调

“放心吧”是他们暖心的回答

我们坚信

心暖心 人助人

这场战役

我们必胜

( 张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