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不爱学习,让学习就大哭怎么办?

鹏鹏麻麻


孩子只是上幼儿园中班,你不用太担心,孩子还不太能理解学习,学习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我们想让他们学习首先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现在很多关于学习益智的玩具,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增强亲子关系。还要给他一些学习的氛围,大人在家有没有放下手机,开始学习呢?这些都可以从小改变他的学习态度从而开始对学习有帮助。首先你要开始跟他一起学习,参与他的学习中去,做的好要夸奖他,每天学习的时间一点点变长,慢慢的改变他的习惯,加油,孩子处在改造的萌芽,加油。


九宝的宠儿


首先,这个孩子才是幼儿园中班,想起高中一语文老师的事情,她是典型的严厉型家长和老师,她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可以很顺溜的背下很多的古诗,她自以骄傲,但是她的孩子放假在我们学校待着的时候,我们能明显看出那个孩子超年龄的安静。对孩子有期许没有错,但是把这个期许一强制化就有问题了,在叫孩子学习时最好是不要给他说什么你现在不学习,将来怎么怎么样,我现在对你这么严格都是为了你好之类的,中国式家长一贯喜欢的说教,其实仔细想想,这么小的孩子真的会因为你的一次甚至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的说教而深刻的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吗?

其次,一让学习就哭,是有两个原因,

1.家长的错误引导,学习分很多类,并不是指学校发的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的数数和拼音什么的,其实这个年龄段最好的学习是在玩乐中,在自己的陪同下给予正确的帮助,增长他的见闻,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我想你指的应该是数数这种,然后在你觉得应该学习的时间里直接拉着孩子坐在书桌前开始一个苹果,两个苹果,(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学习的时间,比如晚上七点,六点的时候孩子开始看电视,(对孩子所看的动画片选取也很重要,辅助孩子的学习)你就可以提醒她七点将要学习,在六点半的时候提醒她还有半个小时,在六点五十五的时候提醒他还有五分钟,除了提醒这期间不要打扰他,这种暗示性的提醒还可增加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其次就是学习你应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适当夸奖,也可用实质性的奖励,当然,这些具体的规则应该是你和她一起制定的,讲究技巧,不能过重,也不能让他失望。其实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长久而有利的,这个就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举一个不好听的例子,杀猪匠家可能会出一个读书人,但是一个文人世家会出一个杀猪匠吗?

2.孩子已有了“哭闹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这种思想,这个时候大多数家长以先打骂,事后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举用美国简.尼尔森写的《正面管教》中的一个例子,如以下图片,我想会有很大的启发。

其实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虫羊诶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还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所以很多时候会用哭闹发脾气来宣泄,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作业不想写或者写不好很正常,手指还在发育阶段,我家孩子大班了,遇到他耍耐哭闹我一般是先平顺自己的心情,然后蹲下来,再和他用朋友的方式交流,安慰鼓励他,效果一直比较好[呲牙]



易潇潇在成都


小儿子今年六岁,马上要上学了。在这之前几乎不让他学文化课。之前也就是看看些动画片的,但是有选择的看。再看一些绘本和安全片。隔三差五的读读英语,有时他哥哥读阅读书时坐在前边听,能说出些词。寒假看着哥哥学习,哭着喊着也要学,奇迹来了20.30.40.50~整十数不会读其它一鼓作气全读到99。小学一年级课本两周看到古诗《鹅》。跟着语音读过不了十分钟一篇课文。搞得我也纳闷。到目前任何辅导班也没给他报。平时就是玩,除了玩还是玩。再就是玩积木,从不制约他怎么玩,只是规定时间。重要的忘记说了至今也没让他去上幼儿园。


鸭鸭哥的哥


我女儿上中班那时也是这样,不爱学习,叫她学习时,她就找各种理由来逃避或哭闹。那时我也很急,然后不强迫她,直接把课本的内容转变成游戏或故事,耐心地陪她玩游戏,读故事她听,渐渐发现她喜欢上了,每次放学回来,陪她玩会游戏,她就很自觉地写完作业,今天学了什么她也读给我听,到现在为止,她上大班了,会从1数到50,语文也会好多个字。对孩子不爱学习,首先家长要有耐心,找找什么原因孩子不爱学习,慢慢开导,以身作则。


依凌草


我孩子今年要上幼儿园的,家长关心,和引导很重要,我家宝,2岁多的时候会背3字经,但不完整,我买的书,他会拿着过来让妈妈给他读,我会给他读,并告诉他原因和道理,喜欢的音乐也会跟着唱,喜欢英文歌,给他下载了学习app,跟着唱英文歌,虽然不知道啥意思,但是学习读法也行,在家给他营造学习的氛围,2岁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你3岁的时候要去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上厕所,要到晚上才能回家,幼儿园里没有零食,也会告诉他,邻居家那个小姐姐已经每天都去幼儿园了,现在他还有点向往幼儿园了呢。


可伦可儿


“中班”属于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为孩子上小学打基础,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并能从小抓起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过重的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布置学习上的任务,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心理,对今后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1、理性的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

孩子在3--4岁,记忆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都有了发展,适时的进行早期教育要根据孩子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如果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胡乱的进行强制教育,就可能使孩子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

2、不要强迫孩子学习,避免逆反心理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学习的兴趣等等,没有什么学习任务的,其次就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经都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或是游戏,如果家长对其进行逼迫式学习,很可能会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甚至会出现不听话的逆反心理。

3、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家长不妨看一看这些作业都是什么类型的,是游戏类的,我们当然应该和孩子积极配合努力的完成,因为我相信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对孩子的许多能力培养是有好处的。如果真的是什么有一定脑力劳动或者是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或时间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强迫孩子,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要颇有耐心,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培养其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爱学习的,就让我们家长省心的,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而此阶段的孩子我们更加注重的是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说家长真的没必要用学习来压孩子,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丹妮妈咪


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有正确认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1、用励志故事提起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让孩子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

2、用孩子的愿望作为目标鼓舞孩子

3、当孩子学习不集中时,不妨换个主题或者环境分散下注意力,然后等孩子心情舒适些后,再言归正传。

4、和孩子一起做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5、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烘焙食品,作为好好学习的奖励。

6、告诉孩子TA的优点是什么,并鼓励TA,提升自信。

7、陪孩子去户外运动,可以让孩子的头脑更加活跃。

8、家长适当“示弱”,用此方法向孩子学习,多向孩子提问题,让孩子通过思考帮助大人解决问题。

9、告诉孩子如果不学习导致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让孩子有种危机感。

10、学习内容要“新鲜”,让孩子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

11、家长在家时要尽量创造读书的氛围。

12、家长尽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神兽成长记


对孩子的学习要以兴趣引导为主,要有耐心,孩子还小,慢慢来!我家宝宝还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买一些绘图本,带着孩子慢慢读,给他慢慢讲,先培养兴趣,出门做公交车,就教看车牌认识数字,逛街就认一些门牌上简单的字,只要说对了,就夸奖,孩子很喜欢!睡前就读书讲故事,前提是要以孩子喜欢的为主,加油😊


A清乔


我从自身的角度分析几点吧

1.首先看看是不是任务不能完成较好,近期学的有点难。或者课后没巩固好,老师提问经常不会,导致孩子经常挨批评,所以有点畏惧上学。觉得无聊,又没意思呢?

找到原因更要对症下药,哪里不好,家长多辅导。幼儿园是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辅导后期会磨磨唧唧、兴趣低、效率不高等问题

2.看看孩子交际圈怎么样?偶尔会有别人都不理她,她有点不开心,影响到了学习。

3.看看是不是接送孩子的人给了负面暗示。曾经我宝宝不愿意去,奶奶就一直问是不是老师打了同学欺负了,说的她更加排斥。而有一阵子,因为工作原因我天天接她太晚,她也比较介意,问可不可以不去学校,想和我多在一起

所以家长回家要提高陪伴质量,对孩子说的话也言而有信。

需要注意的是,

(1)在弄清楚原因的过程里,不要给孩子不好的暗示,不要让孩子被强迫,要学会倾听和沟通。到家了,要让她学得放松和轻松,陪伴让她感觉安全而高效。

(2)不要给孩子压力或者打骂。气氛紧张的时候主动叫停。有一次我宝宝学英语,学不会,我也教了很久,我特别生气。她比较勇敢,就问我自己是不是太笨,说努力了,就是不会

(3)别让她觉得学习很简单,她努力也学不会就是笨就是不认真。要遇见问题,具体时间具体分析。我曾经为了鼓励孩子经常说不难,可是她会不开心地说,你们大人学过啊聪明,当然觉得容易,这明明很难。如果她努力也学不会,我就会换方法或者缓冲一下。其实孩子很好胜,就是容易气馁,不知道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办法!

要巧妙引导,见招拆招!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反复诵读,难学的内容反复记忆。经常温习。

二,做好课后辅导,每天把学的内容复习一遍,你当学生,她当老师。她会非常乐意教你

三,认真坚持完成每天作业,每天高效率,时间长了,完成任务就成为了必须要做好的事,她孩子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就更加喜欢表现,更加喜欢学习。偶尔遇见困难也容易克服

四,适当的借助网络资源解决偶尔的难题。比如英语,找找相关动画,背诵古诗可以看看动画朗读。换个方式学,更灵活更趣味,比干巴巴地说教有效。

五,平时多积累多学习。课堂老师照顾很多学生,所以难免有孩子走神老师都没发现。我建议家长多带她读书学习,针对不同年龄,布置不同任务,加强课外积累,课内外融会贯通,最后效果就会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