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

无敌马克兔


好照片有标准,但又没标准

这句话像是废话,但却是真理。

标准就是规矩,拍好照片肯定是有规矩的,按照好照片的标准,基本能拍出好照片。

但是,都按统一的标准去拍照,类似的照片是不是就太多了,千篇一律那还算是好照片吗?

比如,拍东方明珠有个很好的踩点,这个视角基本可以诠释上海的繁华。

网上一搜,类似的照片实在是太多了,网页如果同时出现3张以上差不多的照片,我就没有点开的欲望。重复的因素多了,它就不够突出。

建议去上海拍照的朋友不要再拍这种繁华的大片了,实在是太多了。

下图是朴素的怀旧风,就像荤吃多了,来点素菜,浑身轻松。



怎么去拍好照片呢

标准的好照片基本都是标准的用光,标准的构图,标准的空间比例等,这些只要是摄影爱好者,三个月都能学会,并且还能很好地分析图片。

但为什么还是觉得自己拍不出好照片呢?

首先,你可能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了,思想放不开,拍出来的照片好看,但不走心。

其次,对世事不敏感。好的画面其实经常会出现,而你且没发现,可能理解为生活阅历不够。

第三,摄影与生活分得太明显。很多朋友只有拿起相机或手机时才迫切地想着怎么去拍好照片,但此时的环境根本就不来灵感,急也没用,我就是这样子。生活中多点观察,手机的便携性可以快速地记录画面。

拍好照片有以下2点建议

1.内容为主

大家应该都知道“糖水片”,也有人把它写成“塘水片”,主要以拍美女帅哥,山水风光为主要题材。构图、光线、色彩和空间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也就是养眼而已,并没有真正触动你内心的点。



而有内容的照片都有一个人内心的共鸣点,共鸣点是人情感的敏感点。如同情心、憎恨心、悲伤心、快乐的心,也就能使别人达到喜怒哀乐的程度。


说到这是不是对糖水片有偏见了,如果你能拍好糖水片,你就可以做合格的摄影师了!

2.多留意身边的生活

人是群居动物,早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暖,生活中这些事在眼前都是一晃而过。如果用镜头把这些画面记录下,你可能会更加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结束语

好的照片最基本的条件是:光线平衡、色彩统一、构图突出、虚实有层次、空间有主次。

但有些照片没有这标准,我们同样认为它是好照片,它勾起了我们的回忆,想到了美好现在,考虑了未来。

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你们说出对好照片的标准理解。


志励好摄


图片要清晰明亮,背景没有杂物,这样的图片看起来非常舒服顺眼。




9215228


衡量照片的好坏,目前还没有统一(评定)标准,但据我几十年来对摄影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和理解到,大凡一幅好的照片,大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照片的主题,即内容如何?

二是形式感,即构图如何?

三是层次感,即空间感或立体感如何?

四是拍摄手段(又称手法或技法,有数十种)的运用如何?

五是色彩的选择,配置和影调效果如何?

六是光影效果和动感效果(动态摄影时)如何?

七是标题制作得如何?

下图《晨曲》,主题突出,有想法的一幅作品,系笔者创作创新(采用补光灯)拍摄。荷花象征清廉,采用低角度,突出了形象,采用冷暖对比色调,荷花是暖色调与我们亲近,背景是冷色调,其含义就十分清楚。

该照片采用了对比手法,即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冷暖色对比和高低对比。

这幅照片曾在几年前的尼康(公司)杭州嘉年华活动现场照片点评中获得国家级摄影专家(摄影大师)的肯定。



姚江火花


好照片,包括内容好和形式好两个方面。作品的内容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每个人对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形式却是统一的,有规可循。好照片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摄影/夏雪

1、好照片必须主题鲜明

摄影作品的主题,就像我们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体现着作者的立场、观点,是作者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例如,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总是寻找最佳景色、最佳角度,等待最美的季节,最好的天气,利用最好的表现形式,都希望拍得很美。这是作者出于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观赏者且能从中获得视觉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这样作品的主题就鲜明了。

摄影/夏雪

2、好照片必须主体突出

作品的主题往往是无形之物,必须通过有形之物去表现,这个有形之物就是主体。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突出主体就是要让主体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例如通过物体的大小、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浓淡、线条的伸展等元素的变化、对比,将观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主体上,让主体能直接与观赏者产生“互动”、“对话”。如果面对一个画面,观赏者的目光总是游离不定,不知道该看什么,这说明主体不突出,观赏者也无法从中得到什么感悟和启示。

摄影/夏雪

3、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画面简洁非常好理解,就是构图元素要少而精,在画面中保留对主体表现有利的元素,有利的元素是指交待环境特点和体现主体形态特征的元素,例如色彩、线条、图案或具体的物体、物件等,同时将干扰影响主体表现的元素避开。简洁画面的方法很多,例如以天空、草地、水面为背景,或将杂乱的背景虚化;利用雨、雾、烟、尘形成的空气透视,隐去部分景物等,都是常用的表现方法。

摄影/夏雪

当然,好照片的标准还可以列出很多,例如,曝光正确、色彩真实、影调丰富、立体空间感强等,这些都是在上述三条标准基础上的深化,是构成作品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


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1.好照片要有思想性。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好照片的标准,重点体现在好字上。一张好照片,就必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读者通过照片可以读到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涵。例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生活,思考与启迪等等。

2.照片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照片要有形式美,通过构图、主体形态、拍摄技巧等表现手法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和完美融合。

3.照片的基本曝光组合合理准确。不过曝、不欠曝,无噪点。除特殊需要外,拍摄的主体力求清晰。

4.符合当地的风俗人情,不侵害、伤害他人的感情。


语山视野


好照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带有比较鲜明的个性。

优秀照片体现在

信息告知:就是说图片表达的主题要简单明了,只传递简单信息的图片是最平凡的图片,但却是最基本的。

一张能抓住读者视线的图片,靠的是图片的主题,强有力的节奏,色调上的反差、独一无二的构图。

视觉吸引力:利用广角镜头营造的冲击效果,又或是长焦镜头的特写吸引读者的视觉。

构图视觉效果:纷杂繁乱的背景很容易使人的目光从照片中转移来去,背景足可以影响一张照片的"可读性",一张好的照片通常是简单的构图,突出主题。

光线视觉效果:不同的光线赋予了图片不同的视觉效果,明亮的光线,照片具有欢乐的气氛。当图片需要严肃或者抑郁情绪的时候,用光时可给画面留下大面积的阴影,以深灰色或黑色主要基调。

引发共鸣:那些瞬间哭泣、拥抱感情爆发的场景,是具有吸引力的图片。不过,最终检验能否传达共鸣的还是读者,让读者笑,让读者哭、或者震惊?

一张好照片的冲击力直击内心,而不仅是视觉。


36旅行


我认为好照片的标准是这样的:

一、主体突出

主体是指摄影作品要重点表现的对象, 是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集中观者视线的视觉中心, 也是画面内容的主要体现者,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可以是任何能够承载表现内容的事物。

一张好的照片通常会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各种元素, 但主体的地位是不能改变的, 而其他元素都是为了突出主体而存在的, 每一个摄影人都应该以此为目的安排主体的位置和所占比例。 例如, 通过虚实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等方式来突出主体。

一张照片中, 主体不够突出, 那么就相当于画面没有主要体现者、没有视觉中心点, 观者无法 通过画面来了解拍摄者的拍摄意图, 便会让人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许多摄影爱好者刚刚开始学习摄影, 最容易犯下的错误之一就是画面中的元素太多太杂, 要表现的主体不够突出、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先从简化画面做起, 让每一个观者一看到自己的照片就知道想重点突出表现什么对象。

(以小松鼠为例,将小松鼠放在画面的三分构图中,画面十分清楚地指明:主体是小松鼠)

二、曝光正确

如何正确曝光是所有摄影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 都无法回避。

即便一个摄影师拥有最新、最贵的器材, 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光线下到达最恰当的位置, 但如果曝光不正确, 拍摄出来的仍然会是一堆不合格的照片。

如果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曝光, 所拍摄出来的亮调照片很可能会呈现出一片没有细节的白色, 低调照片表现出来的则可能是一片黑色。因此, 从技术角度上甚至可以说, 评判好照片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照片是否获得了正确的曝光。

(以快门优先对瀑布进行慢门拍摄,得到整个画面极具震撼。)

三、构图优美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没有华丽的外表, 别人才懒得认识你优雅的内心”, 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诚那些不修边幅的人, 要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这句话, 放在摄影行业似乎也依然成立。试想一张粗看上去完全没有美感的照片, 怎么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 更不太可能让观众深究照片的深刻含义。

而如果要让自己的照片看上去更漂亮, 诀窍之一就是恰当地运用构图技巧。

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 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 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在构图方面都具有非常值得学习之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 一群摄影爱好者相约去同一个地方创作, 而拍出的摄影作品给人的感受却大相径庭,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构图的技巧与理念不同导致的。

(利用三分构图拍摄湖边的建筑)

四、主题明确

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 是摄影师希望通过画面呈现给观众的核心。照片是否有主题, 或者其主题是否有意义, 是判断摄影作品价值的关键。在这方面需要切记的是,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在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太多, 会冲淡主题, 就像掺了水的汤不再美味一样。

要特别注意的是, 主体与主题是不同的, 主体是实的、有形的, 主题是虚的、无形的, 主体是主题的主要承载者, 主题是主体的精神内涵, 一张照片可以有多个组成元素, 但只能有一个主题。

例如, 20世纪90年代, 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拍摄了宣传照片《大眼睛》, 在照片中一个手握铅笔的小女孩眼中充满了希望。这张照片采用了特写的表现手法, 很好地反映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对知识的渴望, 照片的主题十分鲜明。


摄汇学


三要素:1,主题鲜明;2,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3,画面简洁!



各个击破1226


一个鲜明的背景,一个生动的主题,一个好的构图比例,就是一张好照片



用户5953996362


一本经典的《纽约摄影教程》里面提到过这个问题,好照片有三个要素:

1、要有鲜明的主题:意思是这张照片在表达什么?

2、主体要足够突出:意思是照片拍的什么东西,要显而易见。

3、画面尽量简洁:也就是构图取景了,在突出主体表达主题的同时,去除杂物,让画面简洁。


我个人认为评判照片的好坏,有3个标准:

1、个人意义:就是这张照片只对某个人有意义,对其他人没什么价值,比如晒娃。

2、大众意义:照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能让大部分人看懂照片的表达,并且可以从中领悟到信息,比如纪实摄影、新闻摄影。

3、艺术美感:这类照片也许不具有纪实意义,但胜在艺术美感,比如艺术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