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月薪3-4千,请问要怎么起步买房?

鼎量


要看在哪个城市,大城市买房那要父母必须有钱,给你拿大部分剩下可以自己少还点房贷,毕竟3,4千的工资在大城市有点少。在三线城市买房压力还小点,但是现在物价都高了,也可以买个二手的先住着,但是前提父母要有钱,没钱先不要考虑了,买上还房贷压力太大,把自己能的苦哈哈的


清姐是山东的


说这个问答的时候给你说个故事,你或许就能理顺一下。

刚毕业来北京,基本月薪2200元,每月有个几百块钱的绩效奖金,去掉社保公积金每个月到手1800,当时在北京合租的房子,一个小次卧,一个月800元含物业费用含取暖费。

过年回老家,我小姑父在上海的工地上做瓦工,说明一下,所谓的小姑父,其实实际年龄没有比我大几岁。

他的这个工种在工地算是技术工种,那时候,据说他每月8000左右。小姑父“关心”的问我大学毕业多少钱?我照实说了。小姑父说那你上个大学干嘛?还不如跟我去工地搬砖。是的,说真的,我当时是沮丧的。

回北京后,和一个带我的经理出去吃饭喝酒的时候,聊到这个话题,我的经理给我分析了一下,他说你别看你刚毕业的这点钱,大学毕业的工资是翻倍和指数型上涨的,而工地的,他们是固定的,今年这么多,明年可能涨一点,但是也涨不了几百块钱。

果然,第二年公司加薪就是基本翻倍,然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职位升迁,基本2-3年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翻倍,到了部门负责人的岗位每个月3-4万,还不算年终奖等各种补助,到现在的自由职业,基本财务自由。而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小姑父”还是基本原地踏步。

如今在北京、天津各有一套房,北京一辆汽油车、一辆新能源电动车。除了北京的第一套房有双方父母资助了30多万的首付,合计首付70多万,剩余的首付都是我和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媳妇,每个月也不算太省吃俭用积累出来的。

我把我当时经理和我说的,也和你说:“刚毕业,年轻就是资本,别着急,沉下心来,在你的专业道路上好好工作和学习,现在不要多想,不要只看眼前的薪水高低,积累工作经验更重要,几年之后,你的薪水涨幅将是指数的上涨。”

希望对你有用,也希望你能沉下心来,积累专业经验更重要。条友,加油!


咋说杂事


22岁,大学生毕业后就能买房不是不可能。我来说一个例子吧!

某生,2018年10月买的,坐标西安,比不上大城市房价

刚工作时候月薪2800.那是17年10月

两个月后跳槽,2017年12月,月薪4000

一直干到2019年4月,23岁了,攒了一万块钱

然后父母资助了147.6万

买了

如果楼主父母有钱能付首付也行,最后全款哈哈哈哈


生活百事讲坛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来。

10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500块钱,扣除保险仅剩可怜的1200块钱。我那时就在想这样我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买的起车啊,有了这种情绪我突然觉得工作也没激情了活着也没意思了。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会越陷越深,恶性循环,最后不能自拔。

你现在要做的是:

1、不要考虑太多

2、积攒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把握机遇,升职加薪,跳槽

有工作经验有能力了,自然公司给的薪酬就会多得多,财富就会慢慢积累下来。




木头人de生活


你好 我是老刘杂谈2020。从事地产行业六年了。

你的问题是刚毕业,月薪3到4千元怎么起步买房?

我的想法如下:

第一:先想清楚你未来会在那个城市安家,因为你刚毕业可能工作还不太稳定。我建议先把工作做好,如果真的确定今后在这个城市安家了,再去考虑在这个城市购房。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卖房以后,背负房贷影响你的未来事业。

第二:因为刚毕业的原因,更需要的是多去学习业务知识。4000元左右减去日常开支和房租等开支也没有什么钱了。这个时间段我想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能力,把工资从4000元上升到8000元,你的选择空间会更大。

第三:如果因为结婚等原因必须购房,我建议你可以向父母借一些首付。同事和你女朋友商议一下你们两个人每月的工资和开支。计算好大概可以负担多少的房贷。

买房是一件人生大事,建议还是综合考虑。我是老刘杂谈2020 谢谢。



老刘杂谈2020


如果父母能帮拿点首付,贷个20年自己每月还个一两千还是可以的(一定得节省啊)[憨笑][憨笑]




天顺祥376


你得先有首付,银行审贷款时要看起码半年的银行流水,工作收入证明,要确定你有稳定收入。你的贷款资格要是不够可以考虑让父母来做共同还款人。



昆明淘房阿东


如果父母不能支持你,自己没有外快,这问题5.6年内不要想,浪费时间的


宝宝卡卡1


只有靠你父母,如果白手起家,你月薪增长的速度远低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到最后还是买不起 就算买起了也是压力巨大。


佩奇就是皮


踏实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当你自己越来越强大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近,希望您能戒骄戒躁、踏踏实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