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馬謖出山之前都沒有帶過兵,為什麼諸葛亮可以,馬謖不行?

竹海飄雪


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套路二字,也就是基本的規則。

在演義赤壁之戰中,老羅就明確了這個套路。

諸葛亮提出了這個作戰方案:趙雲一路去埋伏;張飛一路去埋伏;關羽一路去華容道埋伏。

劉備認為,軍師這個辦法可行,大家就去準備吧。

結果是,趙雲、張飛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就關羽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諸葛亮要殺關羽的頭,劉備求情也就免了。諸葛亮借坡下驢,說“天不滅曹”,這事就過去了。

這個雖然是演義,但老羅在六百多年前就明確了一個現代決策的套路,也就是一個謀劃、決策、施行的規則。責任明確,各負其責。

但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卻完全違背了這個決策過程。

諸葛亮是謀劃者,也是決策者,同時也是執行者。

如果是成功了,一切都好說,諸葛亮境界高,不與大家搶功,皆大歡喜。

遺憾的是失敗了,那就需要追究責任,這事就難辦了哈。諸葛亮總不能對劉禪說,你把我殺了吧。

這就需要一個人出來承擔責任,恰恰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節度。這可不是華容道,老羅沒法替馬謖解脫,只有讓諸葛亮把他殺了。

這裡不是諸葛亮行而馬謖不行,說到家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馬謖真的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在豹眼看來,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整個蜀漢管理的套路出現了問題,決策、執行的程序違背了基本的規則。

馬謖失街亭的整個橋段,縱然有許許多多的教訓可以汲取、總結,根本一點還是違背了基本決策的原則。


豹眼看歷史


諸葛亮平定南中,馬謖街亭之戰,都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帶兵作戰,為何諸葛亮勝而馬謖敗,原因在哪裡?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韓信和趙括手上,韓信首次帶兵是在劉邦彭城之戰大敗後,攻打魏王豹,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利用瓦罐渡過黃河,突襲魏王豹,大獲全勝;趙括首次帶兵是在長平之戰對陣白起,趙括連同其所率領的40萬趙軍士兵全軍覆沒,趙括被殺,韓信和趙括兩人首戰的結果是韓信勝,趙括敗。

決定戰爭勝負的原因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諸葛亮能在平定南中之戰與韓信在破魏之戰中獲得勝利也是一樣,客觀原因對於戰爭雙方來,都是公平的,無非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需要已方大力爭取,但作為主觀原因的雙方統帥的戰爭能力卻是完全不同的。

換句話說,諸葛亮能在首次帶兵並在平定南中的戰役中取得勝利,是因為諸葛亮對於自己的首次戰爭秀下了很大的苦工夫,並做出了正確的決策與戰略,馬謖在自己首次帶兵的街亭之戰失敗的原因就是馬謖對戰爭形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與決策。

簡單地說,就是人的能力問題。

複雜地說,就是將領對理論的理解和實際執行的能力強弱不同。

中國有句俗話叫:手底下見真章。近代有位偉人說過同樣意思的一句話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其實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是無數人經過實踐、失敗、總結得出的經驗之談,衡量一個是不是人才,不是看他的理論知識有多麼紮實,而是看他的實踐能力有多麼強。

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馬謖,又或者是韓信與趙括,不可否認的是,這四人的軍事理論絕對是不容懷疑的,諸葛亮平定南中的總體戰略還是馬謖提出的,在南征之前,諸葛亮曾與馬謖徹夜長談,馬謖對諸葛亮說:

南中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叛亂不服由來已久,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潰,明天他們還要反叛。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

馬謖為諸葛亮的南征南中之戰提出的策略可以歸納為四個字,就是“攻心為上”,而諸葛亮正是準確嚴格地執行這個“攻心為上”的戰略原則,並且還傳出“七擒孟獲”的故事,最終成功收復南中,說明馬謖的策略是正確的、管用的。

有人會打仗,比如魏延,有的人會帶兵,比如於禁,有的人會治國,比如荀彧,還有的人會出謀劃策,比如郭嘉。但不是會出謀劃策的人,就一定會帶兵打仗,你如果讓郭嘉帶兵打仗,估計水平比趙括還差,但是讓郭嘉出謀劃策,其水平一定是頂尖的,所以說用人的最高原則就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不可否認的是,馬謖本身有一定的才能,尤其是其軍事理論水平,在蜀漢是排在前幾位,在龐統、法正等謀臣去世之後,馬謖應該在蜀漢比較顯眼,原本蜀漢人才就少,雖然劉備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之類的話,但能讓劉備專門評價的人,在蜀漢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

馬謖在街亭之戰的失敗,就在於他的實踐能力遠遠差於他的理論水平,如同趙括的實際能力遠遠差於理論知識,是同樣的道理,韓信與諸葛亮的成功,並不僅僅表現在他們首次帶兵打仗上,而是體現在他們人生的方方面面。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的道理,戰場上表現,來自於平日地積累、不懈地努力、堅持地學習,你只看到韓信、諸葛亮表面成功的風光,可曾看到他們在平日默默無聞地學習?

韓信曾在項羽手下做過幾年的執戟郎中,耳濡目染看到軍事天才項羽的作戰,默默學習,才能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大放異彩,成就了一代兵仙。諸葛亮自出隆中士劉備以來,經歷赤壁之戰、攻蜀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雖然劉備時代諸葛亮從未染指軍事,但並不代表諸葛亮不會學習軍事,再加上諸葛亮本身的熟讀經書,自然很多東西一點就通,也成就後來的軍事家諸葛亮。

但是,天才不是一天練成的,而是有一個過程,一個逐漸完善缺點和不足,一個不斷學習改進的過程,諸葛亮首戰能成功,也在於他首戰的對手太弱,雍闓、孟獲這樣的對手,畢竟沒有那麼強大,即使諸葛亮首戰犯了錯,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同樣的道理,韓信也是一樣,他的對手也是一個由弱到強的過程,最早是無能的魏王豹,接著是自負的陳餘,最後是自傲的龍且,對手弱就給了韓信一個犯錯和學習的機會,如果一開始韓信就面對終極敵人--項羽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很有可能沒有兵仙了。

而馬謖與趙括則比較悲催,趙括首戰就面對天下最強的白起,不可能有犯錯的機會,一犯錯就是致命的,所以趙括一戰覆沒,馬謖首戰面對的是身經百戰的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老將軍張郃,也沒有犯錯的機會,一犯錯就會被對手敏銳地捕捉到,一戰就失敗。

諸葛亮首戰平定南中,馬謖首戰街亭之戰,都是首次率軍出戰,馬謖大敗的原因除了馬謖實踐能力不強外,馬謖所面臨的對手太強也是一個原因。而諸葛亮除了實踐能力比馬謖強外,在首戰中面臨的對手不強,給了諸葛亮繼續學習與犯錯的機會,所以才能繼續成長,而馬謖失去一次機會,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歷史上,有兩個人物很有意思,前者是趙括,帶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後者是馬謖,帶來一個成語“言過其實”。

都是因為嘴炮能力太強,而是能力太差,最後帶來嚴重的結果,趙括因長平之戰而聞名,畢竟帶著四十多萬的軍隊被團滅,想要不成名都難,而馬謖只不過是街亭失守,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因為被羅貫中寫進《三國演義》,由於各種藝術創作,使得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情節被世人所熟知。

那麼,馬謖“言過其實”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馬謖是馬良的弟弟,而馬良可以算是諸葛亮的高徒,由於馬謖善於軍事理論研究,因此深得諸葛亮的信任,馬謖因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但是諸葛亮在劉備死之前,並未完全掌握蜀漢權力巔峰,大小事務基本還是劉備做主,馬謖的發揮空間並不大,主要原因就是劉備看不上馬謖。

但是劉備在伐吳之戰敗北後,就一命嗚呼了。很多人對劉備的評價很低,認為他是一個腹黑式的人物,其實,單從打仗這方面來說,劉備還是挺能打的,從一窮二白,一直打到三分天下,也是一號人物。

當然,劉備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根本上還是在於發現人才,利用人才,這才導致很多人都願意投奔劉備。

說白了,劉備的技能就是識人善用,但是這樣一個人物在白帝託孤的時候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但是,諸葛亮並未相信劉備說的話,反而讓馬謖擔任參軍,相當於幕僚一類的職務,乾的工作跟後來的參謀長有些相似。正是由於這個緣故,馬謖經常與諸葛亮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到黑夜。

諸葛亮在南征的時候,特意給馬謖一個露臉的機會,讓馬謖提供作戰計劃,馬謖當時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使得諸葛亮南征頗為成功。

正是由於這樣的緣故,諸葛亮對馬謖更為看重。

公元228年,魏國內部發生危機,蜀國正處於巔峰時期,因此諸葛亮上《出師表》請求北伐,當時諸葛亮命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而自己率領大軍奇出祁山。

在選擇先鋒上,大家都認為應該派遣魏延或者吳壹等人為先鋒,但是諸葛亮力排眾議,破格提拔馬謖,讓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當曹魏方面得知蜀漢北伐後,派大將張郃奪取街亭,阻止馬謖進軍,這場戰役也成為蜀漢第一次北伐的拐點,馬謖在排兵佈陣的時候,將部隊駐紮在山頂,準備以地形對曹魏軍隊形成壓制。

蜀漢大將王平建議馬謖在山下屯兵,以防止水源被曹魏切斷,馬謖當時大概說,如果曹魏切斷水源,我們正好可以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是一代兵仙韓信創造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戰策略,與項羽的破釜沉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一點來看,馬謖還是讀過一些兵書,懂得一些歷史,並非對戰爭不懂。

但是馬謖並沒有估計好當時士兵的心理,在曹魏大軍來襲的情況,蜀漢士兵本身已經膽怯,如今又被切斷水源,自然軍心混亂,最後發生潰逃,馬謖軍隊被張郃部隊輕而易舉的打敗。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以街亭為支點,一旦街亭失守,蜀漢就沒有了繼續進軍的據點,標誌這場戰役最終失敗。

就軍事謀略來說,馬謖並非不懂,正如劉備所說,是“言過其實”,就像縱橫一樣,大學本科專業是經濟,學的一些課程如西方經濟學,張口閉口GDP,就業率,實際上這些東西就跟屠龍術一樣,平時侃大山夠用,真要把你安排那個位置上,分分鐘鬧出笑話。

所以,馬謖就是理論有一套,實操性並不強。

但是這個責任並不能完全賴馬謖,馬謖的定位本身就是參軍,並不是軍隊的決策者,他只是提供智囊,供主將抉擇,真正決定戰役走向的其實還是主將。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講的是實戰性,培養出來一個將領,那是死人堆裡面爬出來的,沒有基層作戰經驗,類似白起和韓信那樣從士兵做起,他不可能瞭解士兵的心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連自己的士兵都不瞭解,還怎麼打仗。

馬謖的問題就出在這裡,放到現實生活中,他屬於走了捷徑,沒有基層歷練,從參謀或者秘書一類的職務,直接提拔到一把手的位置,無論是大局觀,還是細節觀都不太夠用。

造成馬謖悲劇的,並不是馬謖,還是諸葛亮!

劉備在臨死前已經有先見之明,但是諸葛亮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將“言過其實”的馬謖給予重用。

其實,歸根結底,諸葛亮本身也是從軍師一類的謀略人物,搖身一變而成為軍政一把手的。

陳壽在《諸葛亮集》中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就是沒好意思直接說諸葛亮不善於打仗,其實看看三國時期的戰爭就能發現,諸葛亮的才能的確不在軍事方面。

諸葛亮能夠獲得劉備信賴,是因為諸葛亮提出《隆中對》,這個東西其實是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的,並不是單純的軍事著作,諸葛亮跟隨劉備後,並不在軍中任職,而是作為使者到東吳承擔外交上的重任,促成孫劉聯軍的形成。

在劉備奪取荊州後,諸葛亮基本就處於後方,劉備到哪去打仗,也不帶諸葛亮,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才開始掌握軍權,先是平定中南,小試身手,具體戰役規模多大,已經不可考,而其轟轟烈烈的六出祁山,沒有一次取得成功。

當然,說到這裡,很多人肯定要拿“武廟十哲”來說事了,能夠進武廟十哲的,的確都是大牛,但是這個選拔重在一個“哲”,突出的是軍事思想,留下兵書啥的是最重要的標準。

其實,諸葛亮以文人起家,從《隆中對》的文學涵養就可以看出,著書立傳絕對沒有問題,但是要說打仗,至少沒有大的戰役能夠凸顯出來,反而後來被司馬懿剋制的死死的。

所以,馬謖的失誤是諸葛亮的用人不當,以及諸葛亮的軍事水平有關。


史論縱橫


諸葛亮和馬謖帶兵的能力都很強,只是諸葛亮運氣更好些,諸葛亮未出茅廬,就會帶兵,大家要看看諸葛亮的身世和家族。

諸葛亮的二哥在孫權手下做官,有東吳的關係網,無論家境和交往,都能接觸到東吳的軍事理論和學習但兵法演練。

諸葛亮的大姐嫁給蒯褀,蒯家是南郡的名門望族,蒯褀的叔叔幫助劉表平定荊州,官升到房陵太守,二姐嫁給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龐統的堂哥,龐德公是襄陽有名的隱士,劉表曾經親自拜請龐德公出山,但被拒絕。

諸葛亮因為二姐的關係,經常去拜訪龐德公,聆聽教誨,龐德公見諸葛亮聰明伶俐,善學好問,也是不吝賜教,竭力培養諸葛亮。

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和龐德公,司馬徽,徐庶都是好朋友,丈母孃是南郡大家族的蔡諷的女兒,姑父是張溫,官封太尉,蔡諷的弟弟是荊州水軍大將蔡瑁,劉表的夫人蔡氏和諸葛亮的丈母孃是姐妹。

所以諸葛亮這樣的背景,不僅學到天文地理,易經八卦的玄術,還學到和看到兵書戰策,兵法演練,攻殺戰守等軍事理論和戰術。

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都是知曉山川地理,治世經綸的賢才。

所以諸葛亮一出山就把自己學到的理論用於實踐當中了,劉備本就兵少將寡,諸葛亮這樣的大才,施展在這樣的隊伍當中也就遊刃有餘,瀟灑自如。

馬謖也是個人才,本是西涼馬家之後,軍事能力也很強,要不怎麼會得到諸葛亮賞識,只可惜,馬謖出山的第一仗就遇到久經沙場的名將張頜,張頜的能力熟悉三國的有目共睹,為人老練穩妥,戰場經驗豐富,本人勇武過人,馬謖第一仗就遇到這樣的對手,不輸就怪了,天意弄人,只能說馬謖的運氣實在太差了。




我是星星之火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諸葛亮用盡辦法誘使司馬懿出戰,可司馬懿就是堅守不出。諸葛亮派戰使到司馬懿處,司馬懿問諸葛亮寢、食和其事情之勞累,不問軍事。使對司馬懿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數升。”司馬懿說:“亮將死矣"。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可是諸葛亮事必躬親,不利於蜀漢後備人才的培養,蜀中諸將,習慣了聽從諸葛的指揮,完全不用動腦子,只聽從諸葛亮安排就行了,也完全沒有獨擋一面的鍛鍊機會。眾將中只有魏延敢提不同意見,卻被諸葛亮判定為“有反骨”。



司馬懿對的著名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諸葛亮一生唯謹慎,事無鉅細,都必親力親為,馬謖雖然熟讀兵書,一直是諸葛亮的參謀人員,對排兵佈陣、用謀設計,可以誇誇其談,難怪先主劉備臨終遺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馬謖有戰役理論,但從沒實踐機會,只能是紙上談兵。好不容易逮到守街亭這個獨擋一面的機會,卻因不聽諸葛亮的囑咐,丟失了街亭,也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的淚水是悔恨?還是不捨?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廈門老新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小人物來答!

剛剛過去的《時間的朋友2019年跨年演講》,講到一個有趣的問題,說山東人能喝酒,原因是山東人的酒文化比較深厚,把山東人的酒文化總結成:“喝酒課程”!由於山東人喝酒有標準課程,於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能喝酒的山東人,但你反問一句,所有的山東人都能喝酒嗎?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嗎!也有一大批山東人不能喝酒。那麼問題來了,同樣的課程,怎麼會有如此差距呢?把這個案例套在今天這個題目上,我們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同樣是沒帶過兵,為什麼諸葛亮行,馬謖不行了吧!

東漢末年,兵法是一門必修課程,很多人都在學習兵法,因為政局動亂征戰的需要,這門課的學生很多,袁紹、曹操、公孫瓚、魯肅、周瑜等等,不僅有武將學、還有很多謀士也學,如:田豐、司馬懿、諸葛亮、郭嘉、荀彧、程昱等人,這裡面學的比較深有曹操,他自己根據《孫子兵法》學習心得,自己搞了一本《孟德新書》,發給自己武將學習,只不過這本書沒有留存下來,再楊修給益州別駕張松吹牛的時候,被張松反殺了,張松過目不忘,把曹操寫的《孟德新書》看完後,倒背如流,說是三歲孩子寫的,氣的曹操把書燒了!諸葛亮學習完了之後,寫了一本《武略》,留給了後世,其中記載了諸葛亮的學習心得!

孫子兵法是同一本書,然後每個人讀過之後,都有自己的見解,能讀到這個問答的人,自然是讀過書的人,都上過學,自然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同樣是數學課,老師講的一模一樣,但是最後的考試成績,那是千差萬別,時下有一個流行得說法“別人得成績是用來檢驗老師得教學效果,我的成績是用來看我們班有多少人!”,有人能考滿分,但有人連及格都困難,甚至有人得鴨蛋0,如考研名人張雪峰老師說的:“會是真會,不會那是真不會啊!”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你讓我們得專家給你解釋一下,那是天羅地網所有因素全部涉及,如:天氣原因、身體原因、記憶力原因、男女發育原因、再課堂上得注意力原因,如果給你羅列下來,寫本書都夠!

有了前面得鋪墊,我們迴歸到馬謖和諸葛亮得問題上來,為什麼諸葛亮能行,馬謖不行?

簡單了,諸葛亮就是學兵法學明白了得人,也就是學霸,而馬謖呢,就是一個學渣;就是那種孫子兵法中得字,我都認識,但是它說了啥,我是真不知道!這是原因一;

第二個原因呢,小人物認為一句:實踐是檢驗真理得唯一標準,概括一切,孫子兵法是一門基於實踐得學課,而不是坐而論道的學術性學課,諸葛亮再學習這門課得時候,是下了功夫,很努力得,例如他再提出隆中對戰略得時候,直接拿得是益州得地圖,這不僅自己親身實踐了,還把自己得畫圖能力也提升了!真正得做到了“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好比高考得學霸,考上清華北大高手,你去看他們得筆記都會有巨大收穫一樣,諸葛亮做得無可挑剔,因為畫圖很直觀,可以減少文字表述產生得誤差啊!但是馬謖呢,本身就是學渣一個,實踐工作呢,就是跟著諸葛亮這個老師跑,諸葛亮這個自身實踐能力比較強得老師在,自然馬謖不會得到太多得鍛鍊機會,這就是典型得“老闆很強,員工很弱!”造成得結果就是,員工都是跑腿得,老闆才是真正幹活的!馬謖在這樣得老闆跟前能鍛鍊到什麼呢?

第三個原因,騎象人和大象得關係。當前有一個比較流行得說法:“腦子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就是說,用眼睛看抖音,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不會幹,但是一動手,全部亂!馬謖遇到得問題就是如此,諸葛亮給自己這個徒弟很用心,這也教,那也教,一有錯立即糾正,馬謖眼高手低的毛病就這麼樣培養出來了!

馬謖在守街亭的時候,小宇宙膨脹了,覺得自己可以統治宇宙,然後諸葛亮也覺得他能幹,於是立下軍令狀就去了,但是身體很誠實啊,打街亭不會啊!真正到自己實踐的時候,才發現這個世界不是那樣的,諸葛亮可以幹成的,馬謖是不行的!就如縫衣服一樣,每個人都說會,但是縫出來的效果,那是五花八門,各有千秋啊!馬謖就是那個用嘴說,頭頭是道,但是動起手來,那是一個“囧”!

綜上所述,小人物認為:對於孫子兵法這門課,諸葛亮是一個學霸,馬謖是一個學渣而已!


小人物F


題目有問題啊,說出山之前,誰出山之前是帶兵的?每個人,包括歷代名將不都是從無到有,一點一點學的。但是如果說沒帶過兵直接委以重任,那諸葛亮也不可以。真正歷史上的諸葛亮絕不是演義中那個一出山就指揮軍隊的人,而是經過了多年的蟄伏才逐步開始帶兵。


《三國演義》小說中,諸葛亮一出茅廬,就遇到夏侯惇攻打新野,劉備也是信任有加,直接將印劍交付諸葛亮,於是諸葛亮指揮若定,命關羽、張飛、趙雲等如何如何,結果火燒博望坡,大敗夏侯惇,成就初出茅廬第一功。原本對諸葛亮抱有懷疑態度的關羽、張飛自此折服,心甘情願聽從軍師調遣。而諸葛亮後來也一直一個又一個錦囊,命令將領們執行各種軍事行動,彷彿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是天生的,擁有無可挑剔的智慧。實際上怎麼可能?

我們不能否認,確實有些人在軍事方面有天才。但如果沒有軍事經驗的人,君主、主帥是不能隨便授予兵權的,否則就是趙括。故而,真正歷史上,諸葛亮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根本沒有接觸兵權。小說的情節當不得真。


真正的諸葛亮,於建安十二年(207年)出山輔佐劉備,為之提出了“隆中對”戰略構想,但是並沒有參與任何實質性的軍事行動,火燒博望坡那是劉備自己打的。建安十三年,劉備敗走夏口,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孫劉同盟,那時候,他展現出來的其實是外交方面的才能。赤壁之戰後,劉備平定荊南四郡,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中郎將是一個武職,但實際上諸葛亮也不參與打仗,而是負責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可以說是一個後勤保障類的職務。當然,這期間,諸葛亮顯然也接觸了不少軍務,這為他後來南征北伐打下了基礎。而後,劉備入蜀奪取益州,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留守荊州。戰事遇阻,龐統戰死,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率援軍入蜀參戰。這是諸葛亮真正的參與軍事行動了,而那時候已經是建安十九年。所以,諸葛亮是出山七年以後才真正參與了軍事活動。


即使是這樣,諸葛亮也並非自此開始帶兵。相反,之後劉備奪取成都,諸葛亮再次留守後方,也沒有參與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及關羽死後的劉備伐吳。直到劉備駕崩,託孤於諸葛亮,他才真正開始掌兵。即使如此,也不能立刻就開始北伐,所以,諸葛亮先南征,找一個容易對付的先練練手,此後才是北伐中原。

所以說,再有天才,也得通過學習、鍛鍊才能擔當重任。馬謖此前雖然常常出謀劃策,但沒有獨自領兵經驗,這種情況下,第一次帶兵就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任務,而不應該是決定北伐成敗的重要戰役街亭之戰。故而,諸葛亮破格提拔馬謖擔當此任,是一個太重大的錯誤,他確實應該為此承擔責任,這也是諸葛亮後來自貶為右將軍的原因。


伊耆角木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

諸葛亮出仕即“巔峰”,從三顧茅廬到劉備建立蜀漢,諸葛亮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馬謖出仕以來一直作為參軍,並沒有什麼大的功績,也沒有機會歷練,唯一一次實戰機會也兵敗街亭,自己也被諸葛亮就地正法,以正效尤。

諸葛亮更多的是通過實戰與理論的相結合去用兵,帶兵,所以鮮有敗績,而馬謖一味的紙上談兵,高談闊論,不知道靈活運用理論學識,致使自己第一次帶兵就失敗了,

提問者提問的問題,筆者通過以下闡述來解析這個問題。

第一,諸葛家族乃當世之望族,諸葛三兄弟皆在三國身居要職,而馬謖出身較為平庸。

諸葛氏是琅琊的名門大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所以說諸葛亮出生於官宦世家,家境一直比較殷實,使的諸葛亮能夠有很好的經濟能力來學習知識。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在諸葛亮的同族三位兄弟中,諸葛瑾輔佐孫權,諸葛誕投奔曹丕,諸葛亮則幫助劉備,諸葛亮三兄弟最後都在三國中位居要職,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所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就是形容諸葛亮三兄弟能力超群,被世人所熟知。

反觀馬謖,只有一個哥哥馬良比較出名,馬謖也是依靠自己哥哥的關係,才被諸葛亮重用,有機會在蜀國軍政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馬謖這個人能力一般,不顯山不露水,在前期並沒有什麼建樹。更多的是給諸葛亮出謀劃策,打下手。

所以說單從出生來說,馬謖無法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畢竟諸葛亮出仕即巔峰,家庭環境的影響格外重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這句話就闡釋了家庭出生的重要性,所以說家庭因素佔很大頭,侷限於一個人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能夠出仕很輕鬆,而馬謖出仕還要人來幫忙的原因。

第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諸葛亮身邊皆是擁有乾坤治世能力的人才,而馬謖身邊之人皆為平庸之輩。

諸葛亮身邊的好友皆是有治世能力的人,如徐庶,司馬徽,崔州平,他們幾個人每日在一起談經論道,學術造詣已然登峰造極。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及這幾個人物的生平故事,來凸顯這幾個人的才能。

  • ——徐庶:劉備在新野屯兵駐紮,徐庶來投奔,這個時候曹操領重兵前來,這是徐庶作為謀士的第一戰,徐庶不溫不火的,小施計謀就大敗曹軍,但因為自己的老母親被曹軍擄去,曹操以此為要挾,只好去曹操處,臨走前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徐庶去了曹操那,終身沒有為曹操獻策,在赤壁之戰上,早看出了曹操的弊端,失敗處,最終,曹操如徐庶所預測的那樣兵敗。

《三國志·諸葛亮傳》: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

從上面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徐庶的能力為人,絕對在三國前期屬於獨居一檔的人物

  • ——司馬徽:東漢末年隱士,有“水鏡先生”之稱,早在劉表主政荊州之時,就希望司馬徽能夠出山輔佐自己,但是司馬徽一方面淡泊名利,一方面深知劉表為人的心胸狹隘,害怕被其所害,所以推辭不出。

後來,劉備有所相求,司馬徽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劉備依靠二人最終三分天下。

曹操在平定荊州後,知曉司馬徽的大名,也請司馬徽出山輔政,但司馬徽推辭,不久就病逝了。

《世說新語·言語》引《司馬徽別傳》:荊州破,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惜其病死。

諸葛亮身邊的朋友,道友先後都被各路諸侯邀請,而徐庶在新野大敗曹軍,則說明這些人士不是徒有虛名,而是有真才實學的。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諸葛亮和這些人物在一起,所以才能實力絕對只強不弱,

而反觀馬謖,身邊皆是平庸之人,沒有才能卓著的朋友相伴左右,以致學術方面不如諸葛亮。所以在帶兵上有很大的瑕疵,

第三,諸葛亮善於“機變”,知道實戰與理論相結合,而馬謖紙上談兵,照搬理論,不知道用兵之道在於隨機應變。

諸葛亮,為什麼能夠將三國中國力最弱的蜀國,力保數十載不滅國,就是因為諸葛亮善於用兵,懂的隨機應變,不照搬書本上的計策,結合戰局,地勢相結合作出指揮判斷,

在馬謖兵敗於街亭後,蜀軍前有城池,後有敵軍,形勢相當危急,諸葛亮沉靜下來,收攬蜀軍敗軍,後軍改前軍,命一大將率軍斷後,防止魏軍來偷襲,使的街亭之敗,沒有使蜀軍造成更大的損失。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木門道射殺張郃,平南中之戰,都是諸葛亮善於“機變”的事例。

而反觀馬謖,“處女戰”,就以失敗告終,最終用付出生命的代價為這場戰爭賣了單,早在馬謖當參軍的時候,先主劉備就已經看穿馬謖的用兵之道,一句言過其實,就已經說明了馬謖只是個紙上談兵之輩。

《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在街亭之戰上的時候,馬謖只知道居高凌下,以為自己佔了地形優勢,易守難攻,但可曾想到,一寸長,一寸短,你在高處,魏軍圍山,你怎麼下來,你在山上水源糧食怎麼解決,這些實質問題,馬謖從沒有考慮,以致於自己所謂的優勢頃刻之間轉化為劣勢,最終兵敗於街亭。

街亭之戰,馬謖不知道實戰與理論相結合,反而照搬理論,致使蜀軍被魏軍大敗,而街亭新敗後,諸葛亮能夠隨機應變,根據戰場的變化而變化,以變應變,亡羊補牢,使的蜀軍在無更大的損失。

一場戰爭,兩種對待方式,馬謖陷蜀軍於危險境遇,而諸葛亮卻力挽狂瀾,止住頹勢,使的蜀軍轉危為安。通過對比充分說明了諸葛亮擅於用兵,而馬謖不懂用兵。

第四,諸葛亮性格沉穩,能夠分清利與弊,而馬謖剛愎自用,不聽勸誡,在性格上完敗於諸葛亮。<strong>

諸葛亮主政蜀國的時候,每當蜀國出現危急的時候,諸葛亮都能夠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這些都與諸葛亮的沉穩是分不開的。

夷陵之戰時,劉備為報關羽之仇,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之戰,結果被陸遜大敗,敗退白帝城,不久劉備病逝,此時,魏國已知蜀漢兵敗的消息,集結重兵,對蜀漢虎視眈眈,而這邊又與吳國鬧僵,內憂外患之下,諸葛亮分清厲害關係,放下身段,主動和吳國和好,對抗曹魏,就這樣危急自解。

而反觀馬謖,在街亭之戰時,副將王平多次勸誡他,按照丞相諸葛亮的部署來用兵,但馬謖不聽,一意孤行,剛愎自用,還痛斥王平不懂用兵之道,最終造成街亭大敗的苦果。

所以說性格也會決定一個的成敗,諸葛亮性格上的沉穩,決定了他用兵上能夠穩妥指揮,而馬謖性格上的缺陷讓他帶了一次兵,就兵敗如山倒。兩個鮮明的對比,就說明了為將者在帶兵上性格的重要性。

總結:綜合上面所有原因,諸葛亮不僅能帶兵,而且能帶好兵,而馬謖實際上只是一個理論家,第一次帶兵,就讓自己“領了盒飯”,所以說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


向日葵愛歷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只能說個人有個人的機遇吧。馬謖怎麼能跟諸葛亮比,諸葛亮是天縱之才,雖然在出山之前,沒有什麼實踐經驗,唯一的名頭就是“臥龍”之名,這還是僅限於南陽、襄陽這一個圈子。再往外,恐怕沒人知道這個名號,否則劉備以前就沒聽說過?

不過即使如此,諸葛亮的第一戰讓劉備三兄弟心服口服,博望坡一戰,大敗夏侯惇的十萬大軍。也就是從這裡開始,諸葛亮的名聲才大增。至於馬謖,他們馬家算是荊州一帶比較有名的士族,他的哥哥就是馬良,很早的時候,他們馬家兄弟就投奔了劉備,而馬謖也歸於諸葛亮“使喚”,用現在的話說,馬謖就是諸葛亮身邊的“秘書”。

雖然看起來,這兩人出山之前都沒領過兵馬,也沒打過一次仗,可話又說回來,誰都有第一次,有人第一次勝利了,也有人第一次失敗了,正好,諸葛亮第一次指揮作戰勝利了,而且還是大勝,而馬謖跟了諸葛亮十幾年,好不容易有一次帶兵的機會,可是最終卻失敗了,而且還因此被斬首,只能說馬謖學藝不精。



在這個世上,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天才,而有些人就是蠢才。


青史回聲


馬謖字幼常,史書上說他才能過人,喜歡和身邊的朋友談論國家的形式和一些軍事觀點,因此丞相諸葛亮對他特別器重,每逢召見他,和他在一起談論常常是“自晝達夜”。

建興三年,諸葛亮率兵出征南中(包括當時的益州、永昌、越雋、四郡)討伐雍,臨行時馬謖送他幾十裡。諸葛亮對他說,我們在一起工作了這麼久,希望你能為我這次出征提一些意見。馬謖回答說,南中的叛亂勢力,憑藉地勢險要,距蜀又遠,不服已很久了,即使今天打敗它,明天也很可能還會重新反叛,如今您正要全力出兵北伐,以對付強賊。叛亂勢力知道我們國內空虛,反叛也會加快,用兵的原則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希望您能使他們心服。

諸葛亮在南征過程中,完全採納了馬謖的建議。他率部進入南中,捷報頻傳,斬了他們的頭領雍。孟獲看不下去了,想要繼續為了獨立而戰鬥。孟獲是當地少數民族心中神一樣的存在,十分有影響力。諸葛亮命令部下一定要想辦法活捉他,要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後一次捉到孟獲時,還是要放他回去,這時孟獲心服口服地說,你真是有神威的人,我不再造反了。

南中平定後,面臨著一個治理的問題和如何防止反叛的問題。諸葛亮依然採取馬謖“攻心為上”的策略,蜀軍在南中不留下一個官員或者士兵,讓孟獲這個當地領袖有對諸葛亮服氣的人物管理這個地方,用當地的部落的人去管理當地的百姓,去管理當地的事務。這一戰略思想的運用,大得人心,一直到諸葛亮去世,這裡的少數民族再也沒有反叛。這對於平定南中、穩定蜀國後方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以後的北伐中,使諸葛亮能夠集中兵力對付曹魏,從而避免了兩線作戰。由此可見,馬謖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事家。

後來的小說評論家毛綸、毛宗崗兩人在點評小說第八十七回中詳論說,這個計策是一個開創性的,讓南方一下就平定下來,他所說的妙計是兵法中沒見到的,但卻是十分玄妙的兵法,在前人兵法之上。可見,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是前無古人的。

馬謖被殺後,諸葛亮親臨祭祀,痛哭流涕,安撫馬謖的遺孤,並說要很好地照顧他們。據有關書籍的記載,說馬謖臨終行刑時,有10萬人因為他而哭泣,可見馬謖的死影響是相當大的,懷念他的人大有人在,這一切都與他的才能、功績是密不可分的。聽說馬謖被殺,蔣琬來到漢中,對諸葛亮說:“從前楚國殺掉得臣,晉文公那高興的心情從他的臉上都可以看得出來,如今在天下還沒有統一的情況下,您殺了‘智計之士’,難道不感到可惜嗎?”蔣琬在這裡將馬謖和楚國名將得臣相比,應該說是很恰當的,是很有分量的。至於蔣琬,在蜀中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諸葛亮在給後主劉禪的密表中說:“我若不幸死去,我身後的事應該交給蔣琬。”諸葛亮死後蔣琬拜尚書令,升為大將軍,總領尚書事,封安陽亭侯,第二年又加為大司馬,成為諸葛亮的繼承人。

蔣琬對馬謖的評價非同一般,可見馬謖是個了

不起的軍事家。在我們談論馬謖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想起劉備的那句話,馬謖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用,這話有什麼根據,馬謖在哪些地方言過其實,史書上似乎沒有記載,也許是因為馬謖有時候喜歡高談闊論,引起這個以草根出身的皇帝不滿,因而認為馬謖誇誇其談,不可大用。筆者認為,劉備的評價未必是客觀公正的,這裡必定含有他個人的成見。後來的讀書人總是喜歡拿馬謖失街亭一事和劉備的話對號入座。這些都是沒有依據的。

小說裡一直對馬謖這個人以貶低的態度寫的,但那是小說虛構,並非歷史真實。一個“

庸才”能有如此才能和功績嗎?一個“庸才”之死會有如此轟動效應嗎?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戰無不勝的統帥,我們不能因為項羽垓下失敗,就認為他不是英雄,我們不能因為諸葛亮任命馬謖而導致失街亭,就認為這個人不是優秀的軍事家。當然,我們也沒有理由因為馬謖失守街亭一事,就否定他的才能以及他為蜀國所建立的一些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