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方孝孺的气节?

史032


方孝孺所谓“气节”,只是明清两代文人们的春秋笔法而已。

作为学者、大儒,他是当时的翘楚,作为臣子、官员,他也许只是一个失败者,成王败寇而已。现在所流传的那些气节故事“诛十族”,只是出自于祝允明的《野记》,而在《明实录》甚至清人编攥的《明史》,均无相关记载。

我们知道,明代中期,文人一统朝堂,连皇帝都要让步于文人的笔。而方孝孺,便作为典型,在成为了文人们的一杆枪。本来方孝孺在建文年间,作为“削蕃”的主要参与者,在“靖难”后理所当然的作为“战犯”被处置,是很正常不过的事,算是政争失败的正常结果,但因为他“当代大儒”的身份,恰好满足了某种政治需要,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气节”。有人拿他比文天祥,那完全是两回事,不具有可比性,文天祥,才是真正的气节。


紫陌西风


说实话,方孝孺这人虽然被称为文人种子,但本身并不是很有才干。

请记住,不是没有才学,而没有才干!

当年有人在朱元璋面前举荐方孝孺 老朱与他相谈甚欢,但最后老朱只把他打发去教书了,并没有用他!

朱允炆登基之后,方孝孺在黄子澄等人的推荐下,进入了建文帝的视线,并被以为股肱之臣。

不过不管是方孝孺还是黄子澄,都是些纸上谈兵的货色,真正操持朝政,往往都是意气用事,想当然的那一套!

建文兵败之后,方孝孺被俘虏,最后被朱老四给砍了,据说还诛了十族,其结局不可为不凄惨!

但若说方孝孺的气节,我看未必有多少!

其在城破时没有杀身以殉故主,被俘之后没有自尽以全名节,足见其人是有求生之心的!

甚至有野史记载,方孝孺有意投降,但朱老四没答应,一来是此人实在没什么大用,二来朱老四也恨他坏了老朱家的亲情!


I老八一杠I


方孝孺,宁海人,字希直,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1398年明太祖驾崩,朱允炆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朱允炆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1402年燕王朱棣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方孝孺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时年四十六岁!

总的来说,方孝孺是明朝初期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人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大江侃历史


中国人历来对做人的原则是讲究的最多的。

比如气节问题,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有“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极端强调了气节最为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之处。

的确,做为人立身处世来说,没有气节是不行的,但是过分的突出或者是唯一的去坚持所谓的气节,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做为历史知名的方孝孺基本上诠释了这样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要怎么样去坚持气节?

01方孝孺是大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他可是朱元璋钦定的辅助建文帝的良才,蜀王亲自为其正名为“正学”先生。

公元1403年的南京,建文帝已经不知所踪,燕王朱棣已实际控制了大明帝国。朱棣也好面子,要找一个当世的大儒来为其诏书,要名正言顺的做皇帝。群臣皆推荐方孝孺,结果是刚正不阿的方孝孺先生没有被燕王的霸气所吓倒,也没有被朱棣的伪善和气所迷惑。

可也正因为是大才,才导致了被诛十族。

02方孝孺坚守的是中国士大夫的气节,与民族气节截然不同

既然战争已经选择出了谁是皇帝,那反抗的意义何在?

靖难之役是明朝贵族之间的斗争,通俗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外族矛盾。

所以不存在特别的气节问题。既然如此,那朱棣或者建文帝的后人做皇帝对于臣子来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朱元璋的传人,自古成王败寇,又有谁对谁错。更何况历来帝王之家,对皇位的确立容不得外人的意见。

有人说方孝孺反对朱棣做皇帝的行为,是维护了封建社会皇帝继承立长的标准。看看历史上的帝王继承就知道了,所谓的立长不立嫡有多少时候能实现?

并不是说气节的不重要,是说气节也要看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对象上。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苏武,岳飞,文天祥,辛弃疾,史可法等,皆具有铁骨铮铮的气节,是大丈夫。

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全是外族。所以他们的气节使人钦佩,敬仰。

反观方孝孺,其实也让佩服,他面对死亡的无惧,面对被诛十族的洒脱,依旧坚持“燕篡立”。他所坚持的并不是民族气节,而只能说是中国士大夫的文人气节,是自己的原则,是对建文帝知遇知恩的报答,是对建文帝的精忠,而不是对国家的忠诚。

03何不换种方式为国效力?

总的来说消除元患、郑和下西洋振大明雄风、疏通运河、建都北京、修《永乐大典》、发展经济,使朱棣时期的明朝达到了明朝历史上的最高峰,被誉为“永乐盛世”。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朱棣是个好皇帝,无论是对明帝国还是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说朱棣善杀,但是和洪武一样,他们两父子杀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而建文帝能不能做到朱棣的这些功劳还有待商榷,但是一个铁的事实是,永乐时期是明朝的最高峰。和贞观时期是整个唐朝的最高峰一样。有意思的是,把这两个王朝带入最高峰的两个皇帝都不是正统的继承皇位,都是靠铁与血的手段。

魏征却没有方孝孺的这种所谓的气节而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千古称颂的良臣。想魏征初为隋臣,后从李密,再降李唐,然后再从窦建德。窦建德死后再回李唐,得太子李建成重用。力主太子李建成先发制人杀秦王李世民,未果。玄武门事变之后,魏征却再从李世民,并从此深得重用,终成一代谏臣良臣流芳千古。他效忠的是国家,而不是某一个皇帝。

按照某些人通俗的说法,魏征应该算的上是六姓家奴了。可是历史上并没有看到谁对他有这样的污蔑,为什么呢?想来是因为贞观时期的唐朝无论民生军力国力都是整个唐朝乃至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峰而一俊遮万丑,想唐太宗李世民是所有的封建帝王里面评价最高的缘故。而魏征的没气节又完全可以理解为良禽择木而栖的天性使然,是为了下万民而抛弃自我名声的大丈夫所为。所以,魏征能流芳千古。

方孝孺的文章不少,但其《深虑论》却暴露了其对于治理国家的消极和无能。通篇只强调一个主题:那就是德。至于什么计谋政论是不需要的。

为什么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多想想为国效命的事呢?

04结语

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通俗的说法有两种:显微镜看法和望远镜看法。一个微观,一个宏观。

很显然,方孝孺先生使用的是微观法,所以他被夷十族,得不偿失。

而魏征显然是宏观法,加上他遇到的是封建第一明主,所以,他风风光光的流芳千古了。

很明显的,方孝孺先生也是有这种机会的,可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他放弃了。

方孝孺对建文帝的忠,对明朝,对朱棣,对他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悲剧,一种最深的悲剧。

其实,方孝孺完全可以做个明朝的魏征,为天下做更多的实事,而不是空搏一身的好名声。

坚持气节,也要多种灵活的方法去实行,而不是一成不变。

生活亦是如此,堵得慌的时候,给自己找个出口,毕竟活着更重要。


裴晓锋


几百年来,人们对方孝孺的评价都极高。方孝孺是宋濂门下得意弟子,学习优秀,同门师兄弟都不及他,深受宋濂器重。

当年永乐皇帝朱棣攻陷南京后,想让大儒方孝孺帮忙起草即位诏书,用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方孝孺拒绝为朱棣题字以表降服,并高呼“燕王篡位”,最终被打入大牢,诛十族,亲朋好友俱死。

史料记载,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于是方孝孺成了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更为残忍的是,朱棣为了让方孝孺屈服,把每个人都当着他的面处死,最后,才轮到方孝孺自己,一刀一刀被折磨至死。

方孝孺大义、气节是有的,但未免太过迂腐,十族被诛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方孝孺只有气节,并无智慧,程朱理学后,中国的读书人要么虚伪,要么迂腐,甚至脑子里全是浆糊。而真正智慧者,凤毛麟角。

大家认为呢?





葫芦文化


愚儒,自认是儒,但没有把孟子前的儒家精神搞透。有人拿他跟文天祥,甚至吴三桂的例子比较,只能说,没有可比性。


九谖草


气节可佳,结局悲惨。

从做学问的角度而言,其尚未贯通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根基,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

金刚经赞有云:“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其儒家的学问应该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和高度,对 “人法 ” 的研究富而有余,而 “释”和“道” 方面欠缺太多,至于“三教是否同源” ,相信更是从未思量过……。


九野狐


方孝孺是明朝皇帝朱允炆时期的大臣,官至文学博士,因为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诛十族,涉害的亲人朋友和学生多达870余人。所以但凡说到方孝孺,都离不开“历史上唯一个被诛十足的人”这个话题,诛十足也让燕王朱棣在方孝孺身上创下了一项历史之最,暴露了专制极权主义的凶残。同时,诛十足事件也从另一方面掩盖了方孝孺的个人才华,抛开这个事件本身,方孝孺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被低估的学者、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一个值得我们总结和纪念的人。

方孝孺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所以他在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上,倡导的是以仁治国的德治,推崇天下万物养天下万民,天下万物不能为一人一族所用的理念。这种重视民生的民本主义观念也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辅相成。他一生读书无数,著有《睦族》,《务学》,《体仁》等文学著作,强调的也都是法治和德治并举的思想理念。

但明王朝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走向巅峰的时期,而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朱元璋和朱棣。朱棣起兵打进京城,在朱允炆自尽后胁迫方孝孺这个当时的大文豪草拟诏书,如果方孝孺没有违背朱棣的旨意,荣华富贵便唾手可得。可是他选择了对信仰的忠诚,践行了“威武不能屈”的信念,纵使身死且被诛十族,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取义成仁,反映了他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王道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后人甚至把方孝孺在这个悲剧事件里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称之为“方孝孺精神”。

当然,方孝孺这种高风亮节的死法也存在一些争议,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愚忠”,还牵连了后代子孙和学生门第,还有人说朱棣和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子孙,谁做皇帝不都一样吗,方孝孺用得着这么较真吗?但是我认为,取仁取义是方孝孺对自己信仰的坚守,这是一种政治操守和品德,没有这样的政治操守和品德他也不会和违背皇位继承制度的朱棣对着干,也不会酿成诛十足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洪承畴投降清朝保住了性命,后世并不纪念他,还有吴三桂降清又反清,后人视之为贰臣,八年抗战和四年内战出了无数的汉奸和叛徒,后人只会骂他们而不是纪念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方孝孺那样的政治操守。

用文天祥那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形容方孝孺的爱国思想太合适不过了。方孝孺的爱国不仅体现在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还有体现在忠于自己的信仰与理念上。我前些日子回老家宁海特意去方孝孺读书处的旧址拜访了一回,似乎隐隐中仍能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气,不禁感慨万千:现代社会连方孝孺的影子都很难找着了。所以今天聊一聊方孝孺,也是为了让不知道他的人知道他,知道他的人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个值得知道和纪念的人。


艺海综述


用现在人的观点说就是迂腐,不会变通,谁当皇帝不一样,咱们都是臣子,只要对老百姓好就行呗。但是在古代三纲五常尤其是程朱理论在当时社会占主流的时期,君辱则臣死。在那个时期作为书生,顾命大臣的方孝孺的做法可以说是大气凛然的,其气节可照日月,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小新谈史


方孝孺是忠君的代表,只是最终成王败寇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所忠的是建文帝,不会因朱棣“靖难”成功而改变心志。不为强权所动,不移忠孝正统。方孝孺为心中的信念而死,在他心里,朱允炆永远代表着正统,而政变成功的燕王最多也是“篡位者”。他要为天下书生做表率,要为自己的门生故吏立榜样,即便灭十祖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