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受疫情影响大吗?

忘懮吧


伴随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 传统银行门店业务本身就在下滑 更准确地说个人柜台业务量逐步下滑 但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也就是说疫情影响相对有限也较短暂


睿锦基金


这个问题需要分类讨论,不同类型的银行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五家大型银行:具体包括工、农、中、建、交。其资本实力强,客户结构好,客户群体基本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也已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头部客户为主,在本次疫情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加上今年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经济下行对冲操作,届时将以大型银行作为融资主力,因此整体形势较为看好。

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具体包括招行、中信、光大、华夏、平安、民生、兴业、浦发、广发、恒丰、浙商、渤海。其客户群体以部分大型,中小企业为主,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不过作为全国性银行,其经营回旋余地较大,业务创新,科技能力总体较强,个人业务经营良好,有一定的对冲能力,总体看问题不大。

三、地方中小法人机构:具体包括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其客户群体基本以当地国企,中小企业为主,因此收到的冲击较为明显,而且在不同地区会形成很大差异。若是当地经济实力较强,疫情形势不严重,总体来说能够平稳过渡;若是地方经济实力差,疫情又严重,需要依靠中央及地方的扶持政策才能平稳过关。

四、民营银行:包括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营银行等,差异就会很大,具体看其服务的企业类型及其科技,线上业务能力,比如北京中关村银行,其服务对象多为高新企业,在本次疫情中就基本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五、政策性银行及开发性银行:包括国开、进出口、农发。这三家行有国家专项支持政策,且不是纯商业化运作,受到的影响不大。

六、邮政储蓄银行:客户群体也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因其网点多(到乡、到村),资产规模大,也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不过要强调的是,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会想尽一切方法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相信就算有困难也是暂时的,长期是向好的[赞]。



时光的经纬度


银行受疫情影响很大的,有以下原因:一是贷款业务,银行是各行业的最上游,顶端的企业,主要是通过资金运营获得利润,当疫情影响下,各行业都会受到损失,银行的借贷方面的回款会比平常困难,因此在疫情期间银行的贷款业务是会受到冲击的。二是各银行的理财存款业务,存款方面新增的话肯定会受到影响,企业没有流动性,大部分是支出,对银行存款业务也是有一定冲击的。三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人们都无法出门,大部分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对于大额资金的流动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互联网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综上所述对银行有一定影响,但总体风险可控。



股中军师


对他们来说有利也有弊!

首先,会有更多人逾期,银行又可以多收一笔黑钱,至于政府指示的疫情期间逾期不上征信什么的,有没有实际意义,大家都是明白人!

另外,弊端就是也会有很多人和企业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也就是破产!破产基本都是黑账,一多半都没有偿还的可能了!

但银行在中国比较特别,只见盈利不见亏钱,所以整体影响也不会多大



世泽爸爸


银行受到疫情影响,肯定是有的,在中国,金融是一个较为尴尬的存在,承担着支持实体经济的 重任,银行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也就是加大贷款,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也就是降低贷款利率。

受到突如其来的疾病冲击,为了遏制疾病进一步传播,有关方面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对小区村庄实行网格化管理,严禁中小学开学,严禁企业未经批准开工,经济受到冲击不可避免,很多中小企业很快就陷入了经营困境,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亟待降负恢复生产,银行就成为降低中小企业负担的一个重要载体。

银行受到疾病冲击,影响来自于两方面,净息差收窄和不良贷增加。

LPR下行带来净息差收窄

新年伊始,央行实行7+14天期12000亿元逆回购,逆回购利率降低10个基点,中标利率是2.40%和2.55%,市场预期MLF和LPR也会跟着下行,央行官员在有关问答中也明确说,很大概率会下调MLF和LPR利率,这就是一种加大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LPR下行,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也会跟着一定比例的下行,可是银行负债端成本不可能紧跟同步下行,等于是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就是净息差,净息差收窄银行利润就会减少。

本次LPR下调并不是利率下调的终点,而是一个开始,后续继续会下调LPR利率,LPR下调利率越多,对银行影响越大,虽然LPR下行10个基点并不代表贷款利率就下行10个基点,但贷款利率下行是板上钉钉。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9.92万亿元,净息差收窄10个基点,意味着银行损失利润1500亿元,占据2019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的0.9%,这种算法不是很准确,像银行存量改革中,房地产按揭贷款会保持利率不变,只能反映一个大概,但是即使按照新增人民币贷款计算,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数据,19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7万亿元,净息差收窄影响利润年化大约是100亿元,所以银行股价走势低迷得很。

政策要求银行适度让利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银行让利。

除了引导利率下行以外,有关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支援实体经济,综合来看,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采取一户一策,通过信贷重组、贷款展期、减免逾期费用、提前做好续贷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贷款综合费用等措施,帮助企业平稳渡过疫情期。这种政策对实体经济是颇有好处的,对银行的影响是较大的,一方面是不能及时处置贷款,带来不良贷增加的风险,另一个是要求银行利用各种方式让利,让企业渡过难关。

不良贷款增加压力较大

另外疾病冲击,经济下滑,部分中小企业会出现倒闭,尤其是受到冲击较大 的餐饮、交运、旅游、食品饮料、影视娱乐等一些实力比较弱的企业,可能顶不过这一轮冲击,从而倒闭破产,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乐观估计三个月绝收期减少60%,三个月恢复期减少30%来计算,全国旅游业预计今年损失接近3万亿元。”旅游业损失3万亿元,会有多少的小企业无法熬过寒冬,餐饮业也是寒风阵阵,损失巨大,去年春节期间餐饮业收入高达7000多亿元,今年还没有统计数据出来,即使按照去年80%损失计算,也会超过5000亿元,而餐饮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不排除部分企业就此一蹶不振,甚至有部分倒闭。

经济下滑,行业景气度下降,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有关方面已经发布通知,适当提高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容忍度,背后实际上就是揭示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资产质量承压背后就是不良增加,不良增加,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核销的,这也会减少银行利润,所以新年开始,银行走势整体上并不强,成为拖累上证综指反弹的罪魁祸首。

问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袭击,银行只能是被动应对,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贷款损失,


杜坤维


疫情对银行的影响,要从银行自身经营状况以及银行的业务实质来看。

银行主要业务是存贷款,次要业务是中间业务与投资,当然,也有一些银行业务主次相反的。

对于主要业务是存贷款的银行来说,他们会特别重视客户的质量,高质量的客户,不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受外界影响会更小,经营好的公司或者个人,保留的现金或者存款是充足的,上市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的公司储备大量的现金,同样,个人也有存很多钱的,银行与这类公司与个人做业务,受疫情影响就很小。

对于不重视存款贷款业务的银行来说,他们选的客户质量则会低一些,比如,上市公司中,有些就是没什么现金,但是银行借款以及其他借款却很高,一旦销售受影响,还款就会出现问题,做这类公司业务的银行,受疫情影响就会更大。

从长远看,银行的经营不会受疫情影响,而是决定于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以及战略的执行是否到位。


西格玛的化学


此次疫情大部分行业都难逃其影响,对于银行业而言影响多少也是有的。不过对于不同体量、性质的银行影响会有较大的差异。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款,其次是投资业务。

对于国有六大行,中农工建交,邮储银行,他们的影响就会比较小,因为他们体量较大,还有央行在背后作背书,即便发生了风险央行也会注资兜底。因此获得了很多上市公司、外资公司这类大客户的青睐。

由于疫情的发生,居民足不出户,存款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央行多次的释放流动性,进行降准操作,银行并不缺钱,所以对于存款业务来说,对于银行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贷款业务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隐患之一。大客户一般都会做比较全面的准备和考虑,留有的现金的储备也会比较多。所以对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放出的贷款一般都能正常、按时收回,所以这一点对于大银行来说影响也并不是很大。


但是很多中小银行,城商行这就不一定了。他们面对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中小企业,或者一些资质平平的个人。而这些人这些企业也是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

很多的小企业可能会因为此次疫情而遭遇破产倒闭,关门的风险,不少的个人也会因为此次的疫情导致自己失业,失去收入来源。

一旦银行的贷款无法按时偿还,对于银行而言他们的坏账率就会增高,到期的居民存款就可能会因此导致无法按时兑付。一旦发生“兑付危机”,这家银行的处境就是岌岌可危了。

银行的投资业务大部分都是投资的股票资本市场,最近股票行情的走势也还算比较乐观,而且国家会适时采取一些利好措施,对冲风险,所以投资业务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所以呢,对于广大银行而言,最大的风险隐患就是贷款无法按时追回,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利好中小企业的措施,在未来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也会有更多的措施落地。我们也要有信心,等到疫情结束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浮云财经观


惨烈的疫情与一系列事件,让很多人深感痛心、无力。可是,我们终究得重拾信心、继续战斗。对每个人来说,站好岗、有能力就伸出援手、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就是最好的守护。然后,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回到行业,推荐一篇对银行业影响的全面分析。现在,很多行业都不好过,也是银行业体现担当的时候了。

  一、复盘非典:非典期间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1、非典时期

  “非典”时期主要指首例“非典”病例出现(2002年11月16日)至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2003年7月13日)。通过对非典期间银行业的盈利,资产质量和股价表现进行复盘,推演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非典期间,A股仅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已经上市。

  2、盈利能力:大部分银行规模增速和ROE基本不受影响

  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4家股份制银行在非典期间(2002.11.16-2003.07.13)同比增速表现不一,但除了平安银行受股权转让事件影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外,其他3家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在非典期间保持较高增速且趋势向好,没有明显的受非典影响的情况。

  从ROE的角度来看,同样,4家股份行并没有呈现出因为非典疫情出现明显的ROE下滑趋势。除浦发银行ROE有所下滑外,其他3家银行ROE反而有所提升,受疫情影响较轻。

  3、资产质量:不良率持续降低

  4家银行在非典期间不良率不升反降,同时不良率也没有出现滞后提升的趋势,在非典结束后的几个季度不良率持续下降,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二、复盘非典:银行业股价表现----防御价值凸显

  我们把“非典”疫情持续期间分为4个阶段:疫情发生期(2002.11.16-2003.1.3),疫情发酵期(2003.1.4-2003.4.15),疫情爆发期(2003.4.16-2003.5.13),疫情结束期(2003.5.14-2003.7.13)。

  从股价走势来看,银行股和沪深300走势基本类似,在非典趋势变化最为紧张的发酵期和爆发期,股价反而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发酵期的末,股价出现一个显著上升趋势,也反映了银行股在市场震荡期的防御价值,其避险作用在疫情爆发期显现出来


航亿有财气


疫情对银行、保险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形成重大金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主要是实体网店由于人员规避疫情,中小型企业经营受限,会增加不良贷款,但银行应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2019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86%。现在由于疫情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延后,第一季度生产受影响,还款能力比较差,今年年底不良率可能会有较大提升,但不会失控。预计2020年底商业银行不良率可能要到2%左右,但即使2%的不良率,与国际上同业相比也不是很高,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随着货币政策支持抗击疫情的力度适度增大,释放流动性,贷款投放增加,会稀释一些不良贷款。

疫情对资本市场会有一些影响。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公众对市场的信心会受到挫折。比如2月3日,境内市场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跌幅即超过7%。虽然疫情影响下市场会出现阶段性波动,但市场的长期走势并不因短期冲击而改变,因此这个时候不一定要出台特别强烈的刺激资本市场的措施,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一些政策,对包括比如私募基金在内的,适当做一些政策上的放松、放宽,如建立针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私募产品,即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备案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对于由疫情影响无法完成整改计划的私募基金产品加大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安排;长期来看,未来的制度层面需要给予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公平准入的业务模式机会。但需要松弛有度,不能过急、过快、过大。

本次疫情的发展过程,与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挤兑有很多相似之处。金融风险的发生,从开始阶段,若在现金供应、舆论引导、环境控制等方面不立即采取措施,因小而不为,群众就会失去信心,负面信息瞬间扩散,群众心理恐慌,挤兑出现风险的机构,甚至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就很容易扩大事态,发展到失序、失控,造成群体性事件,失去初始阶段的最佳处置时间和时机,酿成区域性金融风险。给后来采取的一些措施造成难度。

此次疫情,从金融上反思,风险应对的意识、理念、方法出现错误,加上基层的责任意识、治理能力出现问题,银行业遭受一次类似冲击,将会极大破坏金融稳定的体系。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制度改革红利、居民高储蓄率和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银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中央对金融的高度重视,我们没有出现重大金融风险事件。但是,未雨绸缪很重要,现在金融业规模已达300万亿,其庞大规模并未止步,规模仍在扩大,若出现重大风险问题,一定是天量级的。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与改革初始几年相比,则在下滑,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在目前形势下,极为重要。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经营导向、服务客户的严谨程度、专业深度,以及组织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一些机构忽视长期发展战略,偏离主业,没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不够,可持续性不够,缺少长期服务和综合服务安排。风险管理滞后、有效创新不足等等。近几年,一些未做风险评估的创新,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些乱象,说明对金融运行的规律把握不准,对金融的本质理解不深、风险的敬畏不够、银行运营的逻辑研究不透等问题。


热爱足球的宅


影响肯定是有的,某些领域影响比较大比如

一,抵押类贷款,客户需要到柜面办理,审核,签合同。二,信用卡等业务也会受到影响,通过互联网大家可以线上办卡,但是由于物流,快递受到影响,客户收到卡的期限会拉长。三,企业类业务,也会受到影响。四,大额存单,大额理财也会受到影响。虽然某些银行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开通网络账户,和办理理财转账等业务,但是涉及金额大的业务还是需要到银行办理,这一块疫情期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对小额理财,信用贷款审批放款,代发工资,信用贷款卡还款等业务都是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操作影响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