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今天聊聊電影《囧媽》。

片名Lost in Russia (2018),別名俄囧。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看影片片名觀眾們大概就可以猜到,這部《囧媽》也是徐崢的“囧”系列影片之一,加上影片還有一個別名叫做《俄囧》,那麼劇情就很好理解了。

男主角徐伊萬和老媽在去俄羅斯,這是一部旅途中發生的《人在囧途》,記錄母子倆人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奇葩舉動。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徐伊萬是一名有錢的大老闆,依靠製作制暖設備起家。結婚時間長了,徐伊萬和妻子張璐感情也漸漸淡化,兩人分居已久,一直在商討離婚事宜。

張璐前往美國拓展美國市場,徐伊萬本想跟著也去美國,從張璐手中搶走生意,可陰差陽錯地陪著老媽盧小花踏上開往莫斯科的火車。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六天的火車之旅,讓這對母子有了充分接觸的機會。旅行途中徐伊萬和老母親盧小花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兩人價值觀有很大分歧,彼此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相互瞭解又相互不理解,兩人都不會用令對方滿意的恰當方式表達自己的關愛。

有了問題總要解決,在六天的旅途中,母子倆最終也完成諒解,相互體諒理解對方,徐伊萬也和前妻實現和解,放下糾纏不清的過去。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愛就要學會放手。總所周知,我們都知道父母道歉的方式是喊你來吃飯。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老一輩人吃過的鹽比小一輩人吃過的米都多,做什麼都是對的,即便做的事情讓人感覺不舒服,也是一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作為萬能理由。

如何化解這種謬論就需要考驗編劇功力。如果能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母子之間的關係改善,並賦予其喜劇色彩,那將會是一部很有意義的喜劇。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可惜在《囧媽》中,觀眾們看不出母子和解的過程,母子倆好像突然就理解了對方一樣,大家一直活得像個失明失聰人員一樣,對幾十年來身邊種種跡象無動於衷,非要在旅途裡用一種歇斯底里的方式才能明白。

可能影片本身如此荒誕的目的就是營造荒誕喜劇效果,越是荒誕的和解方式越是有趣吧。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在影片中,觀眾們可以看到暴躁徐崢全程暴躁。一個對自己老媽態度那麼差的人,怎麼能指望著他長大成熟呢。

不僅徐伊萬對待母親的態度很暴躁,在處理自己婚姻問題的時候依舊十分幼稚。依靠自損八百的方式阻攔前妻做生意,死扛著不和前妻簽完離婚協議,在整個處理婚姻事務過程中,徐伊萬都是十分幼稚的。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和《婚姻故事》裡大幅爭吵不一樣,至少老司機查理在《婚姻故事》是講道理的,《囧媽》裡的徐伊萬一直在以小孩子的方式處理問題,從來沒有想過正面解決。

讓幼稚不成熟的徐伊萬作為影片主角,囧途中的囧事到底是徐伊萬還是徐伊萬的媽媽呢?與其說這是一部有關媽媽的囧途,倒不如說是巨嬰徐伊萬成熟之旅。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囧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影片故事連貫性較差。從徐伊萬登上火車開始,片中出現的人物角色一路都是工具人。

徐伊萬阻撓前妻的故事線連貫性較好,整個故事也能完成閉環,但和片名無關。而囧媽在路上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十分孤立的事件。這點很像公路電影,《囧媽》拍成了火車電影。

徐伊萬偶遇俄羅斯辣妹、掛在火車外一晚、遇到狗熊母子、偶遇俄羅斯人婚禮、乘坐熱氣球,每一件事情都是十分孤立的事件,前後顛倒順序,或者去掉幾個故事,或者再增加幾個獨立故事,絲毫不影響整片。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除了影片本身,再看《囧媽》最有爭議的一面。當《囧媽》宣佈提檔時,院線從業人員就叫苦不迭,隨後《囧媽》宣佈線上免費上映後,更是引起巨大爭議。

選擇線上免費公映的方式是一步險棋。往大了說,影片響應國家號召,協助大家在家裡好好過春節,同時還可以賺得普通觀眾的口碑,而代價就是傳統從業者的抵制。徹底得罪了傳統從業者之後,徐崢以後的路肯定會不那麼好走。

隨著互聯網興起,流媒體和傳統院線的爭鬥也日趨嚴峻。參考大洋彼岸的網飛和傳統電影大廠之爭,不管網飛拍出來的影片質量如何優秀出色,把持著各大獎項的傳統大廠都不會將獎項頒給網飛。

戲裡戲外都是戲——《囧媽》

囧媽巨嬰喜成長,

戲裡戲外都是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