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升入普通中学,常年班级第一:班主任却劝家长说,建议转学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1268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三字经》里写到:昔孟母,择邻处。我们总说要替孩子择校,是择什么?

这里,我们分享个真实案例:这是一位初中孩子家长在群里,分享了自己今年帮儿子转学的经历和原因。

他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是班级的前几名,学习上表现也是非常主动,几乎不怎么要家长管。但是到了初中,情况却发生了一点微妙的改变。孩子每次考试,不论什么考试,总是班级第一名,甚至年级第一。

讲道理,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作为孩子的父亲,却开始意识到了不对劲的苗头。

儿子升入普通中学,常年班级第一:班主任却劝家长说,建议转学

01 孩子的困境:没有竞争,失去学习动力

据说孩子所在的初中,是一所县普通中学,全年级一共1000名学生不到。

当时考虑离家近等方面的原因,孩子被“分配”到这所学校的时候,作为家长并没有很多的异议——但是初一的下学期开始,孩子在学习上,却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表现,拖拉、骄傲……

最后,他找到孩子的班主任,得到了“为孩子考虑,转学”的建议。

班主任坦言,虽然孩子的成绩,在这里能达到全年级第一的地步,但是这样的成绩,去拿到市里的重点中学去比,到人家的重点班上,可能也只能勉强挤进前20名。

没有竞争,就让孩子容易产生自我满足;缺乏竞争,让孩子很难判断自己的成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儿子升入普通中学,常年班级第一:班主任却劝家长说,建议转学

02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离不开的几个要素

总所周知:一个好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什么是好的环境?

个人认为,好的学习环境,要集齐如下4个要素:第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环境条件,比如干净的书桌、明亮的教室等等;第二个是要有优秀的同伴,身处一个优秀的圈子,往往能够让人变得更加优秀。

第三个是要有良好的师资,起到引导的作用;第四个是良好的学风,比如说:科学的学习管理、校规校纪等等。

重点中学的升学率之高,往往并不单单在于“生源好,教师优秀”,而是在这4个方面往往都能协同发展,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进入这个环境的孩子,自发地去努力,产生进步。

而这也是譬如:衡水中学、人大附中等全国知名学校,成功的原因之一。

儿子升入普通中学,常年班级第一:班主任却劝家长说,建议转学

03 择校或许更是择人,去选择优秀的学习同伴

过去,我们常常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现在有一个新的观念,就是父母应该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同伴,弱化“教”的角色,而是榜样——而并非是老师这样的角色。

因为,有了优秀的榜样、同伴,孩子很容易会自发地去模仿,自主地去学习。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及自己的大学生涯时,最怀念的时光,收获最大的时光,便是西南联大时期与黄昆、张守廉等人当时的组成的“西南剑客三人组”——他们在一起共同讨论学习的时光。而爱因斯坦在其自传中,也时常回忆其中学时期,晚上和同学高谈阔论的一段经历。

儿子升入普通中学,常年班级第一:班主任却劝家长说,建议转学

黄昆,张守廉、杨振宁三人。成绩优秀的人,自然产生互相吸引,惺惺相惜。

所以我们常常也说,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将学会的知识讲给同学听。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指导孩子利用身边周围的同伴,去搭建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技巧。

让孩子择校,或许更重要的是去择人,要去选择优秀的学习同伴。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