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前言

眾所周知,但凡喜歡宋詞的人,或多或少都將清代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奉為圭臬,尊為金科玉律。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我認為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許還沒有明白:豪橫局氣的王國維,到了他的晚年似乎也不太認同他早年的“學術名作”《人間詞話》,並表示“深悔少作”、“吐棄不屑道”。這便是學者的自律,大家之風範,令後輩肅然起敬。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王國維《人間詞話》如是說

縱覽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反覆揣摩,究其細節,靜心品味。其中對於宋詞,無論中小詞令,慢歌長調,豪放婉約;再乃至南北宋時期填詞大家,在王國維心目中自有自己的等級標準,價值趨向。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其一,他推崇歐陽修、蘇軾、秦觀、辛稼軒;對於長調,更是隻喜周、柳、蘇、辛,

其二,諸如“花間派”名家晏殊之輩,也都是很少提及,再比如張炎、吳文英、史達祖之流更是不入法眼。

其三,特別是對於一代詞家——姜夔,更是頗有爭議,有失偏頗。

在很多文人墨客看來,白石精通書、畫,是繼蘇軾之後的另一位文化全才。工詩詞、精音律、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姜夔是誰?

  • 姜夔(kuí)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詩詞家、書法家,音樂家。
  •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 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白石先生自嘲: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 據文史資料記載,與其同時代名流如辛棄疾、楊萬里、范成大、朱熹和蕭德藻等人都極為推重,他與南宋另一位詞家劉過一樣,雖終生布衣,但在詞壇名聲卻不容小覷。
  •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姜白石在王國維眼裡是什麼地位呢?

  • 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

“白石尚有骨,玉田則一乞人也。”

這裡所謂的玉田即是著名詞人張炎,詞作甚豐。也算是宋代詞壇不可多得的填詞好手,且與同時代文壇大家過從甚密,就其文學水準估計不會差到哪裡去吧?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南宋只愛辛稼軒,最惡夢窗、玉田。”

王國維最喜歡辛棄疾,最討厭吳文英、張炎,隻字未提未提及姜白石,這就說明不是太不屑。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蘇辛,詞中之狂。白石猶不失為狷。若夢窗、梅溪、玉田、草窗、西麓輩,面目不同,同歸於鄉愿而已。”

蘇、辛作為“豪放派”之大家,一代文壇宗師,其文章無可厚非,皆為上品。姜白石也不拘泥,像吳文英、史達祖、張炎、周密、陳允平之流,就見識淺薄,低上許多檔次了。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小結

由此可見,白石先生並非不入王國維之法眼——不褒不貶,適得其中,何以言差?在他眼裡,白石雖然不如辛稼軒,但是比吳文英、張炎等高明瞭太多。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究其原委,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王國維先生所在的時代。天下詞派大抵分為“浙派”和“常州派”。前者看重姜夔、張炎。如此一來使得詞壇主清空而流於浮薄,主柔婉而流於纖巧。而後者雖然推崇周邦彥,但是王國維不贊成他們,王國維一向主張:言之有物,詞意有寄託才是好詞,這便是王所持的詩詞觀點,所以大師雲:

“若屯田之《八聲甘州》,東坡之《水調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 浙派對姜白石推崇至此,無疑是因為姜白石格調高雅,言辭清麗,對於讀者而言,易於模仿。有據可查:

“周介存謂:‘白石以詩法入詞,門徑淺狹,如孫過庭書,但便後人模仿。’予謂近人所以崇拜玉田,亦由於此。”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王國維先生的“詩詞觀”

作為文化大家王國維而言,他絕不允許文壇只存於模仿而失於創新;無法容忍文壇靡靡之音盛行,缺少意境深遠之。所以,人間詞話在那個背景下成書,難免矯枉過正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 老生常談的“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最為崇尚的也是“意境說”,闡明如下:

“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

其一,是姜白石格調之高,古今無人能及,好比精細的工筆花鳥畫,技巧純熟,用筆老到,這一點是很高的讚賞了。

其二,雖然姜白石不在意境上用力,但是王國維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遺憾不能讀到更多符合自己品味的好作品。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 所謂意境,無關技巧,有關胸襟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同樣的道理,白石一生清貧,貧病交加,對淒涼寒苦有自己的體會,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幽冷悲涼的詩境。但在境界和胸懷上,欠缺一點也是情有可原。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如是說

我意以為:王國維先生抨擊的是當時的時代,不是姜白石其人,證據如下:

“北宋風流,渡江遂絕,抑真有運會存乎期間耶?”

  • 北宋時代,兼容幷包,承繼前朝,風格多樣;南宋偏安,專於工巧,不求意境,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難看出,這其中包含了王國維強烈的時代觀點。

“至南宋以後,詞已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此亦文學升降一關鍵也。”

  • 其意思是說,到了“南宋時期”,填詞已經淪落為應酬的一種手段,一種待人接物的附屬品,一種娛樂的工具,流於形式也就開始衰落了。在這樣的大氣候之下,罪不在姜夔,禍不在白石。


豪橫的王國維,不待見宋詞一代宗師姜夔?這只是笑談!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