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時刻,我們上

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上

汪暉(中)在指導護士們操作。 童 萱攝

新冠肺炎的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採集護士們必須面對的風險。幾十萬份試劑送達武漢,意味著護士們要冒著最大風險去採集這幾十萬人的標本。

“最危險的時刻,我們上。”作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4000多名護士的領頭人,有著25年黨齡、38年護理經驗的護理部主任汪暉義無反顧地衝在了第一線。

“辦法總比困難多,科學護理是戰役的保障”

一大早,汪暉就趕到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迎接來自山東、河南、山西等地馳援的醫療隊,給新來的醫療隊進行護理培訓,溝通流程,安排護士排班,一刻不停。奔跑了一上午的汪暉,突然胸痛,找了點藥含下後,喘口氣,又準備開始工作。如往常每天一樣,她要工作到深夜12點。

“疫情發生在武漢,同濟要衝鋒在前,護理更要衝鋒在前。”為提高診療效率、儘快收治更多病人,汪暉第一時間組織、培訓醫院7批1000多名專業重症護士,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她推動制定《不明原因肺炎院內防控指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護理工作手冊》,創新設計了發熱門診咽拭子採集平臺,確保護士零感染;她沉著冷靜,用心關懷,是護理團隊不倒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

1月2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啟動,汪暉馬不停蹄地帶領同濟護理人深入前線參與醫院的建設,負責所有護理環節的建設以及護理物資的採集、到位……在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始終有汪暉的身影。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2019年12月31日,汪暉從醫院呼吸內科趙建平主任口中獲知有病人感染了某種像SARS一樣的病毒,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她很敏銳地覺察到可能的危險。很快,1月3日發熱門診啟動。接到通知時,正值休假的汪暉二話不說直奔醫院,協同醫院各部門緊急籌建發熱門診。那一天,她從安排發熱門診的隔離區域到調動安排全院骨幹護士,一刻不停,等到門診開始有條不紊地運行,已到深夜。擔心會傳染給家人,當晚她睡在了醫院。

臨時改建的醫院發熱門診空間狹小,佈局不理想,遠遠達不到汪暉認為的傳染病發熱門診的要求,而醫院平均每天要超負荷接診近千人的發熱疑似感染病人,在相對封閉的空間,感染的可能性較大。如何及時識別潛在的病毒攜帶者?如何在採集病人咽拭子時儘可能隔離病毒?如何安排病人的入院流程,避免交叉感染?這些棘手的問題都頗具挑戰!

“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急,汪老師來想辦法。”面對不明原因的肺炎和持續蔓延的疫情,汪暉整日泡在發熱門診,觀察指導,一發現問題,她就趕緊召集人員,查閱相關文獻,蒐集各類信息,連夜討論,制定對策,很快按照傳染病“三區兩通道”的原則合理佈局好發熱門診,對護士站、物資庫、更衣室、清潔消毒區、汙染通道等科學佈局。

1月6日,在汪暉的主導下,醫院發佈《不明原因肺炎院內防控指引》並在全院範圍內培訓,被緊急調入醫院發熱門診的護士們很快學會了發熱病人的識別和護理、防護服的安全穿脫和咽拭子的安全採集等,解決了一線護士的擔憂,科學地保障了護士們的安全。

“我的精神不能垮,如果我垮了,他們就會更加恐慌。”

最讓同事們感動的是,作為護理部主任的汪暉,身先士卒,到發熱病房為重症病人護理做床邊指導,主動在重症病人身上示範咽拭子的採集。

咽拭子的採集是病情診斷的關鍵一環,主要由發熱門診的護士操作。採集時,護士直接對著病人,病人張開嘴,配合呼吸,再取病人唾液,有極大的感染風險。新冠肺炎病毒通過空氣、接觸可以人傳人,一些護士不敢上,害怕。

為了消除恐慌,汪暉決定自己先上。“如果我不示範,那些年輕的小護士們怎麼敢上?我上了,她們才敢。”汪暉耐心地講解規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一線護士戰勝恐懼。為減少護士暴露,汪暉不斷創新,在門診固定一個採集咽拭子的操作區域,創新性地在操作檯面上做一個玻璃窗,挖兩個洞,護士取咽拭子時將雙手穿過洞再取,防止呼吸道的飛沫。“多隔離一層,就能多一分安全,這是我能為她們想的。”汪暉時常這樣說。

護士們的安全是汪暉最關心的。1月初,同濟醫院接診了武漢市第一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同濟醫院派出護理骨幹長期駐紮支援金銀潭傳染病醫院,汪暉幾乎每天打電話問候在金銀潭醫院工作的護士們,問她們在生活和專業上有什麼困難。從1月21日開始,汪暉要求護理部每天給所有戰鬥在一線的護士發短信慰問。“有時候累了一天,收到護理部暖心的短信,覺得很溫馨。”汪暉的鼓勵對長時間在一線承受巨大壓力的護士們起到了很大的緩解作用。

“我不能垮,內心不能有半點猶豫,我必須表現出我的專業。如果我垮了,她們就會更加恐慌。”這是汪暉對自己的要求。

“我時常偷偷落淚,護士們太讓人心疼了。”

同濟醫院3個院區分佈在漢口、武昌、漢陽,作為護理部主任,汪暉要負責三院區發熱門診和病房護理工作的協調安排,為全院護士培訓。“面對這次疫情,我沒想過退縮,也沒什麼懼怕的。”但是說起她的護理團隊,汪暉忍不住落淚了。

由於感染病人大多伴隨發熱、呼吸困難、乏力,護士們要24小時近距離給患者吸氧,喂水餵飯,伺候大小便,為了防止病人缺氧,需經常幫助病人變換體位,每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稍不留神就會中招。

最讓汪暉心疼的是為病人送最後一程的護士們,由於是傳染病病人,去世前,必須噴灑消毒,為了防止體液擴散傳染,對口腔、鼻孔、肛門等自然腔道需用消毒棉球和紗布填塞,做這些工作對於一線的護士們來說,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每一次我們預感可能有病人要離去,我都提前半天跟當班護士梳理消毒流程,排解壓力,她們太不容易了。”汪暉時常偷偷落淚,打心底裡心疼她手下的這些孩子們。為此,她專門設定“監督”崗位,安排專人每天盯在發熱門診,像“監工”一樣不斷提醒,通過科學管理,將感染扼殺在每一個護理環節。

1月25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點醫院,汪暉又帶領著600多名護士奔向前線……一心赴救,不忘初心,隨著疫情的發展,汪暉和她的護理團隊們還面臨著無數未知的挑戰,但是,這是屬於她們的戰場,也是屬於她們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