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時刻­:“中國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很公開”

2月17日,奧地利薩爾茨堡新聞報刊載了一篇題為《16歲奧地利少年在中國隔離》的新聞消息。這位“16歲奧地利少年”是在北京的交換生馬克西米利安·桑特納,是“在中國唯一的一個無父母陪伴的奧地利青年”。在採訪中,桑特納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感到樂觀,認為“還沒有必要回國”。


“中國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很公開。我也會在網上瀏覽奧地利媒體的報道,這樣我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認識。” 桑特納說,“由於病毒,我所在的寄宿家庭中父母一直呆在家裡。這不但促使我的中文學得更好,而且我們的關係也越發融洽。寄宿家庭中的父親是一名專業廚師,他還教我做中國菜。”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及時向公眾及海內外媒體發佈最新的疫情和防控進展,營造了更為開放完善的媒體環境。而中國為防疫所做的種種努力,也被全世界媒體人看在眼裡。


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及時回應海外媒體關切與疫情采訪需求,努力為境外主流媒體創造報道條件。2月14日下午,組織路透社、彭博社、法新社等9家海外媒體記者前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採訪拍攝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情況,並對出院患者和醫院專家進行採訪。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時刻­:“中國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很公開”

海外媒體記者在北京佑安醫院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進行採訪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時刻­:“中國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很公開”

海外媒體記者採訪北京佑安醫院醫務人員

採訪結束當天,德國北德意志廣播之聲(RND)刊發報道《在北京隔離:“就像住在賓館裡”》。在報道中,德媒引用被採訪人的話,“一開始我有點害怕,但在醫院,我們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我們像是住在賓館裡。”無獨有偶,集中採訪次日,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刊發標題為《新冠患者:“就像住在賓館裡”》新聞消息,詳細介紹了北京最先一批康復的新冠患者的感染過程及在醫院治療的治療情況。


同時,路透社(Reuters)、塔斯社(ТАС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法國《回聲報》等境外主流媒體分別以《受冠狀病毒感染的北京家庭康復回家》、《新冠肺炎時期生活在北京》、《在北京家人帶一歲孩子痊癒出院》等為題報道了新冠肺炎確診家庭的治療與出院過程,並聚焦北京政府“返工防疫兩手抓”的系列防控舉措。


“我每天都在關注北京市疫情通報信息。北京市政府不但公佈最新確診病例數據,還會及時公佈新發病例活動場所,這讓我覺得在北京生活很安全。”來自津巴布韋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學生路修遠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意想不到的悲劇,它影響了這裡的人們,甚至偷走了我們慶祝農曆新年的時間。中國有句古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我在北京挺好的,我也相信一切都會很快好起來。”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時刻­:“中國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很公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學生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全球輿情與受眾研究中心 張惠芹、馬詩遠、於珊珊、楊彬、鄧二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