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家里人有了病该不该去医院?

百果精粹


我父亲年前摔了腰椎,压缩性骨折,按理说6周后应该到医院复查,我选择让老爹在家老实待着[灵光一闪]


伤痛无法弥补


每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肺炎疫情的发展,期盼着确诊新型肺炎的病例不再上升,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前沿阵地”。

在这个关键时期,医疗资源紧张,对于普通病症的患者,如果能做到“分级诊疗、科学就诊”,不但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能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医院已经设立了网上免费咨询窗口,医生会在线为患者解答服务。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病人,可以首先在网上进行客观症状描述,做进一步的排查筛选。这样还能避免直接前往医院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我们作为普通居民,也需要建立、提高分级诊疗意识。

1、普通感冒症状的患者、低烧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诊即可。如果社区医院诊断后,吃药、打针仍不见效,再去三甲医院诊断。

2、高烧、流感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去市三甲医院就诊。

3、通过症状判断,疑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再根据医生提示需要到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低烧患者也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要仔细综合患病症状鉴别。

总而言之,一些基础疾病,慢性病人,可以依照分级诊疗原则(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前往就诊。

疫情时期,分级就诊也是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哦!


北本科


  我们首先要区分何种条件下是一定要去就医的。其实就算没有新冠肺炎,冬春之交本身就是一个感冒发烧、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确实没有必要有点病就跑医院,尤其是一到医院就要求打吊瓶。宝宝该打疫苗了,要不要延期,有一个朋友说孩子马上过6岁的生日,该打疫苗了,可是现在不确定是否应该推迟打疫苗的时间。首先要先区别一下打的是什么疫苗,在3岁以前,能够引起人类大量的致残、致死的疫苗其实都打完了。比如白百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再比如说麻腮风、麻疹、腮腺炎、风疹、包括乙肝疫苗。6岁时要去打什么疫苗?如果不是计划免疫的,不急于这时。因为在此时接种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虽然现在社区防疫站也能打疫苗,但打完之后孩子有可能会引起低烧,将被归为需要去观察和隔离的人群;第二个问题是我一再强调的,大家现在能减少外出,就应该减少外出。 


高山li


肯定应该去呀,有病不能拖,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谈疫色变,否则本来小病拖成大病就得不偿失了,只是切记出门前一定要带好口罩,尽量不与人接触,一定不能揉眼睛,即使眼睛再痒都不要揉,手也不要与口接触,总之一定要全副武装,大意不得,回家之后一定要用消毒,要洗脸洗手,因为去了医院,更建议回家之后全身衣物都换下来消毒,最好能洗个澡。


柠檬不酸却很甜


在排除冠状肺炎的前提下,如果生的小毛病,现阶段最好不要去医院,一是浪费医疗资源,二是医院人流量大怕传染。就在村镇医疗点看,但如果碰到必须要到医院的情况。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清风上眉梢


在除冠状肺炎的爆发期,如果不是什么重大疾病,现阶段最好不要去医院,一是浪费医疗资源,二是医院人流量大怕传染。就在村镇医疗点看,但如果碰到必须要到医院的情况。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杨阳的一天


那看是啥病了,要命的病那就非去医院了,现在是疫情最厉害的时候,医院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有点不当紧的小病家里有药吃点,真没有药吃了去药店买点儿,医院是宁可不去则不去。


贺兰山上一棵树


家里有病人住院有一个家属照顾就好了,现在正处于疫情防疫阶段去的人多了帮不上忙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我们要相信美丽可爱的白衣天使,她们会无微不至的照顾好我们的家人。[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