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微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由北京文艺广播《广播剧场》团队创作,讲述了北京居民老牛一家五口人的防疫生活。2月7日起,微剧《北京防疫一家人》在北京文艺广播微信公众号首发,每天一集,共五集, 2月10日登陆文艺广播FM87.6《住在876》(周一至周五14:00—15:00)。

老牛家防疫“宅”生活,让您感同身受;这里的警示,让您了解防疫的正确打开方式,知道哪些是不文明现象,加强对科学防疫的认识。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从创作到播出仅用7天


1月31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防疫工作的展开,北京文艺广播《广播剧场》团队决定创作一部反映北京居家防疫生活的广播剧。

2月1日,团队开始编创剧本;2月4日剧本完成;2月7日, 5集微剧播出,从创作到播出,仅用时7天。

怎样做一个北京居民的防疫广播剧?《广播剧场》团队和文艺广播节目监制郝卫群语音会议沟通,最后,共同决定从一家人的形式、京味儿特色、宣传科普的知识点等各方面策划制作这部剧。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现在许多人都宅在家,日子过得都特别相似,我们就抓住了居家防疫中老中青三代人的特点,希望生动形象地普及防疫知识,用生动活泼、乐观心态陪伴我们的听众,平安度过宅家防疫的日子。”节目制作人、编剧徐然这样阐述创作的初衷,“一开始我们想到的是《我爱我家》剧中的那家子人遇到疫情会怎样呢?按照这种思路,广播剧创作时就设计了五个主演。”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有点邋遢的老爷子——牛爷爷,

听风就是雨、朋友圈啥都信的老太太——牛奶奶,

调皮的在家要拆屋子的中学生——牛娃,

还有当大夫的牛爸,

热情积极的社区主任牛妈。


牛爸爸平时很忙回到家懒的啥都不干、儿子觉得他“废柴”,后来爸爸要去一线——新冠定点医院,才发现爸是英雄。

而平时囤积癖,一到“双十一”“双十二”狂买的牛妈,如今口罩派上了用场。而且牛妈特别爱张罗,疫情时期在社区值守、过年都在奔波。


五个主人公确定后,创作组又结合疫情防治工作设定了家政服务员、快递员、老太太,老邻居、保安、二爷爷等角色。

每一个角色离老百姓都很近。即使是广播剧的海报,也是颇具创意。“海报的五个主人公,是我用女儿的乐高家庭拼的,现在修图软件上都有口罩贴画,我就给乐高小人戴上口罩,虽然这海报是手工水平,但感觉还挺扣主题的!我朋友圈很多朋友也在自己的头像照片上加了口罩,防护意识很强。”徐然说。


多位广播人义务参演


记者了解到,参加广播剧义演的一共20多人,包括策划、创作、演播、后期制作等。

“防疫期间,台里人少,剧中角色多,男女老少都有,找合适的演员不容易,当时副总编辑秀磊在台内值守,她和同样在台里值守防疫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燕文,都曾是一线优秀的广播人,而且很适合剧中角色,两位领导都义务参与了本剧的录制。台里参与的广播人还有晓晏、卫群、文婕、钱岳等。后来,我求助于朋友圈和微博好友,许多知名的配音演员看到微博的消息后,纷纷积极参与。”徐然告诉记者,“艾宝良、周健、刘超、云中三月、周京、奥利奥、天河牧,光合积木配音团队多位配音演员——斑马、宝木中阳、赵震、马正阳、露西,均义务参与了本剧的录音制作。”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知名演播人艾宝良是剧中牛爷爷的配音。艾宝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到邀请,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事太重要了,我的优势就是在家就能录制,能尽点力,我很高兴。剧本写的很好。整部剧的调子并没有拔得多高,也没有心灵鸡汤的调子,而是很平和地说出了老百姓的生活和老百姓要做的事情。五集从各个角度,写了老百姓这一段时间的家长里短,特真实。”

“按道理,广播剧应该在一起录制,但我自己录制难度并不是很大。首先,剧中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老百姓自己家的生活,比较容易融入剧情。第二,剧本写的很生活化,表演的时候基本就能想到不同角色,想象出对话的情景。”艾宝良称。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在剧中,牛娃的配音是斑马。斑马是《琅琊榜》中小飞流的配音,得知要录制《北京防疫一家人》的消息后,他迅速响应。

“我是沈阳人,录这个剧的时候刚刚返京。沈阳不是重疫区,但为了合租室友的健康,我还是做了自我隔离。把自己关在十平米的小屋子里,精神状态肯定会很萎靡的,嗓子状态也不是很好。”

“《北京防疫一家人》广播剧讲的是严肃的防疫知识,但是风格是轻松愉快的,不能录得太沉重。在剧中,我扮演的是牛娃。和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一样,牛娃原本在假期中有很多打算,满怀期待却被疫情阻拦,只好待在家里,刚开始心中是不开心的。但是得知了全民防控疫情的重要意义之后,牛娃积极投入到监督或者说协助家人对抗疫情的工作中来。”

为了找回积极向上的状态,录制之前斑马用了一天调整自己的状态,比如唱《青春修炼手册》等轻松欢快的歌,还在不大的空间里做了keep上的一些简单热身运动。

“在录制过程中,我发现剧中牛娃所传达的一些防疫知识,恰恰是春节期间回老家,我一直向父母去强调的一些东西,比如打喷嚏、捂口鼻的方式等等,所以在录这个剧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恍惚还在向父母强调的错觉,感觉还在老家没有回京一样。能为这份工作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很满足。”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世纪坛医院医生刘超,当时即将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他是一名广播剧爱好者,参与了本剧的演播工作,并录制了片尾寄语。


只要每个人都尽一份力


给予支持的不仅仅是业界多位优秀的配音演员,还有张泉灵、连丽如等各界人士录制寄语彩蛋、普及防疫知识。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张泉灵,是少年得到APP的董事长,她参与制作了很多青少年儿童的音频内容,之前工作也有交集。她非常快就传来了寄语。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知名评书演员连丽如,年纪大了,不太会在家录音,节目团队就通过电话录音方式采集了声音。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729声工坊的著名配音演员阿杰,是“网红”声优,百万粉丝大V,曾是文艺广播《话说天下》主持人,也很痛快参与了,传来了寄语。


广播剧《北京防疫一家人》的幕后故事


北京西三旗地区永泰园社区书记靳伶等,也热心参与到了结尾寄语,科普防疫小知识。


徐然说:“这次都是分别录制,利用各位配音人员的家庭录音设备、或者单独的台内机房进行录制。由于这次都是分开录制,录音音质不一,甚至很多寄语都是电话连线效果,也有人用手机录的,后期云中三月,用一天时间进行了修音。”

云中三月说:“难度按理说是会比平时大一点儿,但各位配音都是业内水平很高的老师,很多人都多次合作,很默契。所以比较顺利。”

各界的积极参与,让节目组的人深受感动,更让这部剧从始至终充满爱的力量。

艾宝良说:“这部剧的重要,不在于有多高的艺术,而在于大家都想通过这件事情尽一份力量。通过这部剧,告诉老百姓,这事挺严重的,别不当回事儿。老百姓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管好自己,别给别人添麻烦。就像剧中说的,‘管好自己,别串门,别信谣。’第二是面对疫情,要顺应形势。第三,别总想不高兴的事,‘出不去,难受。’你想了就能出去了吗?与其这样想,不如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好好度过。对我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能游泳了。我就想了一个法,在家里游旱泳(笑)。以前游一次1000米,在家里我脑中想着,游过去游过来,配合动作,也游1000米,也是一身汗。”

“专家说过,人类一直和病毒战斗,不可能把人类毁灭,咱们一定能战胜它。”


日期:2020年2月11日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信息中心整理 第15期 2020年2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