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搶購的跨境口罩,真保險?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足不出戶、一鍵購物、“無接觸”配送已經成為許多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電商行業,特別是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新零售概念類電商異軍突起。疫情中的電商行業如何轉危為機,既保衛民生大計,又為自身發展尋得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強國論壇邀請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馮曉鵬進行解讀。

生鮮電商異軍突起 供應鏈考驗升級

強國論壇:疫情期間,大量消費者選擇在線上電商平臺購買生活必需品,生鮮電商如何應對鋪天蓋地的訂單?

馮曉鵬:生鮮電商在疫情中逆勢而上,銷售額大幅上升,電商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保障生鮮產品的供應鏈,是所有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的最大問題。

一些生鮮電商平臺企業創新供應鏈模式,啟動快速響應機制,按照銷售大數據預估第二天的銷量並據此安排工作計劃;一些生鮮電商平臺企業通過成立針對選品、物流、營銷等不同供應鏈環節的專門小組,提高供應鏈的穩定程度以及運行效率,先後推出全國覆蓋的“無接觸配送”服務;一些生鮮電商平臺企業在疫情時期加強對食品安全的保證,加強對食品和儲存倉庫的消毒和巡檢。生鮮電商行業在挑戰面前經歷了大考,自身也得到了巨大的成長。

一些小規模的社區生鮮電商也在逐漸孵化和成長。將客戶訂好的蔬菜瓜果放到快遞櫃或自提點,並提供專門的二維碼或取貨碼供客戶提貨。醫藥電商也為足不出戶的客戶送藥上門,為中國經濟在疫情低迷之時注入更多新鮮活力。

跨境電商保戰“疫”醫療物資亮點突出

強國論壇:疫情中,有什麼是跨境電商現在能做的?

馮曉鵬:部分消費者難以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買到醫療相關商品,跨境電商企業在保障防疫物資供應方面的作用更為突出。

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敦煌網、蘭亭集勢、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紛紛通過協調物流保障防疫物資運輸、捐款、捐贈防疫物資、發佈特殊時期平臺規則、給予賣家補貼等多種方式為戰“疫”貢獻電商力量。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對口罩、防護服、試劑、消毒物品、防護物品、救護車等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進口且原產於美國的物資,不實施對美加徵關稅措施,已加徵稅款予以退還。此政策將在一定時期內大大降低跨境電商企業從美國採購防疫物資的成本,為跨境電商企業的抗“疫”行動注入更多動力。

資金鍊、貨源問題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強國論壇:疫情之下,“電商人”如何迎接挑戰?

馮曉鵬:其一是物流問題。要隨時關注全國各地政府部門發佈的交通管制相關信息,並提前與各物流公司聯繫,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風險。

其二是恢復客戶信心問題。建議電商企業積極和客戶溝通,必要時可以通過拍照或者視頻的方式向客戶展示產品嚴格的衛生消毒程序,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客戶對於商品安全性的疑慮。此外,企業還可向境外客戶介紹目前疫情的總體情況,強調疫情可防可控,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疫情形勢是平穩的,商品的生產、中國境內運輸到國際物流配送等各個鏈條經過嚴格的衛生檢疫程序,甚至比疫情發生前更為安全可靠。如果合同由於疫情期間暫時停產、物流中斷、延遲復工而無法如期履行,電商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可以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在當地的分支機構開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其三是維持正常資金鍊問題。全國各地下到區一級政府普遍出臺了相應的企業幫扶政策,從降低企業用人和經營成本,加大對企業的財政和金融支持等方面緩解企業目前的資金困境。建議電商企業在儘量穩定收支的同時隨時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動態,一旦因疫情影響遇到資金鍊的困難,可以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和銀行金融機構溝通,尋求相應的政策支持。

其四是復工延遲情況下如何保證貨源的問題。建議電商平臺企業和自營電商企業首先了解當地關於疫情的政策,對於節後返工的工人要充分調研和監控,聽取當地政府的開工建議,對工廠進行全面消毒,有條件採取網絡辦公的崗位暫時採用網絡辦公的方式。吸取本次疫情的經驗教訓,加強海外倉建設與海外供應鏈建設,提高企業在面對疫情等事件的抗風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