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專家:200種人畜共患病至少70種與“異寵”有關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目前已知的科學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為野生動物。

近日,有研究認為,穿山甲或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這一發現對於疫情防控意味著什麼?

近年來,一些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等被當作“異寵”飼養,它們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飼養“異寵”會造成哪些隱患?

2月13日,通過中國科協技術協會組織的線上採訪,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科學家、動物學博士孫全輝解答6大疑問。

动物保护专家:200种人畜共患病至少70种与“异宠”有关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科學家、動物學博士孫全輝 圖片來源:中國科協

穿山甲或為“中間宿主” 意味什麼?

商業利用存在公共衛生隱患

孫全輝認為,雖然還需要更多證據證明穿山甲與此次疫情有直接關係,但保護穿山甲已刻不容緩。

他說,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穿山甲鱗片有醫學功效,但依然沒有遏制對穿山甲的盜獵。野生動物交易市場對穿山甲的種群數量造成嚴重影響,而這次疫情也進一步表明,野生動物的商業利用存在很大公共衛生隱患。

家庭飼養“異寵”有哪些隱患?

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孫全輝說,出於喜愛和好奇,一些人將野生動物當做寵物飼養或觀賞,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等,我們稱之為異域寵物(“異寵”)。它們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

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野生動物的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它們不適合作為寵物飼養,它們的攻擊性、毒性以及攜帶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還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影響。研究顯示,在調研的1410種人類疾病中,約有61%由動物性致病源引發。在目前已知的大約200種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70 種與“異寵”有關。

貓狗等寵物遇到野生動物會感染嗎?

防止“親密接觸”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曾表示:“目前沒有發現寵物感染冠狀病毒傳播給人,也沒有發現病人傳染給貓和狗發病的情況。”

孫全輝表示,野生動物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對人來講,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距離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和野生動物的安全距離,不打擾,不接觸,防止寵物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可減少人畜共患病傳播風險。

“遛狗”“遛貓”之後如何清潔?

做好防護

孫全輝介紹,要關注寵物健康,在日常護理中預防疾病,減少在此時前往獸醫診所的機會,飼主從外面回家時,先用肥皂洗手後再接觸寵物。攜貓、狗外出回家後,務必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用溼巾擦拭清潔寵物的毛髮,特別是面部和爪子。

此外,儘量減少外出次數,控制外出時間。溜犬請飼主帶好口罩,避免人多場所,建議錯峰出行。不要讓寵物靠近其他動物糞便,不要隨意丟棄寵物糞便。

是否可用消毒劑給寵物消毒?

選用寵物安全型

孫全輝介紹,要注意選用寵物安全型消毒劑。如需使用84消毒液、漂白劑等物品,要先將寵物安置在非消毒空間,這些消毒液要嚴格按比例稀釋,且一定要進行二次水洗。待消毒完成、完全揮發後(約30分鐘左右)再讓貓狗進入消毒空間。不要用84或漂白劑清洗貓砂盆,也不要將84和潔廁靈混合使用,因為含氯消毒劑和尿液、酒精結合後會產生有毒氣體。

如何看待所謂“野味”需求?

應完全杜絕

孫全輝認為,不管是野生動物還是伴侶動物(貓和狗),不應成為滿足人們口腹之慾的犧牲品。

他說,杜絕吃野味,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強執法。各方需加強對民眾宣傳,引導公眾瞭解食用野生動物的問題及健康、生態、法律風險。網絡平臺應加強相關交易信息的監管,公眾可積極向執法機關舉報網絡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