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新冠病毒的“檢驗人”

直面新冠病毒的“檢驗人”

直面新冠病毒的“檢驗人”
直面新冠病毒的“檢驗人”

南昌新聞網訊 疫情就是命令!早一點檢測核酸明確病例,早一點正確處理病人,早一點防控病情蔓延。在南昌市第九醫院檢驗科有著這樣一群勇士,他們雖不與新冠肺炎病人面對面,卻與惡魔病毒直接“交手”,絕不漏過一個可疑對象。

作為市定點治療醫院,目前南昌市第九醫院收治的確診病例都在接受規範治療,病情平穩,並已有6位患者先後治癒出院。疑似或確診病人來到醫院都需要做血液、體液檢測和CT等相關檢查,主要包括血細胞分析、C反應蛋白、血生化、降鈣素原、甲乙流感病毒抗原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等,血液和體液標本檢測基本涉及到檢驗科所有檢測項目。

南昌市第九醫院檢驗科的胡俊告訴記者,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看似明亮潔淨的檢驗科其實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每天面對大量的患者血液、體液和分泌物等樣本,檢驗人員必須進行三級生物安全防護,才能確保在開展實驗室臨床檢測的同時,做好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護。

“由於檢驗科為開放的實驗室,我們只能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進行嚴格的分區管理。科室規範了收樣、分揀、前處理、檢測、回收等流程,並反覆進行高危樣本流程及生物安全培訓。我們將臨檢、生化和免疫檢測相對集中,對需要吸樣的標本規範人員操作,儘量做到加樣一次到位,避免反覆吹吸,並儘可能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相關操作。” 胡俊說。

據瞭解,直接接觸病毒標本,操作者不僅要戰勝心理上的恐懼和壓力,還要承受長時間穿戴防護裝備的不便。儘管冬日嚴寒襲人,但每完成一批臨床標本檢測,檢驗員早已汗流浹背、溼透衣衫。在檢測的過程中,病人的鼻咽拭子、血液等標本中都可能存在病毒,而檢驗員在實驗過程中開關試管蓋、離心等操作都會產生氣溶膠,如果沒有嚴密的防護設施保障,其操作風險可想而知。可自疫情暴發以來,各地防護物資都極度缺乏,醫院也同樣物資緊缺,但檢驗科人員克服重重困難,積極配合一線順利地完成每天的檢測任務。

對於普通人來說,新型冠狀病毒就像無處不在的惡魔。面對惡魔,檢驗科工作人員們無所畏懼地逆行而上,長時間與之“親密接觸”。胡俊說:“疫情面前,我們眾志成城,有著必勝的信心!非常時期,我們懂得,堅守本職崗位也是一種堅強。”(全媒體記者 胡志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