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不少诗人“诗兴大发”,这类诗对抗疫灭毒,有多大作用?

领袖诗人卢伟宗


我虽然喜欢写诗,但也只在疫情初始写了一首:

庚子年疫情有感(平水韵)

野味山珍惹祸端,鼠年初始失平安。

昔时黄鹤悲飞去,今日瘟君定了完。

覆辙何因重复蹈,馀波切莫等闲看。

阴霾万里终须净,尊惮自然天地宽。

后来再也没写过,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天灾人祸’,波及之广,前所未有,我不能把‘灾难’咏成颂歌。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最需要的是切实的防护和顺畅的工作环境,他们最希望的是能救助更多的人和疫情尽早过去,而不是我们这些不痛不痒的诗,我们所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不使自己成为下一个传染源,不给国家添麻烦,这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章增麟


文为时而著,诗为事而作。身处肺炎中心的老夫岂能置身事外,掩耳盗铃?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拿笔作诗既是对病魔的挞伐也是增强世人的信心意志,作用么堪称软实力吧!

现与王安石“泊船瓜洲”和:

七绝,感谢日本小姑娘!

有诗为证:

楚汉杀毒肺病间,

东瀛募捐富樱山。

江川异域隔云岸,

日月同心散雾还!

又,与王昌龄“出塞”诗和:

七绝,抗击肺炎!

有诗为证:

疾发武汉政封关,

病染芸生命不还。

杏林回春德尚在,

长江困虎锁阎山!

注:杏林古时指医学。

又,与李白为杨贵妃作“清平调”诗和:

七绝,翁佳娜。

有诗为证:

美艳一身皓月容,

红霞万朵漫天浓。

捐资一万川江见,

济世千心楚汉逢!







老张335536


这个问题太有失偏颇,在武汉疫情还在蔓延,全国都在驰援武汉,特别是医务工作者,逆行奋战,舍生忘死,有的还为防疫战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真是可歌可泣。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詩人每天都要被感动着,不是"詩兴大发",而是有亲身的感受。

首先,是抒发了詩人的情感,为那些奋不顾身的勇士们鼓与呼,为那些已经是70几岁了,80几岁了的老院士又一次的冲锋陷阵而呐喊助威,为九省通衢的英雄城市而感叹,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的声音,是为了给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第二,这些声音对抗疫是起不了什么作用,也不能够杀死病毒。但是这场阻击战,总体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国难当头,要团结起来,共克时艰。作为国人,不能冲锋陷阵,不能够像医务工作者那样的直接参加战斗,只能用手中的笔去赞美那些英雄,去歌颂那些感人的事迹,去悼念那些失去了生命的亡灵,不是也在为这场战斗搖旗呐喊,为中华助威!为武汉助威!也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詩人的情感声音也是对前线的那些将士们的一种支持,不是在孤军作战,全国人民与你们都肩并肩,心连着心,打赢战斗就在眼前。





封护胜463


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回答:

第一,关于诗歌的一般功能和作用。诗歌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历史悠远,经久不衰。孔夫子曾经总结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怨剌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知识名称。我想,这基本上可以深刻地表明诗歌的重要作用吧!

第二,关于诗歌在当下的功能和作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问问,你看过今年元宵节特别晚会吗?如果没有看过,可以网上搜索一下,认真看看!今年的元宵节晚会,与往年大不相同,演出现场没有观众,但它有亿万的电视观众,收视人员超过10亿啊!节目大多采用诗歌朗诵的形式,一台晚会竟有8个诗歌朗诵节目!凯丽、陶虹等老戏骨带来的《中国阻击战》诗歌朗诵引起了亿万观众的共鸣和热议,尤其是凯丽老师的哭腔朗诵,更是打动了所有人的心!这就是诗歌当下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关于诗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诗人是普通而杰出的公民之一,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见证者,经历者,赞赏者,推动者。优秀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清代的赵翼写了一首诗,叫《题遗山诗》,很有一点名气!原诗是这样的: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栗,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诗中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家遭遇灾难风霜之时,诗人才会更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素材,才会有激昂亢奋的情怀,才会有旷世的名篇巨著!所以,当国家越是处于某种灾难或困境时,越是需要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问世!


平潭老兵曾7089889


送瘟神

绿水青山倍增多,

华夏何惧冠状魔。

千村隔离人防护,

万户不复鬼唱歌。

坐地日观山河黯,

巡天夜看月宫浊。

嫦娥目睹人间事,

欲穿白衣下凡搏。

东风荡涤乌云消,

一镜蓝天架虹桥。

鸟语花香溪水笑,

人欢马叫彩旗飘。

天连五洲银波起,

地通一路智谋高。

且问瘟疫何处去?

雷火山上就地烧。


高老庄203


按我的观点,应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闭门在家,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写出自己的感想。对于这种的话,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长期不能出门,沉默容易让人神经紧张,不利于身心健康。写诗的话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即使是自娱自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能使别人得到同样的快乐,也是好事,还能消除居民暴躁的心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对于防疫工作来说也是好事。

第二种就是自己所经营的平台要求了,比如自媒体或者其他,这样的机构往往会应时应景地发出一些结合现实的要求或者有奖征文。至于这样做的意义,除了上述同样的意义外,还能借此增加自己的经济来源,减少政府负担,而且好的正能量作品借助平台得到广大宣传,也算是为国家民族的抗争出一份绵薄之力。

我认为,只要不是发布谣言、恶俗、贬低等的诗作,都是可以的,无论是对自己有好处,还是对他人有好处,都有意义,而不必非得真刀真枪上到前线去才算起作用,你们说呢?


读书不如品书


科学与艺术,管理与文学,有一定相辅相成的作用,又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对矛盾,不排除许多艺术创意对科学解决问题提供了灵感,也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在实际解决问题中要浪漫主义和务实主义结合,不能够剑走偏锋主观臆断,要两者结合,更重要的是科学严谨的作风,又要有浪漫的英雄主义乐观精神


创意超人快报


去年夏天,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向社会征稿一一"请你为武汉写诗"。到了时下,不需要征稿,更没有动员,全国各地为武汉写诗的人不计其数。

好的诗歌应该是战斗的檄文、进军的号角。既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又要反映现实、反思灾难。

在抗疫前期出现了一些广受诟病的诗作。如缺少最起码人文关怀的《仰望天空》,卖弄诗歌技巧的拍马之作《感谢冠状君》,甚至,某大佬级人物也早早的掺和进来,谄媚味十足。《光明时评》毫不留情地把他们归类为“另一种病毒",可见,这类诗作于抗疫而言有害无益。

还是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说的好,“至于写作,那是以后的事,而且我认为灾难文学的唯一伦理,就是反思灾难。


秋水长天H


我觉得有健康内容的诗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比如有的人为了鼓舞人心,如:

昨日携作北中园,

危难之时手再牵。

疫情肆虐信有日,

鞭敲金蹬庆康健。

也有歌颂先进个人和表达美好愿望的,如:

己亥末,庚子初,

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

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

时天下震动,南山抵守九州郡,

率白衣众军数万,然一腔热血,

惊闻亮血染疆土,华夏儿女皆断肠,

南山泪湿李文亮

一老一少皆英雄!

能者皆竭力,数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 !

这些健康的诗词都给人莫大的鼓舞,我觉得不失为一种力量,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力量。


许尔千山万水身


湖北武汉一家四口全感染肺炎,从27楼撒下几万人民币,这是多么心碎的举动,多么心灰意冷,对人间的嘲讽…。珍惜生命,珍惜健康 因为他们觉得钱已经不重要了[擦汗][擦汗]。一位被关在家里15天的武汉作家写道:

这段时间,在外地的朋友,经常发信息说:“我们一样,也困在家里啊。”可是,我真的想告诉你们:你们的困,和我们的困,不一样;你们的封,和我们也不一样。

我们每个小区,甚至每个楼栋,都有确诊的患者。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是谁。你们困在家里,可以打牌可以轻松地看电视;而我们每个困在家里的武汉人,在不停地担心和害怕,不停地刷新闻,希望岀现一点好转,希望疫情早一点拐头。

我和好朋友,打了个比喻,有一笼鸡,餐馆的老板每天都要抓2只出去杀,剩下的那些鸡是什么心情,我们武汉人就是什么心情!

致不在重疫区的人们:不要嫌关在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也不要抱怨没工作的日子没收入,不要抱怨店门关闭要亏本!

想想那些武汉感染病毒的人,如果可以换一下,他们宁愿到外地关14个月也不愿意被感染!

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知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