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隔離期滿了,怎麼還沒有人上門給我解除隔離?”
“先生您好,請問您是哪個小區?幾幢幾零幾?我們的醫務人員和社區幹部正在逐戶上門為今天要解除隔離的人員測量體溫,馬上就會過去,請您耐心等候。”
2月12日,早上八點,一大早廖青青就接到社區居民打來的電話,儘管對方一上來就興師問罪,廖青青仍然耐心地給對方給予解答和解釋。
疫情發生後,南昌縣八月湖街辦象北社區工作人員廖青青主動承擔了社區接線員的工作,每天負責接聽社區居民打來的各類諮詢、求助電話,幫助解答、解決。
8點34分,鈴聲再次響起,還是同樣的問題,廖青青又把剛才的回覆內容重複了一遍。“這幾天,問這個的特別多。”廖青青說。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位被隔離的女士在電話中欲言又止,說想買點東西,但是又不好意思在社區群裡說。“後來才明白,她是要買女性用品。”廖青青當即答應,利用午飯時間替她跑了一趟。
也有棘手的時候。有一名被隔離人員對解除隔離的時間不滿,打電話過來,要求工作人員按他自己計算的時間,當天24點上門解除,“晚一分鐘都不行”。
“社區人手緊張,不可能做到,我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希望對方能理解。”廖青青坦言,對於一些很難實現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對方又不願意溝通的,甚至劈頭蓋臉就罵過來了,心裡也會覺得委屈;還有很多打進電話的居民一接通就抱怨,社區“熱線”為啥這麼難打,怎麼解釋也不聽……但這些負面情緒只能自己消化,絕不能帶到工作中。
短短一天,廖青青接了56通電話,最長的一次通話8分50秒。每接一個電話,她都要完整地記錄來電者的住址、電話號碼、來電訴求、是否已回覆解決等信息,以便追蹤問題和回訪。
為了節約時間,她不敢多喝水,也儘量不去衛生間。偶爾的電話間隙裡,她還要將一些需要後續處理的問題,轉交給相關的業務部門。
20天的接線員工作,廖青青的聲音都沙啞了。但是她卻很開朗地跟我們說“比起前線的醫務工作者,我做的不算什麼。但社區‘熱線’就是我的‘一線’,必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胡雪萍 姚婷婷)
閱讀更多 消費日報江西記者站 的文章